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不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春季护鸟对于鸟类繁衍和保护意义重大。
生态好不好,首先要看鸟。鸟语花香总是与绿水青山相伴,相反,资源贫瘠之处常被人们戏谑地描述为“鸟不拉屎”。大多数鸟类能捕食昆虫、鼠类或寻觅杂草种子,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鸟类是农林业生产的卫士,在维护生态平衡上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一只灰喜鹊,一年能吃一万多条松毛虫;一窝燕子,一个夏季能够捕食虫子50万~100万条;一只山雀,每天能捕食相当于自身重量的昆虫;一只猫头鹰,5个月能捕捉315只野鼠,如果以每年消灭600只野鼠计算,相当于为人类夺回了1吨粮食。保护鸟类,就相当于“虫口夺粮”,就是在保护粮食安全。
鸟类生物多样性,往往是坐拥不觉、失之难存。不容乐观的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鸟类的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丧失。2019年9月《科学》发表的一份最新研究表明,与1970年相比,美国和加拿大已失去了大约30亿只鸟,约占这些国家鸟类总数的29%。而在鸟类种群下降的背后,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悄然消失。
我国早在1982年就开始设立“爱鸟周”,鼓励公众参与护鸟活动,提升爱鸟意识。本文将基于笔者在今年春季经历的几起鸟类保护相关案例,浅析鸟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探讨鸟类保护的方式方法和长效机制。
我们呼吁,加强鸟类自然栖息地保护,打击野生鸟类非法贸易,倡导环境友好型电子商务和网络生态,推进鸟类友好型农业实践,重视绿色设计,鼓励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用严格的法治推动鸟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案例1】从崖沙燕的境遇,看栖息地如何保护
今年3月2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有志愿者发现,曾经在槐河河道两侧以及中间沙洲中见到过的许多崖沙燕的巢穴不见了。现场所见挖掘机正在作业,应是河段整治工程。而那里原本生活着3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也已不见踪影。
接到志愿者举报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绿发会)迅速安排专家前往实地调研,随后邀请鸟类保护、法律、景观生态、水利等方面专家召开专家研讨会,并与当地政府积极沟通。
幸运的是,崖沙燕在石家庄一带的繁殖一般从4月中下旬开始,当时,燕子尚未归来。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崖沙燕在槐河河道中的繁殖沙丘保住了。目前,当地已划好“红线”,只等小燕子平安归来。
◇点评:
“鸟进人退”是文明进步的体现。保护好包括鸟类在内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仅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且也有助于减少病毒溢出,从而维护人类健康。在世界上,由于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带来的病毒溢出事件不在少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鸟类,二者如何得兼?可持续旅游或可成为一种解决方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周海翔表示,应转变思路,可尝试让崖沙燕保护产生旅游收入。比如在确保不造成干扰的情况下,可考虑举办崖沙燕摄影作品比赛,通过影友的拍摄,既能宣传爱鸟护鸟理念,又有利于发现更多的崖沙燕栖息地,还能带动营巢区附近社区经济。
【案例2】从捕鸟网与非法猎捕工具的交易,看如何通过信用体系推动电商履责
今年4月10日,有志愿者举报,在福建省长汀县一处200亩的养殖塘出现千米鸟网,捕住不少珍稀鸟禽类动物。
类似情况屡见不鲜。2016年9月,志愿者发现天津、唐山惊现长逾万米的猎捕鸟网,后来在拆除鸟网行动中,发现挂网死鸟超过5000只,伤鸟超过3000只。2019年12月13日,志愿者在白洋淀发现大面积捕鸟“网阵”,长度超过5千米,鸟网上面还挂有候鸟尸体。接到志愿者举报后,有关部门开展了全域全方位巡查,拆除了捕鸟网。
◇点评:
我国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第32条明确规定,禁止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场等交易场所,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务。但是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类问题在电商网络平台上普遍存在。为推动电商下架和屏蔽捕鸟工具,2020年初,绿发会联合多家环保组织和志愿者团体发起了“电商无野行动”,呼吁下架捕鸟网、弹弓、诱鸟器等捕鸟用具。针对志愿者查得的诸如某些平台大量在售涉嫌猎捕鸟类等禁用工具的情况,最近我们再次发出紧急呼吁,敦促相关电商平台进行排查,停止交易,并建议建立信用体系来推动环境友好型电子商务和网络生态。
【案例3】从光污染角度,看城规如何推动绿色设计
4月5日,我们接到志愿者反映,在北京市昌平区某小区有一自建房是玻璃建筑,大片玻璃外墙反射出的蓝色天空,让鸟儿误以为是天空,纷纷撞死。志愿者发来的视频中,鸟儿噼里啪啦往下掉,非常惨烈。
我们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后,很快得到回应。目前,这个玻璃建筑已经加遮了布档。
◇点评:
一座小小的玻璃建筑,阻断了一个小规模的“生态廊道”。全球每年都有大量鸟类因为建筑物玻璃外墙的误导而撞击玻璃致死、致伤。鸟类尽管有着非凡的视力,但很难识别玻璃的存在,尤其是在快速的飞行过程中。建议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实践中,要重视绿色设计,减少光污染。
【案例4】从包衣种子等的滥用,看鸟类友好型农业如何推进
今年3月底,一名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农民志愿者向我们举报,她发现在一些农村,有人专门购买农药克百威(呋喃丹)制作种子包衣,用来毒杀野鸟。她希望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并建议改善农业实践。
◇点评:
包衣种子,是将药、种按一定的比例,将杀虫剂、杀菌剂和成膜剂等在种子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药膜而制成的种子。它具有出芽率高、防治苗期病虫害和增产等效果。但是,这类种子可能对野生鸟类、尤其是对猛禽造成致命的伤害。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农药大量使用的现象,导致昆虫数量和生物多样性普遍下降。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1962年所著《寂静的春天》,描写的就是滥用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而导致的生态破坏乃至环境灾难。
尽管如此,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鸟类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广袤的田野中栖息着大量鸟类,它们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控制虫害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生物防治可以大大减少额外的资金投入,起到良好的虫口夺粮效果。可是,鸟儿们在这些地方的栖息,却存在着保护空白。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的绿色实践问题,持续推出新的相关政策法规,但是对于鸟类的重视仍然不够。比如,农业部门每年春季都要部署病虫防控工作,但鲜有提及“护鸟”。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提到了持续推进农药减量控害,以及生物防治,但是没有提到保护鸟类。
鉴于此,建议将鸟类保护纳入农业友好型实践中,作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实现跨部门联动。
【案例5】从野鸟观赏宠物贸易,看如何严查非法野外捕捉
3月28日,黑龙江的野保志愿者团队发现,哈尔滨市道外区北五道街的流动鸟市售卖野生鸟类。据了解,哈尔滨道外区鸟市,是黑龙江最大的鸟市。有人反映,哈尔滨市乃至全省各地非法捕捉的野生鸟类都会在这里集散,尤以周末为甚。
◇点评:
202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有媒体报道,一些鸟市的野鸟贸易从明面转向地下,许多交易在线上完成,线下只是取鸟,还有些流动鸟市屡禁不绝,让执法变得艰难。
如果被当做宠物的鸟类是野外捕获,毫无疑问会给生态系统带来损害。例如,今年年初,科技日报对于多国爆发蝗灾的一篇报道指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诱发蝗灾的原因之一。文中有专家指出:“在草原上,百灵鸟是蝗虫的天敌,但是随着人类对百灵鸟的大规模捕杀和对草原生态的负面影响,百灵鸟已濒临绝迹。生态链关键环节的要素缺失,使蝗虫没有了天敌,肆意繁殖。”
但是,百灵鸟因其歌声嘹亮动听,却成为鸟市的宠儿。针对鸟市繁荣背后的生态代价,著名鸟类学家苏立英博士直言不讳地指出:“野生的鸟和野生动物在被捉捕、运输、饲养、销售的过程中,死亡率非常高。你看到的一只笼中鸟,往往是100只野生鸟中的唯一幸存者。”
王豁,周晋峰.谁在伤害鸟儿,怎么阻止伤害?你我身边值得反思的必答题——基于今春几起鸟类保护相关案例的分析探讨[J].中国生态文明,2020(02):68-70.
相关知识
鸟类保护行业扫描报告
鸟类保护行业扫描报告 | 鸟类现状,你了解多少?
【ABC专栏】鸟类保护行业扫描报告:鸟类现状,你了解多少?
鸟类的栖息地保护与物种保护教育.pptx
对一起宠物诊疗纠纷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2024年实用观察鸟类的观察心得(案例篇)
男子躲避飓风丢下宠物狗引发五年监禁风险,责任与选择的道德考验
张正旺:从鸟类保护到生态系统保护
怎么保护鸟类 保护鸟类的方法
《保护鸟类》教案(2页)
网址: 鸟类保护相关案例引发的思考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04117.html
上一篇: 保护鸟类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
下一篇: 唐山发布关于加强鸟类等陆生野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