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子午岭保护区位于陕甘交界的子午岭山脉陕西境内,距富县县城87km。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陕北黄土高原上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12月,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授予“陕西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保护区有种子植物93科323属596种,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紫斑牡丹、核桃楸等6种;脊椎动物27目59科18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豹、黑鹳、金雕和豺等4种;二级保护动物有水獭、大天鹅、红脚隼、长耳鸮、纵纹腹小鸮和毛脚鱼鸮等15种,此外还有其他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3种。子午岭保护区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区位,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物种基因库”“绿色明珠”和生态安全“桥头堡”。
主要特色
近年来,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依托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的生态文明教育能力。一是建立宣教中心180㎡,陈列植物标本596种700余盒,动物标本71件,昆虫标本105盒,对校园师生、社会团体等开展科普教育和展览约 70 余次;二是建立了槐树庄和徐家沟森林体验基地,设置了森林文化长廊、水土保持试验点、植物识别区、年轮识别点、土壤认知点、植物根系观测点等区域,开展森林体验活动 15 余次,受教育者达 1000 余人次;三是与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签订《共同开展食肉目动物调查和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平台项目合作协议》,通过红外相机网络监测、生境调查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等方法,对华北豹等珍稀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开展科学调查研究。四是加强与院校交流合作,保护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多所院校共建“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其中与延安大学开展野外教育实践活动三期,参与师生300余人;五是在中国绿色时报等媒体发表保护区生态建设成效宣传文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六是设立“师说堂”,搭建了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保护宣传教育的实践平台,进一步激发社会公众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取得成效
2019年10月,在中国第一届自然保护地国际论坛上,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荣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共同颁发的2019年生物多样性日“秘境之眼”华北豹精彩视频点赞三等奖。2020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完成的华北豹研究成果在国际动物学会期刊《整合动物学》正式发表,揭示了陕西省子午岭林区是华北豹关键分布区。据科学测算估计,这里生活着约110只华北豹,是迄今我国已知数量最大、密度最高的野生华北豹区域种群。华北豹重要野生种群的发现,以及豹在其他历史区域重新出现,是华北和西部的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逐渐开始恢复的直接标志。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陕西电视台和绿色时报等主流媒体对保护区的生态成效宣传报道累计达60余次,有力地推进了子午岭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关知识
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野生华北豹携幼崽珍贵影像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频现珍稀动植物 区域生态保护成效渐显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保护现状与对策
东滩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打造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新模式
野保资讯│乌岩岭黄腹角雉主题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分布范围
婺源、万年3家单位晋升全国自然教育基地
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监测到雌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
网址: 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38909.html
上一篇: 舒城县舒茶中学周国权荣获全国“生 |
下一篇: 西安市林木种苗工作站生态文明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