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
你的朋友圈一定被它刷了屏
如果没有
那么未来的几天
你的朋友圈也一定会被它刷屏
2019 年听到的第一句最暖的话:
啥是佩奇
2019年2月5日-2020年1月24日是农历己亥年,民间俗称猪年。
猪是人类非常熟悉的家畜,与我们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民间称其为六畜之首。最近热播的动画片《小猪佩奇》更是得到小朋友的喜爱。
茂陵博物馆共有藏品5175件,其中藏有不同质地的“佩奇”——猪形文物8件(陶猪2件,灰陶猪1件,绿釉陶猪1件,黄釉陶猪1件,石猪2件,白玉猪1件)。
01 石野猪
长163厘米,宽62厘米。石刻选用棱面交接的条石,对野猪头部的加工简略,但却很传神,三角形深陷的眼窝,显得凶残而狡猾,突出很长的嘴。伏贴在地上,刻画出带有窥探动静,随时准备突袭的表情。整体比例结构协调,生动逼真。这是霍去病墓遗留附属品,是汉武帝纪念其战功而雕刻的成组石雕群,共有17件,这是其中之一,国宝文物。
02 白玉猪
长10.2厘米,高2.9厘米。用汉白玉雕成,猪双目圆睁,平视前方,方嘴前伸,屈腿,缩颈,拱身伏地,尾梢卷起,显得非常逼真可爱。雕刻精细,线条流畅。其貌憨态可掬,工艺刀法简单,但其肥胖的体态,静卧的悠闲,被工匠大师巧妙地刻画了出来,堪称中国玉器抽象艺术的代表,体现了“汉八刀”工艺的美妙。以玉殓葬是中国古老的丧葬习俗。古人认为人死后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及权力。在新石器时代逝者一般握有兽牙,商周时期,逝者手中要握着象征财富的贝壳,到汉代就演变成猪形玉握。汉八刀是中国汉代的一种琢玉的雕刻技法,并非是由八刀完成,而是形容其简练豪爽、朴拙流利的治玉风格。汉八刀雕琢技法虽然简练,但后来历代玉雕工匠却很难模仿其神韵。
03 灰陶猪
高5.6厘米,长10厘米,宽2.6厘米。长嘴,竖耳,三角眼,垂尾,四足站立,制作粗糙。显然是民间制作,造型简单,成本低廉 ,符合广大中下层的需求。这件陶猪脊背上无鬃毛 ,应是西汉早中期作品。
04 陶猪
长18.6厘米,宽7.85厘米,高10.7厘米。泥质灰陶,呈站立姿态,长嘴前伸,三角眼,竖耳,长鬃,垂尾,腹中空,合模制成,此陶猪对研究汉代陶塑工艺及汉代畜牧业的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05 绿釉陶猪
高13.5厘米,长23.5厘米,宽9.8厘米。泥质红陶,通体施绿釉。立姿,长嘴前伸,长鬃,腿短,腹中空,合模制成。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陶猪多有鬃毛。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尚无明确结论,但陶猪局部造型的变化,与当时饲养的活猪品种、手工匠人乃至社会审美 、风俗习惯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关联性。
06 石猪
高2.8厘米,长10.08厘米,宽2.8厘米。石质,体呈伏卧状,头前伸,双目平视前方,嘴紧闭,两侧有一圆形穿孔,形体细长,尾下垂。此石猪对研究西汉时期雕刻工艺具有重要价值。
07 陶猪
长26厘米,高12.5厘米。泥质灰陶,立姿,双目前视,长嘴垂耳,尾上卷,体态肥硕,体中空。作品简单而实用。
08 黄釉陶猪
长6.3厘米,高3.3厘米。泥质红陶,通体施黄釉。猪呈立姿状,垂耳长嘴,目视前方,垂尾,体态肥硕,造型小巧精致,此陶猪对研究东汉时期陶塑工艺及汉代葬制具有重要价值。
猪因其与人们生活和陪葬观念息息相关,既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美味佳肴,又呈现出了古人财富权力的象征。大家不妨有时间到茂陵博物馆一睹这些形态各异的“佩奇”,让我们对汉人在养猪业、农业、陶塑动物俑的制作工艺以及丧葬习俗等问题上有所认识,感受它们带给我们关于“猪文化”的气息。
来源:茂陵旅游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只要有好天气,摩托车车有就会组织一些小活动,大家出去一起玩玩,这次我们前往的地方是东汉时期,汉武帝的陵墓,茂陵博物馆,参观一下。茂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茂陵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于公元前139年
【旅行vlog】狗狗自述:渡劫失败后,我在茂陵当导游
啥是佩奇?猪年来养只宠物猪,“小香猪”是真的长不大吗
宠物竞赛小猪佩奇小猪佩奇宠物狗
萌猪拜年!除了佩奇,别忘了这些猪宝贝哦!
小猪佩奇主题乐园游戏
世界首个独立小猪佩奇主题乐园开园
小朋友自己选的绘本,还就是小猪?佩奇
小猪佩奇主题乐园游戏下载
小猪佩奇:宠物竞赛开始,仓鼠兽医来当裁判,夸大家的宠物很可爱
网址: 啥是佩奇?来兴平茂陵看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56257.html
上一篇: 英国一只小猪与小狗交朋友形影不离 |
下一篇: 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