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大量种植“食源”植物,北京鸟儿寒冬享受“饕餮盛宴”

大量种植“食源”植物,北京鸟儿寒冬享受“饕餮盛宴”

  时至“四九”,北京正处于一年当中最冷时段,本该是青黄不接之时,但北京鸟儿们的“餐桌”却很丰盛,无论城区还是郊区,它们不再为吃发愁。数百种食源植物的不断栽种,在京城四处给鸟儿们摆下了“饕餮盛宴”。

  寒冬中北京鸟儿四处享受“饕餮盛宴”

  火红的柿子挂满了枝头,成群的乌鸦各自蹲守在树枝上不断津津有味地啄食着熟透的柿子,在山间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记者在房山区和门头沟区采访时,在山林间、果园旁,甚至村庄里,随处都能看见,树上没被采摘的柿子成了鸟儿们的“佳肴”。柿子树上,不仅落有成群结队的乌鸦,还有闻讯而来享受美食的星头啄木鸟、灰头绿背啄木鸟和大班啄木鸟……

微信图片_20210120204029_副本.jpg

  在京承、京石高速两旁和怀柔等新一轮百万亩绿化造林地里,还能随处可见白顶溪鸲、北红尾鸲、红尾水鸲叽叽喳喳围着“聚餐”。城区里,时不时也能在二三环路旁或小区里,看到鸟儿享受美餐的一幕。菜市口城市森林里,一早就能听到鸟儿们欢快地叫声,它们“呼朋唤友”尽情享用美食,有的在草地中啄着草籽,一片喧闹中似乎能听出它们在讨论食物的美味。吃饱后,它们或在草地上追逐,或站在树枝上认真地梳理羽毛,或呼朋唤友呼啦啦飞向别处。

  天坛公园里,树枝上鸟儿吃种子、树下肥嘟嘟的松鼠灵巧地啃松果和核桃更是成了京城寒冬中一道动人的风景,吸引来许多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在适当距离下拍个不停,已经习惯了这些大场面的鸟儿和松鼠们不仅没受干扰,反而像是有意炫耀,摆出各种姿势吃的更加欢实。在如机关枪般响成一片的相机快门声后,摄影爱好者们满载而归。

  种什么树鸟说了算!北京不仅绿起来、美起来,还 “活”了起来!

  对于以鸟为主的北京动物们来说,寒冬中不用再受煎熬了。 因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吃饭问题已得到了根本解决。采访中,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副处长黄三祥告诉本刊记者,野外调查显示,北京有各类野生动物500余种。其中,鸟类就有495种,占到了野生动物总量的98%以上。

白顶溪鸲在吃浆果_副本.jpg

  照顾好鸟儿们的生活起居成为了园林绿化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而怎么让鸟儿们吃饱兼吃好,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园林绿化部门对此进行了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对症施策。黄三祥告诉记者,从摄食习性方面的分析中得出结论,北京鸟类中80%以上的鸟属于杂食性动物。春、夏、秋三季,它们可以吃昆虫和草籽、果实;而冬季,百虫藏身,它们只能吃草籽或树木果实。园林绿化部门照方抓药给它们准备充足的“食源”植物。

  “北京种什么树鸟说了算”!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就北京绿化树种的选择做出过专门指示。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这个指示扎扎实实落实在了京华大地上。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2018年北京市启动新一轮百万亩绿化造林工程时,市园林绿化局明确提出植物选择的总体原则是“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十字口诀。其中的“食源”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包括鸟类在内的北京野生动物的吃饭问题。

  所谓“食源”,就是能给动物们提供花蜜、果实、种子等“口粮”的植物。北京已经大量栽种的油松、侧柏、银杏、刺槐、香椿、国槐、杜梨、柿树、板栗、紫叶李、枣树、桑树、丝棉木、蒙椴均属于此。一年四季中,春天有甜美的花粉、花蜜;夏天有多汁的桑葚,甜脆的李子、杏子;秋天和寒冬中有吃不完的山楂、海棠、柿子。

  食源植物大量栽植写在了各种标准、规范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编制的《北京城市森林建设指导书》里特别在树种选择上确定了乡土树种要占80%以上;城市森林里要栽植坚果类、浆果类、蜜源等具备特殊功能的食源、蜜源类植物,为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昆虫提供食物来源;要营造多样化的生境类型,为不同生态位的动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在指导书建议选择的树种名录中,坚果类、浆果类、蜜源类植物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名录中,共推荐常绿、落叶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优新彩叶树种176种。其中招引鸟儿、昆虫、松鼠等小动物的口粮植物有92种,占据了52%。例如产松果的油松、白皮松,结美味浆果的金银木、八棱海棠、山楂、柿子、枣、桑树;提供上好蜜源的椴树、刺槐、栾树、百里香、糯米条等等。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北京已建成这样的城市森林52处、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460处,动物们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北红尾鸲寒冬中享受盛宴_副本.jpg

  《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技术导则》中,也对适宜动物栖息环境的营建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即造林地块或与原有林地连接后面积超过300亩以上的区域,每100亩应设置1处食源筑巢场所,每处场所面积不少于4亩。场所内,浆果、核果、荚果、翅果等果实丰富的乔木和灌木不少于5种,结籽草本植物不少于5种,蝴蝶寄主植物不少于30株(棵)……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修复处处长王金增介绍,过去造林绿化主要是考虑人的需求,侧重追求景观,追求绿化。现在,除考虑景观和绿化效益外,植物配置还要重视动物、鸟类取食、栖息生态环境的营建。

  北京不仅在绿起来、美起来,还 “活”起来了!构建一个平衡的、良性循环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新时代首都绿化美化的新要求,而最终形成一个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共存共荣的可持续生态系统。

  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包括鸟儿在内的各种动物吃喝不愁,种群也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兴盛,市民们在城市中看到的各种动物也越来越多。

  鸟儿和其它野生动物是最优秀的“植树造林者”

  鸟儿们并不“白吃”,它们给人类和自然界带来丰厚的回报。采访中,我国著名树木学家、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教授张志翔告诉记者,鸟儿和植物都处于生态链中。虽然它们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很“聪明”,因为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关系。植物为鸟儿提供食物和能量,而鸟儿们却能给寸步难移的植物插上“翅膀”。 “这里所说的‘翅膀’,是指‘聪明’的植物能借助鸟儿,将种子传播上百乃至上千公里”,张志翔介绍,植物的果肉在鸟儿的消化道里被消化后,坚硬果皮包裹的种子是不会被消化掉的,它们会被排泄出来。

  种子被鸟儿带到异地落下后,遇到适宜的土壤、温度、湿度,它们就会破土、发芽、生长,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或繁衍成大片草地。 “这是自然规律,植物和动物是相互成就,长久以来,植物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繁衍生息。 现在,通过种植大量食源植物,更是助推了这种方式,这完全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张志翔教授这样表示。

  包括鸟儿在内的各种野生动物帮助植物扩大地盘现象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表现的十分明显。采访中,西山林场文化科科长陈鹏飞告诉记者,森林里生活着的松鼠可以被称为最优秀的“植树造林者”。每到秋季,它们会大量地囤积松果、橡子、核桃等植物果实,为寒冬储备“口粮”。

松鼠在吃核桃_副本.jpg

  它们的储粮点可能达到数十处乃至上百处,但它们有个特点,就是“记性”不好,许多储粮点会被它们忘记。这样,松籽和橡果、核桃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就又都长成了树木,特别是一些悬崖峭壁或人工无法到达的困难地区,不注意,过几年就又有了郁郁葱葱的林木,这些地点的“造林”就是松鼠或鸟儿们在无意中完成的。

  “大量种植‘食源’植物就是善待野生动物,而这是建设良好生态的一部分,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张志翔这样总结北京大量种植“食源”植物与生态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

  珍稀濒危鸟类频频现身本市 北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包括大量种植“食源”植物在内的一系列生态措施的采取已经让北京大步迈向生态城市。 2021年全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首都绿化办主任邓乃平表示,北京突出高质量发展,坚持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在规划设计、地块选址、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更加注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新造林与原有林有机连接、互联互通,平原地区万亩以上绿色板块达到30处、千亩以上达到240处;更加注重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新建和恢复湿地1.1万公顷,落实“乡土、长寿、食源、抗逆、美观”的苗木要求,常绿树与落叶乔木栽植比例达到4:6,优良乡土树种比例达到80%以上;更加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自然恢复为主,大力推行落叶缓扫、不拔野草、枯枝还林等新理念,打造近自然森林生态系统。

  通过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首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众多鸟儿们在享受“饕餮盛宴”的同时,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大鸨、黑鹳等珍稀濒危鸟类频频现身本市,绿头鸭、苍鹭等众多鸟类纷纷落户城市,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记者/黄建华

摄影/谢玉利

相关知识

中秋节,动物们有一场饕餮美食盛宴
北京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吸引众多珍稀濒危鸟类栖息
北京延庆源宿酒店
猫咪和绿植:适合家中种植的宠物友好型植物 – 猫咪网
食虫植物:园艺界的“萌宠”担当
熬夜观察了1865只鸟儿,他们发现鸟儿最爱的“家”
爱鸟周 | 四大鸟类美食家在线分享它们的恰饭攻略
英国最美的花园盛宴
天然除虫菊素 植物源杀虫剂 欧盟有机认证
植物源一词的由来|绿植源Plantary

网址: 大量种植“食源”植物,北京鸟儿寒冬享受“饕餮盛宴”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7072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临江市:为林区候鸟创造“星级”环
下一篇: 城市如何修复与营造鸟类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