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鱼类养殖大国,目前对鱼病生态预防十分重视。而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丰富,消费者也越发注意绿色环保消费;因此我们特意为大家介绍一下鱼病生态预防方法。鱼病的生态预防是一种利用鱼类和养殖水体的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方法。它是一种按照鱼类的生态习性和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特点,根据鱼病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进行防止鱼病的产生,控制鱼病的发展,直到消灭鱼病的方法。用生态方法调整、改善、保护鱼类生活的环境,控制、消灭病原;利用生物药剂合理调整水体环境,可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也是现代绿色养殖及环保的需要。
改良品种根据不同品种鱼的生态特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种质改良,选择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作为主要养殖品种。通过对抗病性强的鱼品种进行选择、鉴定、繁育和推广,才能获得大量的抗病力强的品种,通过改变鱼本身的抗病性能达到预防鱼病:选育自然免疫的鱼类品种;利用原系亲鱼繁殖,避免近亲繁殖引起的种质退化;利用免疫的遗传性原理,采用鱼种杂交,培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
改良水体改良底质:冬季干塘捕捞后,排干塘水,结合维修塘堤,清淤、铲除塘边杂草、进行晒塘处理。在开春投放鱼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每亩150千克~200千克)清塘消毒。精养池塘应年年清淤消毒。
改良水质:改造进排水系统。把面积小的池塘尽可能改造成面积较大的池塘;做到进排水系统分开,避免“老水”回灌。采用水泵、增氧机等为鱼池灌水增氧;用生石灰清塘,定期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利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及复合微生物在水中增氧及分解有机物等来调节水质。
投喂管理按常规“四定”投饵,根据鱼类营养要求和摄食特点,积极推广应用成本低廉、高效优质、对鱼类生态环境无污染的全价营养配合饵料。实行“两头精,中间青”,在鱼病的发病高峰期,应以投喂精饲料为主,辅以青饲料,防止鱼发生肠炎病。
施肥技术适时少施、勤施,还应根据水温和水质的变化规律,适应鱼类对水质的要求,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春秋两季多施有机肥,夏季多施无机肥。无机肥要氮、磷、钾相结合。
合理混养增加吃食鱼、杂食性鱼的饲养比例,以清除残留饲料,净化水质。如在以养草鱼为主的成鱼塘中混养罗非鱼,利用其食性杂、耐低氧、适应性强的特点提高草鱼成活率及成鱼产量。对某一水域,由于长期养殖一固定品种,易患同种鱼病,如及时更换不同的品种,也减少了这种鱼病发生的机会。
养殖制度,调整生产周期。如改鱼种春放为秋放或冬放,改放小规格鱼种为放大规格鱼种等,提高鱼种抗病能力和避开发病高峰期。
工具消毒养鱼的各种工具、网具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而往往又被人们忽视。一般网具可用10毫克/升硫酸铜溶液浸洗20分钟,晒干后使用;木制或塑料用具可用5%漂白粉溶液消毒后,在清水中洗净再用。
生态环境生态防病并不排斥必要的药物治疗,但首先要以防为主。一旦暴发大面积鱼病,还应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作者:彩科 来源:中国渔业报)
新闻来源:http://www.cast.net.cn/scientech/AppliedTechText.asp?Mdid=32316&IsEdit=no&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相关知识
[正版]2册 鱼病标准化防控彩色图解 鱼病快速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 鱼病防控标准化操作手册 鱼病防控实战逻辑 鱼类养殖标参数配置
生态养殖及动物疫病防控
鱼类疾病特征及鱼病防控对策
鱼病频发,损失惨重!原因在哪里?如何防控?看这些专家怎么说!
鱼病防控3大措施
猪细小病毒病防控要点
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要点(第一版)
七项措施防控当前猪病
五种多发猪病及其防控措施
生态防控鸟击 让飞行更安全 天津机场搭建机场智能鸟防系统
网址: 鱼病生态防控七招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3393.html
上一篇: 稻田养鱼虾如何施药防病 |
下一篇: 鱼类病原体疾病与中毒性疾病的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