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名Garrulax拉丁文为“喋喋不休的说”之意,种名po-ecilorhynchus是希腊文poikilos和rhunkhos的合并字,前者是“斑点”,后者是“喙”之意。[4]
播报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上体赭褐色,鼻羽、前额、眼先、眼周、耳羽上部、颊前部和颏黑色,头顶至后颈具窄的淡黑色羽缘,在头顶形成鳞状斑。两翅内侧覆羽和飞羽与背同色,外侧覆羽棕褐色,飞羽外翈棕黄色,内翈黑褐色。中央一对尾羽棕栗色,外侧尾羽外翈棕栗色,内翈暗褐色,外侧尾羽外翈棕栗色从内向外逐渐变淡,至最外侧一枚尾羽外翈亦变为暗褐色,最外侧3对尾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喉和上胸淡赭褐色,下胸、腹和两胁灰色,尾下覆羽灰白色或白色。[3]
棕噪鹛(26张)
虹膜灰色,眼周裸露部蓝色,嘴端部黄色或黄绿色,基部黑色,脚、趾铅褐色,爪黄色。[3]
大小量度:体重♂80~100克,♀80~100克;体长♂234~292毫米,♀250~273毫米;嘴峰♂19~23毫米,♀19~24毫米;翅♂108~123毫米,♀109~123毫米;尾♂119~144毫米,♀116~146毫米;跗蹠♂38~47毫米,♀37~42毫米(华南亚种)。[3](注:♂雄性;♀雌性)
播报
近种区别
棕噪鹛
斑背噪鹛
白点噪鹛
体量
体长25~28厘米
体长24-28厘米
体长25厘米
特征
上体赭褐色,头顶具黑色羽缘,尾上覆羽灰白色,尾羽棕栗色,外侧尾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额、眼先、眼周、耳羽上部、脸前部和颏黑色,眼周裸皮蓝色,极为醒目
额至头顶多为栗褐色,眼先、眼周和眼后纹均白色,形成一宽的白色眼圈。像戴的眼罩,在头部极为醒目
白点噪鹛(Garrulax bieti)与斑背噪鹛非常相似,野外难于鉴别,但白点噪鹛体型稍大,背具白色端斑而不是棕色端斑。
图片
棕噪鹛
斑背噪鹛
白点噪鹛
播报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27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尤以林下植物发达、阴暗、潮湿和长满苔藓的岩石地区较常见。[3]
播报
生活习性
结小群栖于丘陵及山区原始阔叶林的林下植被及竹林层。惧生,不喜开阔地区。 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性羞怯、善隐藏,多活动在林下灌木丛间地上,很少到森林中上层活动,因而不易见到。但该鸟善鸣叫,又喜成群,因而显得较嘈杂,常常闻其声而难觅其影。[3]群体中如有一只遇害,其余则争相走避。[4]繁殖期间鸣声亦甚委婉动听,其声似“呼~果~呼,呼呼”,系反复重复之哨声,鸣声圆润,且富有变化。[3]
棕噪鹛(37张)
迁徙:留鸟,不迁徙。
食性:杂食性。以啄食昆虫为主,也吃植物的果实和种子。[4]
播报
分布范围
原产地:中国。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安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3]
棕噪鹛地理分布
播报
繁殖方式
于5月初筑巢于矮低乔木枝桠上,巢离地约2米高,以乾燥的树叶、草茎及草根为巢材,并衬一些松萝的白色线状株体于巢内。巢呈碗状,高136毫米、深50毫米、外径140毫米、内径102毫米。一窝产卵2至3枚,卵青色,无任何斑点。卵的大小为3 3×22毫米。雏鸟由亲鸟轮流喂养。
https://www.xhspx.com/index.php/vod/detail/id/72019.html
相关知识
棕噪鹛的形态特征简介。
中国的鸟(雀形目噪鹛科绒背噪鹛属)
同样是画眉,叫声怎么这么难听?白颊噪鹛(土画眉)
大噪鹛
“爱”之殇:蓝冠噪鹛的故事
每日一动物:灰身材薮鹛huī xiōng sǒu méi
麝鼠简介 麝香鼠形态特征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匆匆的宠物吧】
画眉鸟有很多种 ,看看你见过几种画眉 ? 别说认识几种了!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哪些 二级保护鸟类鸟名汇总→买购网
网址: 棕噪鹛的形态特征简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5082.html
上一篇: 鹦鹉逃出鸟笼,竟然牵出刑事案件 |
下一篇: 原创 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