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关于猪的节日与民俗,您知道多少?

关于猪的节日与民俗,您知道多少?

在上古的时候,猪的文化意义根本就不含任何贬义,相反,猪是衡量勇敢的尺码。不但“家”的含意是在房屋内养猪,就连当时的社会活动,也以与猪有关的事为中心,例如“事”甲骨文有双手举长柄网捕捉猪或野猪之状。而人的素质,也以猪事为坐标来衡定,如“敢”字,有徒手捉猪以示勇敢之意。

“猪”这个名词在日本常用做人的名字,日本人用“猪”给幼儿命名,并非为了好养活,才取个俗贱的名字,而是欣赏猪的奋勇向前,有进无退的精神。欧洲人也有类似的认识,他们认为野猪虽然没有角,却是兽类中最凶悍的动物。作为家猪,它又是那样的憨厚老实,安分守己,从不去加害于任何人,并为人们带来以经济上的富足,成为农民百姓的“聚宝盆”;它全身的每一个器官,从头到尾,都是人们百吃不厌的美食。

自然学家赫森说:“猪不像马、牛、绵羊那样疑心重重,畏缩顺从;不像山羊那样卤莽,天不怕地不怕;不像鹅那样满怀敌意;不像猫那样屈尊俯就;也不像狗那样摇尾乞怜。”由于猪如此优秀,许多国家和民族不约而同地将猪文化纳入节日与民俗之中。

例如:

1、泥地抓醉猪大赛-加拿大

将公猪赶进猪圈之前,参赛选手需要在泥浆里抓住被灌醉的公猪。这项比赛每年吸引大约6000名观众,但受到了动物权利保护组织的批判。

2、猪之节-法国

每年法国在猪节之际都会赞颂他们认为的地球上最伟大却容易被误解的动物-猪。猪之节于每年的8月中旬在TrieSurBaise小镇举行,那里曾经是法国最大的养猪场。节日里有给孩子们玩的小猪游戏,还可以宴会上大饱口福。不过最具吸引力的当属每年一度的学猪叫大赛。

在这场学猪叫大赛上,选手们不光要穿上服装、戴上道具,装扮成猪的样子,在舞台上进行真人模仿猪的表演,还要声情并茂地模仿猪一生当中重要时刻所发出的叫声,包括猪仔出生时的叫声、小猪吃奶时的吮吸声、情侣猪交配时发出的声音,以及被宰杀时发出的哀号声。经验老到的参赛者独占聚光灯,引得现场爆笑不断。

为了参加“猪之节”,每年都有很多参赛者和看客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赶赴这里,各国媒体也会对这里发生的令人捧腹的一切进行报道,连德国和韩国的观众都能通过电视机看到比赛的盛况。

3、荷兰猪节-秘鲁

话说,在秘鲁的一个小镇,每年都有一个盛大的节日-荷兰猪节。镇民在500多年前就已经有庆祝活动了。人们盛装打扮自己家的荷兰猪,来到大街上,互相对比,看谁的最可爱。获胜者接受着路人的祝福,然后这些荷兰猪们也会在这一天享受人生中最丰盛的一顿晚餐。最后的结果,让人瞠目结舌,脱掉荷兰猪漂亮的衣服,宰杀,烤食,全村的人都出来分享这一天的伙食。

当地人们其实很喜欢荷兰猪。因为荷兰猪繁殖快、长得快、不挑食、好养,是小镇居民长久以来的食物,已沿袭几百年。庆祝这个节日的目的是小镇居民在感恩自然界居然给他们准备了一种那么可爱又那么好吃的食物。所以如果你养了一只荷兰猪,请善待它。因为,如果它生活在秘鲁,命运就不一样了。

4、全国爱猪日-美国

3月1日,是美国全国爱猪日(1984年)。

美国把3月1日定为“全国爱猪节”,每年举行庆祝活动,举办化妆舞会。在会上人们戴上各种各样的猪面具,进行妙趣横生的吻猪比赛。

198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格林维尔市成立了一个爱猪者俱乐部,宣传猪的可爱和聪明。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的“猪嘴协会”也是一个集结了爱猪者的大型组织,拥有着来自美国22个州的500多位会员。协会主席杰克·泰特说:“猪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猪在家里,不是动物,而是全家,特别是孩子们的朋友。”猪的憨态,猪的欢快的特性,已博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的喜爱。

5、骑猪大赛-日本

日本骑猪大赛是西部爱媛县三瓶镇的传统赛事,每年8月底举办,现已成为三瓶镇夏季旅游节的一部分。骑猪的选手们戴上头盔、护肘和护膝,人手各有一条1米左右的三股编制的绳子,骑猪前先拿绳子从猪脖子下穿过,双手拽着绳子两端。

通常被挑选为坐骑的猪,都在10个月大,100公斤左右。登场前,它们被关在小栅栏里,工作人员会做一些挑衅的动作,尽可能激怒猪,在它们怒不可遏时打开栅栏的门,载着背上的人冲到直径100米的圆形场地内。最终以谁在猪背上待的时间最长为胜。

6、中国浙江抢猪节

抢猪节是浙江省景宁县大漈乡畲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秋收后举行。主要内容包括迎神、演社戏、杀猪、庆丰收等系列活动。现已被列入了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考,抢猪节民俗活动起于明朝,盛行于在民国以前,民国后渐趋沉寂。在非遗普查中,通过走访民间艺人,整理出了有关抢猪节的传说和表现形式,并予以恢复。

整个抢猪节持续七日之久,由迎神与抢猪两部分构成。通过举办“抢猪节”活动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体现了大漈乡村农民朴实、热情、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慎终追远等传统伦理观念。

7、汕头月浦“赛大猪”

赛大猪是一种传统民间庆丰年的仪式,与过年过节拜神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同样的意义,只是其仪式之隆重,场面之壮观实为罕见,加之“赛大猪”的方式有着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积极意义,遂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盛事。主要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地区。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八,汕头市金平区月浦街道月浦乡都要举行“赛大猪”这项民俗活动。这项风俗活动始于明代,盛行至今。赛前,一排排穿金戴银的大猪,将被架到了布置好的抬面上,后面是潮剧的戏台。赛大猪,赛的不是千猪竞跑,而是千猪尽美、尽肥。

“赛大猪”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出丁头、摆大猪”。按村里的习俗年满24岁的男青年就是“丁头”,“出丁头”是一种成人的仪式,而这个猪必须由“丁头”即成年的小伙子亲自饲养。饲养完了就比谁家饲养得大,还有就比谁把猪打扮得漂亮。最后赛完以后,还要像抢一样把这个猪很快地搬走,比谁抬得快。这里边包含了农业社会的一种传统的意识,大家比农产品,比生活质量的提高,比谁家人丁兴旺、身体好。

8、正月初三猪日

猪日,正月初三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女娲造猪的日子,因此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里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灶王爷以及地上诸神在腊月二十四日升天,向玉帝奏报人间诸事,到了正月初四,便会回到人间。因此各家各户惯于这一天里,在厅头供拜牲醴、果品、甜料等物及烧金纸、神马(纸上印有马形,以供诸神乘驾),燃放爆竹,接迎诸神下降,降赐吉祥。俗谓“送神早,接神迟”。中国民间还认为,送神应于黎明之前,越早越好,反之,接神祭仪一概于过年以后的才举行,而且时间要在中午之后。是以“初四顿顿饱,家肥屋又润”,取吉祥如意、家宅兴旺之意。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本微信平台仅提供参考并不提供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微信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知识】那些有趣的与猪相关节日,你还不知道吗?
“我们的节日·春节”民俗摄影作品征集
各个国家关于猫咪的节日,你知道多少?
中国名猪,你知道多少?
“我们的节日·春节”民俗摄影作品—中国摄影家协会征稿平台
关于宠物的一些节日,你可知道?
[摄影知识讲座之二]民俗摄影技巧与攻略
十二生肖之猪文化
关于养鸟的事你知道多少
运动与饮食的联系您知道多少呢

网址: 关于猪的节日与民俗,您知道多少?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5517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饲料配方对宠物皮肤病的治疗效
下一篇: 宠物猪闯天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