首页 > 分享 > 莽山“蛇博士”陈远辉靠一条蛇保护一片山

莽山“蛇博士”陈远辉靠一条蛇保护一片山

原标题:莽山“蛇博士”陈远辉靠一条蛇保护一片山
陈远辉发现的莽山烙铁头 陈远辉

  美丽中国践行者之四  

  从“陈医生”到“蛇博士”,今年69岁的陈远辉,为保护莽山烙铁头蛇,依然奔波在莽山的山水间。

  这位自称“不务正业”的医专毕业生,在年轻时因研究蛇伤防治,“被迫”研究上了毒蛇,直到发现中国第50种毒蛇——莽山烙铁头。

  “之前可能是爱好,如今更多是一种责任。”陈远辉说,自从发现了莽山烙铁头之后,有关这种蛇的研究,甚至对当地的经济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地百姓靠蛇脱贫致富,主动去保护蛇,保护林区”。

  “靠着这一条蛇,保护了一片山。”陈远辉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

  “我这个‘博士’也要打假,我最高学历其实只是中专而已。”陈远辉自嘲地对记者说,他已记不清从何时开始,媒体就将他冠以“蛇博士”的称呼。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蛇博士”这个名字很熟悉,对他的原名却没那么在意了。熟悉陈远辉的人都会亲切地称他为“陈博士”,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游客碰到了陈远辉,则会惊呼着要和“蛇博士”合影。

  最偏远的生产队

  1949年出生的陈远辉今年已年近70岁,满头白发随意地散在脑后,胡须花白,双目炯炯有神。他的装扮与莽山当地人相比,更像是个喜欢户外活动的游客。

  从湖南宜章县城到莽山七十公里左右的路程,几乎所有加油站的员工,都认得出这个特点鲜明的老人,一头标志性的白发,左手中指只有半根手指,都成为了陈远辉的“标志”。有些不确定陈远辉身份的员工,则会询问与他同行的记者,“那个人是不是……”当看到记者点头时,加油站员工马上露出惊喜的表情,然后重重地也点了点头。

  1968年底,19岁的陈远辉从湖南郴州卫生学校毕业,来到郴州最偏远的一个生产队进行劳动。“那个县叫桂东县,县有个最偏远的公社叫青山公社,现在叫青山乡,我又到了这个公社最偏远的生产队。”陈远辉回忆说,当时生产队距离最近的公路都有45公里山路,要翻过四座大山才能到。

  “当时我算是把最难吃的苦都吃了,所以之后我再到莽山的无人区里做调查,就什么苦都不算苦了。”陈远辉告诉记者,当时在生产队,一年中吃野菜、稀饭的日子几乎占了大半,到过年的时候,才会分到一块猪肉,他通常将猪肉腌起来,每到馋得受不了的时候,才拿出来做上一小块,算是有了点荤腥。

  我是名医生

  “我的最高学历就是卫校中专。”陈远辉告诉记者,学历固然很重要,但那其实也只是个“门槛”,后来人生当中的“学习”,是比学历更重要的经历。陈远辉说,他如今已经出了三四本学术方面的作品了,并没有受到学历的限制。

  从1968年到1977年,近十年的时间,陈远辉在桂东县研究起了蛇。他解释说,由于山区里有不少蛇,他作为医生经常会接触到被蛇咬伤的村民,他开始了解蛇的种类、毒性,尝试用中草药治疗蛇伤。“我的父亲是名西医,母亲是名中医,所以小时候也接触到了不少中医方面的知识。”陈远辉说,当时全国各地都在推广研究中草药,所以,他当时也研究了不少中草药治疗蛇伤方面的问题。

  在1977年,郴州市成立蛇伤防治研究所,一直“下放”到桂东县的陈远辉被抽调到郴州进行蛇伤的防治研究。

  1982年,蛇伤防治研究所解散,陈远辉面临选择,要么留在郴州到医科所进行肿瘤方面的研究,要么到莽山的林管局职工医院,继续研究蛇伤防治。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后者,“搞肿瘤研究不是我的特长领域,我还是比较适合研究蛇伤”。

  陈远辉知道莽山地区的蛇比较多,肯定有研究蛇伤的机会,“我那时就打算写一本书,把这么多年蛇伤防治的研究留下来,如果让我改行,我不舍得”。

  发现莽山烙铁头

  “能够碰到莽山烙铁头蛇,是一个机遇。”陈远辉说,很多人会问他:“究竟是莽山烙铁头因为你出的名,还是你因为莽山烙铁头出的名?”他会回答说:“这就和鸡生了蛋,蛋又孵了鸡一个道理。”

  1983年,在莽山林管局职工医院上班后,他就开始了蛇伤研究。“我去莽山实际是研究蛇伤的,研究蛇是生物专家干的事,而我的职业是医生。”

  1984年,陈远辉碰到了一个被莽山烙铁头咬伤的病人。“当时根据病人的描述,我发现这种蛇不是我认识的任何一种蛇。”他介绍说,当时中国有49种毒蛇,但是没有一种毒蛇符合“草绿色、头大、尾巴白”的描述,他当时就觉得这可能是一种之前没被发现的蛇。

  此后,他就有了新的“业余爱好”——周末会骑着自行车,沿着莽山的路边一路骑过去,寻找这种蛇,但直到1989年,他才看到了莽山烙铁头。

  当时有蛇贩子抓到了一种怪蛇,打算拿到外地卖,他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蛇贩子那里,花了400元买下了两条他没见过的毒蛇,“当时这些钱是我们两口子攒着买冰箱的钱,相当于我们夫妻近半年的工资了。”

  在给这两条蛇拍了照片之后,他就把照片发给生物专家,告诉他们:“我发现了蛇类的新种。”

  “当时那些专家都不信,说你个医生怎么还会发现蛇类的新种。”陈远辉说,可能由于照片是黑白的,没有办法反映出这种蛇的特征,所以专家们都不相信。

  1990年,莽山烙铁头的事通过媒体曝光,引起了中科院专家的注意。根据中科院两栖爬行动物专家赵尔密的建议,陈远辉把这种怪蛇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莽山烙铁头蛇,全世界只有300~500条,比大熊猫更濒危,1996年该蛇被国际保护组织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红色名录。

  是我耽误了女儿

  “我以前也怕蛇的,但是由于研究蛇伤,‘不得已’要去了解更多的蛇。”陈远辉说,当地有人被蛇咬伤后,一般都会将蛇打死,然后拿着蛇的尸体找到他,“陈医生,我就是被这种蛇咬伤的,怎么治”,如果他不知道是什么蛇咬伤的,就不能确定要下什么药,这逼着陈远辉必须研究毒蛇。

  慢慢地,他从被迫研究蛇,到了真正从内心喜欢蛇。“蛇是典型的冷血动物,完全没有感情。”陈远辉说,自己尽管多年在与莽山烙铁头“为伍”,但依然面临着许多回被蛇咬之后“命悬一线”的时刻。

  他指着自己左手中指的半根手指说:“这就是我有一次在放生莽山烙铁头时,被那条蛇咬伤的。”那次放生时,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将小蛇甩开,而是慢地把它放在草丛里,却被猛然回头的小蛇咬伤了手指。

  对于毒蛇的研究者来说,新鲜的咬痕是最重要的研究资料。陈远辉第一时间拿着相机对着伤口拍摄,结果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他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昏迷了两天两夜。醒来的他不愿意去医院,想用自己的身体再做次试验,以证明他做的蛇药的疗效。

  因为手指伤口处理不及时,指头严重坏死,陈远辉只好上医院,这让他失去了半根手指。

  “现在我女儿也跟着我研究莽山烙铁头,我对她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不要让我死在了野外。”陈远辉说,女儿医专毕业之后,本来也可以到外面找工作,但他坚持将女儿留在身边,和他一起研究莽山烙铁头,开始4年时间,没有任何收入,为此,他妻子也和他吵了许多次架。

  “是我耽误了女儿。”陈远辉颇为感叹地说。

  建议造野外繁育基地

  陈远辉发现莽山烙铁头之后,先后撰写了40多篇学术论文。他说,通过系列保护,2008年之前,莽山烙铁头的种群数量达600~800条。但2008年湖南遭遇罕见的冰灾,陈远辉当年数十次进山,均未发现一条莽山烙铁头蛇,直到2009年才有发现。

  “冰灾对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很大,当时很多地方都成了‘竹子林’,树都冻死了,只剩下一根根被压断的树干立在地上。”陈远辉介绍说,2010年起,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他进入无人区,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科考,结论是冰灾造成莽山烙铁头种群数量下降30%~60%,仅有300多条。

  如今,通过10年时间的恢复,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已经基本恢复到了冰灾之前的情况,而莽山烙铁头的种群数量如今约为300~500条。

  “最好能野外繁育,保持蛇的野性,建立野外繁殖基地、研究中心等。”陈远辉说,他与一些专家的观点不同,觉得建立野外的繁育基地要比建立人工繁育基地更加有意义。

  当地百姓“靠蛇致富”

  “作为一个医生,反而去研究蛇,这有点‘不务正业’了。”陈远辉笑着说,如今,他将研究蛇作为了一种“责任”。

  之前,尽管莽山烙铁头数量稀少,他也多次提出要保护这种蛇,但是,当地人并不理会。后来因为这条蛇,莽山出名了,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政府就用莽山烙铁头的名气开展旅游,自然而然来莽山旅游的人就多了。

  以前,莽山当地种的菜、土特产卖不出去,现在,人们开酒店、开农家乐,养猪、种菜全部直接供应给酒店,当地人还能到酒店打工。“他们的收入多了,现在再叫他们到山上去砍树,他们都觉得苦了。”

  “可以说,老百姓因蛇脱贫致富了,这条蛇,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有了作用。”陈远辉说,如今他已经近70岁了,他还在研究莽山烙铁头,在他看来,也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再做一点事情,发挥“余热”。

相关知识

莽山“蛇博士”陈远辉靠一条蛇保护一片山
莽山烙铁头毒性怎么样 莽山烙铁头蛇简介
莽山烙铁头蛇的价格
中国独有曾一条价值100万!小青龙在国外沦为爱宠
中国独有曾一条价值100万!濒危物种小青龙,在国外“沦为”爱宠
最贵的宠物蛇 莽山烙铁头蛇全球仅有500条
莽山原矛头蝮的人工孵化及幼蛇人工饲养
用捕蛇笼抓蛇有什么技巧
宠物蛇价格
世界十大绿色蛇类 常见的绿色蛇 绿色的蛇都有哪些→榜中榜

网址: 莽山“蛇博士”陈远辉靠一条蛇保护一片山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9139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仓鼠常见疾病及解决方式。仓鼠对温
下一篇: 养宠物蛇的花费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