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博物兴趣小组举办“鸟类繁殖羽及繁殖行为观察”活动

博物兴趣小组举办“鸟类繁殖羽及繁殖行为观察”活动

  3月25日,在大多数鸟儿为繁衍后代而忙碌的季节,博物兴趣小组有针对性地举办了“鸟类繁殖羽及繁殖行为观察”活动。 

  来自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组的周丽萍应邀作为领队,带领来自研究生、职工、员工、志愿者及勐仑中学学生共18人对鸟类进行观察。近三个小时的观察活动共记录到二十余种鸟类,除了观察到黄腰太阳鸟和黑翅雀鹎等鸟类华丽的繁殖羽外,还观察到了长尾缝叶莺和白喉红臀鹎的求偶行为及蓝喉拟啄木鸟在枯树桩上啄树洞的筑巢行为,也听到了八声杜鹃、噪鹃和黑枕王鹟等发出的用于宣告领地和求偶的叫声。有些鸟类较早进入繁殖期,现在已经进入育雏阶段,活动中恰好遇到一只朱背啄花鸟幼鸟练习飞行,对于有活动参与者想要“救助”幼鸟的行为,周丽萍解释此时在树上注视着幼鸟的亲鸟会照顾好幼鸟的,无需人类的帮助,所以最好的救助方法就是不去干扰。此外,周丽萍还在观察间隙讲解了鸟类性二型、不同的繁殖策略及混合鸟群的生态作用等相关知识。 

  博物兴趣小组活动的举办除了对研究生、职工和员工等固定人群的博物意识有所提高之外,活动过程常常会吸引游客参与,博物兴趣小组也借机对游客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 

 

  在木棉树下对蓝喉拟啄木鸟进行观察 

 

  本次活动中观察到的部分鸟类 

  (左上角开始顺时针方向分别为:蓝喉拟啄木鸟、黑枕王鹟、黄腰太阳鸟和长尾缝叶莺) 

本文作者:赵江波

责任编辑:yangzhen_151c53

相关知识

AM 讲座|【博物自然】家燕繁殖生态观察
鸟类繁殖活动
鸟类的适应性和繁殖行为.pptx
鸟类的各种繁殖行为对鸟类有什么意义
动物学第八章:鸟类的繁殖及迁徙.ppt
昆明动物博物馆开展博物课堂系列课程“飞羽之美”观鸟科学课
鸟类繁殖
研究鸟类的繁殖策略和繁殖行为.pptx
中国繁殖鸟类新记录及生态观察
鸟类的繁殖、生态及迁徙.pdf

网址: 博物兴趣小组举办“鸟类繁殖羽及繁殖行为观察”活动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7608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不一样的观鸟体验——12.30动
下一篇: 光大江与城主题鸟类展示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