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天,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朱雀会),在国家林草局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合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深圳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湖北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昆明滇池保护基金会及国内近80家组织和机构,共同发布《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1》。
以2021年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注册机构“昆明市朱雀鸟类研究所”,以下简称“朱雀会”)联合全国54家观鸟组织发布《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0》(简称《年报2020》)为标志,朱雀会希望将《中国鸟类观察年报》做成一项长期的工作,定期集合观鸟爱好者群体和机构的智慧和洞见,向包括公众、保护组织、企业、研究机构和主管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分享观鸟爱好者所见的中国鸟类生存动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观鸟者们的见闻能够转化为持续输出的知识,成为科学评估、监测各种鸟类状态的重要参考。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能看(kàn)见鸟,看(kān)住鸟,推动将观鸟爱好者对鸟类的关切上升为全社会对鸟类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认同和投入,共建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2021年,中国观鸟记录中心(http://www.birdreport.cn,以下简称“记录中心”)已有21796名活跃用户,较上一年度增加50%;记录涉及1353种在中国有分布的鸟类(依据《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v3.0》),较上一年度增加32种;记录地点涉及全国85.62%(2436/2845)的县级行政单位,较上一年度的71.44%增加14.18%。2021年更新数据量达到1211281条,比上一年度的476878增加154%。中国大陆地区各省级行政单位记录鸟种数均超过了上一年度。
根据更新的记录,朱雀会按此前已经检验成熟的建模方法,更新了1212种鸟类在中国的二值化分布图。与上一轮分布图集比较,有29种曾经可以建模获得分布图的鸟在本轮不能获得分布图。其中的一些种类自2014年以来就几乎没有观察记录。这些鸟种在中国的状况亟待观鸟者们加强关注。通过叠加1212种鸟类的分布图,我们也增进了对中国鸟类多样性保护热点的认识,新识别出了以往缺乏数据的青藏高原南部、“滇东南-桂西南”和东部诸多保护热点,并校正了以往对一些区域热点识别的偏差。2021年,中国更新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了150种重点保护鸟类。中国绝大多数国际受胁鸟种,均已成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一些对特定生境(如成熟森林等)具有指示作用的鸟类,也成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这促使中国东部人口密集区的更多破碎化栖息地具有成为应依法受到保护的“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潜力。我们也通过2021年更加细化的模型,呈现了这些重要栖息地的空间分布。以上这些成果对中国的鸟类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价值。
《年报2021》梳理了各省级行政单位最常见的前10种鸟类和当年有记录的珍稀濒危特有鸟种。大体情况与上一年度类似,但一些水鸟在多个地区跻身最常见的鸟种。
继《年报2020》首次基于公众数据的(年度)鸟类多样性评价指数对12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试验性评价工作后,我们今年继续应用这些指数开展了一轮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鸟类指数、珍稀濒危特有鸟类指数和鸟类观察活动的活跃程度指数大多有所提高。以上反映了观鸟活动普及程度的提升;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近年鸟类保护已经在全国尺度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另外,2021年,河南、湖南的鸟类观察活动活跃程度指数提升幅度较大,并已超过0.6。因此,基于公众数据的(年度)鸟类多样性评价指数可以用于对14个省、自治区、市的评价。
克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朱雀会、各个基金会和各地观鸟组织在2021年依然组织开展了大量鸟类调查、监测、保护推动和科普宣教工作。
回首2021年,生活起起伏伏。然而,我们从中国的鸟类身上看到了更多人与自然和谐的积极趋势。2022年春风已起,我们拭目以待。
文/朱雀会
编辑/韩世容
相关知识
干货满满!《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3》分享全年成绩——中国环境网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鸟类保护:是科学的,更是大众的
观鸟组织发布鸟类观察报告:鸟类活动面临多重挑战
2023全民观鸟节圆满落幕,一起“看见身边的鸟类邻居”
看见身边的鸟类邻居,2023年全民观鸟节启动会暨北京中轴线鸟类发现计划公益论坛在京举办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动物园放飞救助鸟类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以生态保护为约,共同编织高校校园的未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关于生物多样性你需要知道什么
2023年全民观鸟节启动会暨北京中轴线鸟类发现计划公益论坛在京举办
江苏探索“闻音识鸟”守护生物多样性
网址: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1》发布:让更多人能看见鸟,看住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18065.html
上一篇: 最新北京观鸟“绿宝书”出炉!野鸟 |
下一篇: 老年人九种最佳饮食搭配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