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动物疫苗分类与免疫接种基本常识

动物疫苗分类与免疫接种基本常识

动物疫苗分类与免疫接种基本常识

免疫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身机体和非自身机体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或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病原细胞等,以维持机体的健康。

  一、疫苗

  疫苗是用细菌、病毒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通过疫苗接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

  1.疫苗分类

  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寄生虫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成为常规疫苗。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新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和生物技术疫苗。

  2.疫苗贮藏和运输

  (1)贮藏温度

  冻干活疫苗:分-15℃和2-8℃保存两种,前者加普通保护剂,后者加有耐热保护剂。加有耐热保护剂的疫苗在2~8℃环境下,有效期可达2年。

  灭活疫苗:分油佐剂、蜂胶佐剂、铝胶佐剂和水剂苗。一般在2-8℃贮藏,严防冻结,否则会出现破乳现象(蜂胶佐剂苗即可2-8℃保存也可-10℃保存)。

  细胞结合型疫苗:必须在液氮中(-196℃)贮藏。

  (2)避光,防潮:防止光线照射,所有生物制品都应严防日光暴晒,贮藏于冷暗干燥处。潮湿环境,易长霉菌,可能污染生物制品,并容易使瓶签字迹模糊和脱落等。因此,应把生物制品存放于有严密保护及除湿装备的地方。

  (3)疫苗运输

  运输疫苗时,要妥善包装,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严格执行疫苗运输温度。运输过程中,避免日光暴晒。应用最快的运输方法运输,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应采取防震减压措施,防止生物制品包装破损。

  二、免疫接种

  1.免疫接种类型

  免疫接种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临时接种。

  (1)预防接种:为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传染病造成的损失,根据一个国家地区传染病流行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易感动物群进行疫苗接种。

  (2)紧急接种:某些传染病暴发后,为迅速控制和扑灭该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动物群进行的免疫接种。

  (3)临时接种:在引进或运出动物时,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发生传染病而进行的预防免疫接种。

  2.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1)注意无菌操作:注射器及针头需蒸煮灭菌、高压灭菌或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大小要适宜,若过短、过粗,拔出针头时,疫苗易顺针孔流出,或将疫苗注入脂肪层;针头过长,易伤及骨膜、脏器。

(2)注意动物健康状况

  为了保证免疫接种动物安全和接种效果,接种前后了解预定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

  只有健康动物方能接种:体质瘦弱的动物接种后,难以达到应有的免疫效果。当动物已感染发病时,注射疫苗可能会导致死亡;对处于潜伏期感染期的动物易造成疫情暴发。

  幼龄和孕前期、孕后期的动物,不宜接种或暂缓接种疫苗:由于幼龄动物免疫反应较差,可从母体获得母源抗体,疫苗易受母源抗体干扰,所以初生动物不宜免疫接种;怀孕期的动物,应谨慎接种疫苗以防引起流产。

  3.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

  免疫接种后,要观察免疫动物的饮食、精神等状况,并抽检体温,对有异常表现的动物应予登记。

  (1)正常反应:疫苗注射后出现短时间的精神不好活食欲稍减等症状,此类反应属正常反应一般可不作任何处理,可自行消退。

(2)严重反应:常见的反应有震颤、流涎、流产、瘙痒、皮肤丘疹、注射部位出现肿块、糜烂等综合症状,最为严重的可引起免疫动物的急性死亡。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采用抗休克、抗过敏、抗炎症、抗感染、强心补液、镇静解痉等急救措施。对局部出现的炎症反应,应采用消炎、消肿、止痛等处理措施;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的病例,应采用理疗、药疗和手术等处理方法。对合并感染的病例用抗生素治疗。

昭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知识

动物疫苗分类与免疫接种基本常识
动物疫苗的免疫接种
兽用疫苗的基本常识
动物免疫接种注意这些细节
文献翻译|2022 AAHA 犬免疫接种指南:按抗原分类的疫苗接种
宠物的免疫接种与疫苗知识
动物免疫接种及疫苗基础知识.docx
宠物的疫苗接种与免疫计划
推进动物免疫!清城区开展狂犬疫苗免费接种活动
动物疫病预防和免疫接种

网址: 动物疫苗分类与免疫接种基本常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7176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疫苗进社区 文明养犬靠大家
下一篇: 辽宁朝阳的花鸟鱼市场在哪?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