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水生植物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和滤食性鱼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分别按生物量配比约为1∶3、2∶3、1∶1、4∶3进行混养,每周测定养殖水体中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磷酸盐(PO4-P)和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的变化及黄菖蒲、鲢的生长情况,为利用水生植物改善养殖水环境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不同生物量配比组黄菖蒲对NH4-N、NO2-N、PO4-P和COD的清除率不同,其中,黄菖蒲、鲢生物量配比1∶3组对NH4-N、NO2-N、PO4-P、COD的清除率分别为79.61%、44.43%、36.62%、46.55%,2∶3组分别为86.18%、77.05%、61.97%、43.84%,1∶1组分别为85.86%、73.77%、59.15%、31.49%,4∶3组分别为87.17%、72.13%、56.34%、27.06%。各试验组中黄菖蒲和鲢生长情况良好,生物量配比2∶3组,黄菖蒲和鲢特定生长率均最高,分别为1.70%和0.33%。表明,鲢养殖水体中植入水生植物黄菖蒲可以改善养殖水质,起到了良好的生态作用,当黄菖蒲、鲢生物量配比为2∶3时效果最佳。
相关知识
微生物技术在生态养殖中的应用与作用
水产养殖水体水质调节的方法
水产养殖水体水质调节的七个技巧
养殖水体PH值调节方法
鱼类养殖的环境
养殖水体水质调节技巧,知道收藏!
池塘鱼类养殖生态防病的五个措施
养殖鱼类链球菌病的防治
养殖水体与鱼病的关系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
网址: 黄菖蒲在鱼类养殖水体中的生态作用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73176.html
上一篇: 养鱼小结:勤换水,常换鱼=水清鱼 |
下一篇: 硕腾新工厂园区奠基 猪、牛、鱼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