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技术交流】冬季常见鱼病的防治建议!

【技术交流】冬季常见鱼病的防治建议!

冬季水温低,鱼类活动不旺盛,一些养殖户朋友认为鱼类不会发病,忽视鱼病防治工作,其实有许多病菌寄生虫适应低温环境并大量繁衍传播疾病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在冬季鱼种、成鱼因为停止摄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且冬季水体分解代谢速度很慢,也很容易造成池底有毒有害物质积累,对水产动物造成刺激导致鱼病的发生。因此,积极做好冬季鱼病预防工作,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为全年的养殖打好坚实的基础。

冬季鱼病的特点:一是由于分塘、放养等操作,造成鱼类损伤,为细菌侵入开辟了通道。这类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竖鳞病和烂鳃病,另外,赤皮病、疖疮病、打印病也会发生。二是鱼种经过越冬,体质较弱,而此时某些寄生虫大量发生,会侵袭鱼类,其途径一种是侵入鱼鳃,引起发炎,鳃丝腐烂,如隐鞭虫病、口丝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和斜管虫病等。

水霉病又叫肤霉病,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的体表及卵上发现的水霉共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棉霉两个属的种类。水霉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中,适温范围广,对水生动物的种类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均可感染,冷水性鱼类、鲤科鱼类、鳝鱼、河蟹、鳖、蛙等对水霉都具有易感性。防治建议:除去池底过多淤泥,用生石灰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鱼种下塘前可用5-10ppm“渔丰碘”浸泡10~15分钟,浸泡前应做好增氧和注、换水的准备。水体中防治水霉可用“亩亩安”一瓶一亩,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赤皮病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症状表现为病鱼体表充血、出血发炎,鳞片疏松,局部脱落,尤以身体两侧、腹部更为明显,鳍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边缘色淡和蛀鳍。水温低时继发水霉病,水温超过25℃以上继发溃疡病。防治建议:若鳃部和体表有寄生虫,先用“立克净”、“伊微乳”等杀虫。然后可用“菌毒克”、“渔丰碘”“复合碘溶液”等全池泼洒,连用2次。同时添加“氟苯尼考粉”+“泰利维”拌料内服,连用4-6天。

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是一种由纤毛虫引起的疾病,该虫体繁殖温度为12~18℃,最适温度15℃左右,当水温低至2℃时还能繁殖。寄生在鱼体表及鳃上,少量寄生时对鱼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皮肤及鳃产生大量黏液,导致组织受伤,呼吸困难。在鱼种、鱼苗阶段特别严重。防治建议:越冬前可用“车轮净”“纤必克”将鱼体的病原体杀灭,同时尽量缩短越冬期的停食时间。水体有机物丰富,水质恶劣时,可用“益底活水爽”、“底改立得”“底改福星”进行少量多次的改底,可有效减少纤毛虫的滋生。

湖南五指峰生化有限公司

共享五指峰

助养殖成功

电话:0731-83282080

传真:0731-83282081

技术服务:0731-82720130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冬季常见鱼病的防治技术
冬季常见鱼病病原、症状和防治
冬季主要鱼病的防治
常见鱼病鉴别与防治
池塘养鱼常见鱼病的防治技术
常见鱼病诊断与防治
网箱养鱼常见鱼病及其防治(一)
常见鱼病的防治技术
常见鱼病咋防治
观赏鱼常见鱼病的防治 鱼生病怎么办

网址: 【技术交流】冬季常见鱼病的防治建议!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764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系统了解:病毒性鱼病、细菌性鱼病
下一篇: 孔雀鱼常见几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