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小猫对话为何让人“上头”?嘴替猫猫说透万千心事 | 睡前聊一会儿

小猫对话为何让人“上头”?嘴替猫猫说透万千心事 | 睡前聊一会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相信你一定看到过,两只或多只表情包一样的小猫跨屏对话,喵喵喵的猫语配着字幕,标注出搞笑、尴尬抑或感人的意思。流行文化里,以猫为核心的电子小剧场被称为猫meme。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

被音译为“米姆”的meme,约等于我们常说的“流行梗”。当一个平凡的事物被赋予更深含义,跟风般二创、病毒式传播,固定出像模像样的玩法、用法,那差不多就成为一个“meme”了。“出演”猫meme的,有瞪大双眼的质问猫,有满面愁容的委屈猫,有一脸不屑磨着指甲的傲娇猫等等,1-2秒的视频中,这些抠像小猫化身网友的“嘴替”,辅以文字解说、用心剪辑,组成了“以猫言我心”的小剧场。

猫meme让人看得“上头”,根子在近乎无限的包容力与延展性。早期获得几百万播放量走红的猫meme,内容是一位外国单亲妈妈的来华工作回忆,不同的猫咪串联起带孩子、学习语言、融入中国的过程,曾经琐碎、略显隔膜的跨文化交流有了生动直观的形象。这样的形式走红之后,亲子交流的感动瞬间、情侣交往的有趣点滴,甚至“我与焦虑症的10年战斗史”等内容,都通过猫meme的形式传播开来。


视频平台的“猫meme”视频。图片来源:青春上海

各类猫meme层出不穷,离不开较低的生产门槛。当前,“网红猫”们已被若干剪辑软件内置为素材。动动手指、加加文字,一段图文并茂、不失细节、充满情绪的视频便做好了。如果说写日记是用文字对自己倾诉、向时光铭刻,社交媒体上发一段猫meme不需要细腻的文笔、清晰的逻辑,只需要串联点滴瞬间,便能鲜活记录。发的人多了,“上头”自然有了群众基础。

猫meme能否长红,则取决于传递情绪、产生共鸣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记录一段事实往往不难,但让人留心、信服,产生心有戚戚焉的共振却不容易。总有些场景不便拍摄、总有些情绪难宣于口,猫meme也好、表情包也罢,让含糊的感受化为具象的小片段,这样的载体便有在社交媒体上存在的理由、传播的前提。

拉长观察视角,走红的猫meme正是表达与技术演变共生的最新例证。不论是俚俗的顺口溜,是雅致的诗词,还是将哲理思想寓于方寸的成语,人们始终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在表达时增大信息量、提升趣味性。立足于共同的文化底蕴,先人们在深刻的含义与精确的表达间找到了一种平衡,用网络流行语说就是“五千年文明史让我们说话自带超链接”。今天,当短视频成为传播新宠,低门槛、具象化、快节奏既是新的表达偏好,也塑造着表达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流行语、表情包,还是小剧场、网络梗,走红更显水到渠成。

从呱呱坠地、明辨是非起,人就有着说个不停的需求、表达不止的渴望。如何让交流更有效率、更直击灵魂,是根植于我们这种群居动物的内在需求。在一段不长的猫meme里,有人看到了宠物的可爱,有人看到了文化加工过的自己,有人看到了屏幕另一头相似的情绪,如果看得更仔细一点,你还能看到我们对于袒露内心、真诚交流的期待。

这正是:

粗看小猫说,喵喵喵。

细品言情志,妙妙妙。

大家晚安!

(文 | 杨翘楚)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相关知识

“00后”接管官方账号发它爆火!小猫对话为何让人如此“上头”?
对待宠物,食物就是爱吗?丨睡前聊一会儿
“猫meme”占领各大社交媒体视频,为什么让人这么上头?
过度检查、小病大治……你遭遇过宠物医院收费乱象吗丨睡前聊一会儿
【情感心理】孩子有心事 为何不跟父母谈
睡前故事2
关于小猪的睡前故事
小猫小狗的睡前故事
小动物睡前童话故事哄女朋友
小猫咪的故事睡前故事(精选25篇)

网址: 小猫对话为何让人“上头”?嘴替猫猫说透万千心事 | 睡前聊一会儿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278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小猫“有事哒有事哒”:一探萌宠心
下一篇: 同仁仁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