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鱼类养殖的环境

鱼类养殖的环境

  一、光光是水中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产生的氧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89%),直接影响浮游动植物的生长。

  二、水温鱼类是变温动物,与水温差异不超过0.5℃-1℃,随着环境温度变化鱼类体温也相应变化,不需消耗大量的能量维持恒定的体温,基础代谢低,因此形成了鱼类饵料切换率较畜禽为高的特点。水温不仅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存,一般水温升高,新陈代谢旺盛,鱼类生长快,而且通过水温对其他环境条件的改变而间接对鱼类发生作用。一般淡水鱼耐高温的上限约在38℃-40℃,耐低温下限在0℃以上。我国饲养温水性鱼类的适宜温度为15℃-33℃,最适25℃-28℃;热带鱼类最适水温为24℃-32℃,30±1℃生长最快;冷水性鱼类适温为12℃-18℃,最适温16℃-18℃,水温达到24℃-25℃时死亡。

  三、溶氧溶氧是池塘生态最重要的水质指标,是鱼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在正常范围内,氧含量越高,摄食越旺,饵料系数越低,生长速度越快,到最适合含量达高峰。鱼池溶氧量不能以不浮头不死亡为标准,应在经济合算的前提下,尽量把水中溶氧量提高到最适范围。一般水中溶氧量应达4-5.5mg/L以上。

  四、酸碱度(PH值)鱼类对PH值忍受范围一般在5.0-9.0之间。我国主要养殖鱼类忍受范围为5.0-10.0,允许范围为6.5-8.5,以7-8之间为最适宜。

  五、CO2养殖水体中的CO2含量以有利藻类生长和对鱼类生长无害为宜,一般成鱼养殖用水以不超过20-25mg CO2/L为宜。

  六、硫化氢、沼气渔业用水指标中规定:H2S不允许超过0.2mg/L,硫化氢和沼气对鱼类有毒害。

  七、透明度及水质渔业生产中,常常以透明度大小作为直接衡量水质肥瘦的标志。肥水池透明度在20-30cm,一般肥水池透明度在30-40cm,透明度超过40cm,表示鱼池水为瘦水,低于20cm为肥水。好水的要求:“肥、活、嫩、爽”四字。“肥”指水色浓,“活”指水色和透明度常有变化,“嫩”就是要求池水肥而不老,“爽”指水色浓而清爽。编辑:孙苑琪

相关知识

鱼类养殖技术(鱼类养殖)
海水鱼类养殖
常规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
养殖鱼类链球菌病的防治
池塘鱼类养殖生态防病的五个措施
淡水鱼类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技术介绍(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
春季鱼类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鱼类疾病的预防措施探析
陈昌福:浅谈预防养殖鱼类疾病的重要性
淡水鱼类养殖中的技术

网址: 鱼类养殖的环境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6942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基于51/STM32单片机的智能
下一篇: 【设计与实现】基于STC12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