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缓解,全民复工复学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已按捺不住想要飞向户外的心,开始相约走入自然。
怎样更愉悦地看花看鸟,看山看水,一个好的自然讲师可以给予专业指导。在放飞自我的同时,如何做一个文明优雅的户外人?你需要了解LNT法则。
LNT的由来
什么是LNT?它是英文leave no trace的缩写,翻译为无痕山林,是始于美国的一种户外运动方式,旨在提醒人们在自然中活动时,关注并身体力行地保护与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户外运动开始兴起,大批爱好者进入森林公园野营。到了70年代,户外运动对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破坏和冲击开始引起美国相关部门的重视。
外展学校所做的调查显示,从1965年到1994年,全美户外活动的人口成长了六倍之多——在1965年有990万的美国人从事健行活动,到了1977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2800万。
大量人群走向山野的同时,户外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高山湖泊被人类的排遗所污染,一些步道被侵蚀到膝盖深,营地变得寸草不生,各式各样的垃圾随处可见。如何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设法保护自然环境,成为土地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1982年,Custer国家森林的工作人员TomAtt与同事开始发展“无痕山林”(Leave No Trace)户外活动方案。此活动随即在林业署系统下逐渐传开。1987年,美国林业署、国家公园署及土地管理局合作发行了《无痕山林土地理论》倡导手册,呼吁游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无痕山林”正式走向公众。
随着宣传的进一步深入,诸如“背上山的东西就得背下山”“轻踏土地”“只带走照片也只留下脚印”等LNT式标语开始在户外爱好者广泛传播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同。
关闭某些过度使用的区域,进行承载量管制并限定特定营地开始成为土地管理者重要的管理工具。后续的调查显示,这对游客思维产生剧烈冲击并造成深远影响,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宣传教育方式。
1994年,非营利组织TheLeave No Trace Center for Outdoor Ethics成立,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LNT原则,教育户外运动爱好者如何在享受户外的同时保护环境。
2007年,台湾林务局将无痕山林户外伦理中心的课程引入台湾。2011年,该理念被引进中国大陆。
我们当下正在经历欧美人经历过的户外运动从萌芽、增长到爆发的阶段,且整个过程大大加快。自然教育的发展也让更多人开始走向山野。欧美户外圈六七十年代曾发生过的一切不由让人感到似曾相识。
每年的江西武功山帐篷节过后都有“垃圾”帐篷节的相关报道,随意丢弃的垃圾让人触目惊心。
因为愈演愈烈的环境治理问题,“天神的后花园”年保玉则被全面关闭。
而刚刚完成高度测量的珠穆朗玛峰,这座坐落在世界屋脊上的山峰,亦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高垃圾场。2018年,为清理积累的垃圾,我国宣布了对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旅游区永久性暂停的通知。
随着“中国国家公园元年”的到来,可以想见,在未来国家公园的建设与开放过程中,户外环境治理问题亦将成为一个避不开的槛。是时候向公众普及LNT法则了!
七大原则
LNT并不是一套死板的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户外伦理,一种有关“环境最小冲击”的思维模式。
1、提前计划并准备
先联系所要前往地点的土地管理单位询问有关的规定、入园许可及有关环保的规定。
对可能发生的状况有所准备,携带适当的装备并要知道如何使用,小心地计划食物,以避免厨余产生。重新将食物打包在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内,以减少垃圾的产生。花时间寻找有利环保的露营装备。用一个轻巧的炉子取代生火,买一个有不透水底部的帐篷,买一个小铲子方便挖猫洞。
在登山旺季时,例如连续假日或周休二日,试着不要去热门的路线,特别是有四个人以上的时候。
2、在可耐受地面上行走和露营
为了帮助缓和步道的踩踏及侵蚀问题,只在现存的步道上行走,而且尽量走在步道的中间,走成一直线。当没有路径的时候,试着走在最耐踩踏的地方,例如岩石、干的草、砾石,或是雪上面。经过热门路线时,只在现存土壤坚硬寸草不生的营地上扎营,将营地活动集中在已经受冲击的区域。如果是在一个很少人类活动的地区扎营,请将营地扎在一个从未使用的地点,而不要扎在受轻微冲击的地方。
3、妥善地处理垃圾
对于有经验的荒野旅行者来说,“带进来,带出去”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头禅。
不要将任何食物留在营地,这样会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然行为。将装备有次序地摆放,这样才不会留下你装备在营地。掩埋垃圾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野生动物会把它挖出来,焚烧垃圾对环境也是不利的。
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适当地处理所有你不能背下山的东西。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排遗背下山。但在大多数的地方,把排遗埋在一个10-20公分深,离水源、营地或步道至少60公尺远的猫洞里是被接受的。
仔细地思考卫生纸的问题,如果一定要用卫生纸,就得将它背下山。营地一定要离湖泊及溪谷至少60公尺,以排除污染物。要洗手或洗锅子的时候,将水拿到距离溪谷或湖泊至少60公尺以上的地方,用少量可生物分解的肥皂。用筛网过滤洗锅水,将水分散洒在地上。
4、保持原貌
保护过去,包括看起来不起眼的陶瓷碎片、箭头、日志或铁路工具等。
保留自然景观原貌。用相机记录景色,而不是背包。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是禁止搜集物品带走的。
避免传播非本土的动植物物种,以防止物种入侵。也不要将花朵、种子及水生植物等带到荒野环境中。
5、最大程度减少营火的影响
虽然营火很漂亮,但生火会在土地上留下永久的痕迹,可以用一个炉子来代替。不要去折枯树或倒木上的树枝,捡拾柴火时只能捡比你手腕还要细的树枝。离开时一定要将火完全熄灭,而且要把没有烧完的东西通通带走,并将灰烬分散地洒在远离营地的地方,将声音以及视觉上的干扰减到最低,做任何你可以想到的事来保持大自然以及营地的宁静,因为这是大多数户外活动者亲近大自然的原因。
营火的负面冲击:
1.生火痕迹:生火的痕迹总是变的越来越大,而且永远不会消失。
2.破坏土壤:火对土壤造成的永久伤害可以深达10公分。
3.消耗燃料:消耗燃料。
6、尊重野生动物
(1)观察野生动物要保持一段距离,不要跟随它们或靠近它们。
(2)无论野生动物多么可爱,绝对不要喂食。这不仅会改变它们的自然习性,还会破坏它们的健康,并将它们暴露在捕猎者和其他危险之下。
(3)妥善存放所有的食物残渣和有气味的东西,避免让当地的野生动物养成造访营地的习惯。
(4)避免干扰野生动物。无论是否与野生动物相遇,你的短暂造访都会对当地的野生动物造成影响,因此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格外小心,比如当扎营在离水源不远的地方时,尽量减少往返水源地的次数。
(5)在动物的敏感期更不可打扰它们,如在交配期、发情期、分娩期或冬季。
(6)随时管理好自己携带的宠物,或干脆把他们留在家里。
7、考虑其他使用者
这里的“使用者”既指其他旅行者,也涵盖当地居民、野生动物等。具体的做法包括礼让他人,尊重他人的生活习俗,保持小的队伍规模,保留自然的声音等。
除了上述基本准则,无痕山林还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则:“尊重”和“够用就好”。
如何处理户外垃圾
在无痕山林的具体应用中,如何处理户外垃圾是值得专门梳理研究的。这也是引发户外环境治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户外垃圾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可降解垃圾,包括:食品,纸张、纯棉制品等。
2.不可分解垃圾,包括但不限于:塑料袋、装饮料及水的瓶子、泡沫塑料饭盒,金属玻璃制品。
3.还有非常特殊的一类垃圾,人体排泄物。
可降解的垃圾以厨余为主,处理原则是:在不破坏植被生长的情况下深埋。但有能力的团队应尽量选择带走。因各种原因实在带不走的食品,可在不破坏当地植被的条件下表土下深埋,但请尽量带走,因为人类食品中过多的添加剂进入野生动物的食物链中对它们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不可降解垃圾主要有塑料制品(袋子,瓶子,饭盒)、电池、金属制品(罐头,气罐)玻璃等,这部分垃圾在任何环境下都必须带走。除了不可降解本身带来的环境问题,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众所周知,电池会污染大量水源,废弃的气罐还可能引发爆炸……
最后,便便如何处理?公认的对排泻物的合适处理方式是挖猫洞掩埋,“猫洞”就是个临时厕所。记得带上小铲子。注意猫洞的位置应选在离水源、营地和道路60米以外的地方,掩埋可以将便便转化成植物养料,避免污染地表环境传播疾病。
为避免二次污染,使用的卫生纸、纸巾也应该尽量包装起来带走,不要掩埋或焚烧。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纸巾可以降解,实际上它的降解速度为3-6个月,还是建立在风吹雨淋和有腐殖土为伴的基础上。并且纸巾含有增白剂、芳香剂等化学制品,分解时也会把外来的化学制品带到当地的环境中。
严格意义上户外垃圾的处置方式非常单一,那就是带回人类生活区。不方便的情况下深度掩埋可降解物(排泄物,食品,纸张),在人迹罕至的特殊情况下可遗留少量垃圾。
后记
几年前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旅行时,我曾经对工作人员严格的户外行为准则印象深刻。在上车出发去safari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被要求带一个塑料袋,以带回“方便”用的卫生纸。工作人员对营火的处理也很讲究,特意垫高底座,以防止对地面的植被、土壤或是蚂蚁等小动物造成冲击。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游客和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国家公园、景区、山林秉持类似的荒野伦理,相信珠峰关闭类似的事件不会再次重演。
社群通道:
自然萌现有面向自然讲师的自然开门人交流群,面向亲子家庭的小童交流群(4-9岁亲子家庭)和青少年交流群(9岁以上亲子家庭),每月都有共学活动和特别福利。加入请联系阿萌(微信号ecomoe2017),敲门暗号:一起自然。
今晚,“自然开门人交流群”将继续展开主题讨论。 本周话题:如何在户外活动中巧妙融入LNT的原则和精神? 如果希望加入讨论,请联系阿萌。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保护大自然环境倡议书(精选5篇)
环保的倡议书怎么写大全(精选32篇)
环境倡议书400字(35篇).docx
特别关注!今天是世界爱龟日!古老的龟类有着怎样的未来?答案就在我们的行动中
乱扔医疗垃圾 宠物医院面临3000元处罚
环境环保倡议书600字范文5篇
公共场合常见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
保护环境的倡议书800字(精选17篇)
家庭环保倡议书(通用11篇)
驴友间守则:揭秘户外探险的团队精神
网址: 世界环境日,除了不乱扔垃圾,每个当代公民都应了解的户外准则|自然开门人专栏008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4256.html
上一篇: 美国留学早规划 (二)学生需要发 |
下一篇: 【上海保姆招聘信息个人招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