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董瑞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机构5日在线发布“爱观鸟”平台,可跟踪评估61块水鸟栖息地变化趋势,将为我国沿海湿地和水鸟科学研究、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据介绍,该平台是一个前沿的鸟类识别和数据收集积累系统,包括手机APP、数据库网站、鸟类识别小程序、典型候鸟迁徙路线可视化系统四个部分。目前为1.0版本,已有196种水鸟、26万余条观鸟记录、88万余张照片用于鸟类识别数据训练。
中科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郭华东院士表示,“爱观鸟”平台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自然保护的成功案例,地球大数据专项将持续为科学家和公众开展研究提供平台。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秀波表示,该平台是中国水鸟及栖息地数据库项目的核心成果,针对保护地管理者、观鸟和摄影爱好者的需求提供数据管理与分享服务。通过倡导“爱观鸟、爱自然、爱科学”,激发更多公众参与自然保护。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据了解,科研人员一直希望通过完善水鸟和湿地系统数据,来提升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与保护管理的效率。
相关知识
2023全民观鸟节广州站|4城8地观鸟活动正式开启,观鸟搭子集合啦~
“2023年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和观鸟组织本底调查报告”正式发布
大数据观鸟,看到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密云为水鸟构建27万平方米栖息生境
基于观鸟数据的云南省鸟种分布特征与观鸟旅游研究
寻找飞行精灵!来白云区这个水鸟生态廊道打卡吧
中国大陆观鸟爱好者人群数量已超34万人,5年来净增20万人
观鸟讲座
观鸟旅游
大生态观·爱鸟 | 鸟类栖息地景象壮观,“一群鸟飞过来有几万只”
网址: “爱观鸟”平台上线 用大数据“追踪”水鸟及栖息地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18152.html
上一篇: 观察鸟类的方法.ppt |
下一篇: 乌龟怎么繁殖,人工繁育宠物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