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免疫保护率高达90%以上,保护期最长可达1年!草鱼出血病疫苗多项技术难题被攻克丨第五届中国水产投入品年会调研行

免疫保护率高达90%以上,保护期最长可达1年!草鱼出血病疫苗多项技术难题被攻克丨第五届中国水产投入品年会调研行

----- 广告 -----

----- 广告 -----

----- 广告 -----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祝贺王庆研究员团队的新成果“淡水鱼主要和新发病毒病诊断和免疫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了第六届范蠡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文/图 水产前沿 黄楚琳赵振华

渠道机遇·合作共赢·合规发展

2022年12月·南京

第五届中国水产投入品年会迎来全新升级,站在新的时代风口,致力于为投入品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市场在变化,企业要发展,在新市场环境下,动保从业者如何快速寻找到当下行业中最有实惠且稳定的原材料、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最精准的政策解读、最具差异性的产品、最有效果的病害解决方案、最有力的运输系统、最有前景的销售模式,最全面的短视频玩法,已成为大型投入品企业保持市场先进性的根本保障,也是中小型投入品企业打破集团企业“围剿”,应对市场波动的新突点!在这场会上,我们将有集中呈现,让我们共同见证行业未来发展!

意向合作请联系:

草鱼、鲤鱼和罗非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品种,2021年我国淡水鱼产量为2640.28万吨,其中草鱼、鲤鱼和罗非鱼的产量分别为575.50万吨、283.17万吨、166.26万吨,三种鱼产量总和1024.93万吨,占淡水鱼总产量的38.81%,为国民提供了优质、丰富的动物蛋白质来源,草鱼和罗非鱼还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品种。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淡水鱼类的病害发生也日益严重,成为制约淡水养殖鱼类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水产养殖因病害问题造成的测算经济损失为539亿元,其中草鱼约20亿元,鲤鱼约7亿元,其中草鱼出血病,锦鲤疱疹病毒病是引起上述品种发病并造成巨大损失的重要原因。此外,罗非鱼湖病毒病作为新发病近年在亚太区域流行,具有较高的传入风险,对我国的罗非鱼养殖产业造成严重威胁。在已知病害问题中,病毒性疾病传播速度快,缺乏有效的防治药物和疫苗,一直是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据了解,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王庆研究员团队 的新成果 “淡水鱼主要和新发病毒病诊断和免疫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了第六届范蠡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为了解该项成果有什么落地产品、对淡水鱼的主要疫病治疗效果如何,水产前沿专门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王庆研究员。

左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王庆研究员

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为病毒病研究奠定基础

水产前沿:王老师您好,据悉,近期贵团队“淡水鱼主要和新发病毒病诊断和免疫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第六届范蠡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借此机会,能否请您给我们介绍下该研究成果?

王庆:感谢水产前沿和广大同行朋友的关注。草鱼、鲤鱼和罗非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但草鱼出血病、锦鲤疱疹病毒病每年引起草鱼、鲤鱼发病减产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新发病罗非鱼湖病毒病对罗非鱼产业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三种淡水鱼病毒病防控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流行情况不明、分离鉴定困难、检测技术单一、防控技术匮乏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项目组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组织和指导下 开展了草鱼出血病、锦鲤疱疹病毒病、罗非鱼湖病毒病全国范围的持续监测;建立了源自草鱼、锦鲤、罗非鱼等多个组织的鱼类细胞系;针对主要流行基因型的病毒,建立了不同场景的检测方法,并制订成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1项进行推广应用;创制了不同施用途径的疫苗制剂,为防控主要和新发病毒病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储备。

红肌肉型草鱼出血病

红鳍红鳃盖型草鱼出血病

肠炎型草鱼出血病

水产前沿:该成果在科研技术方面取得了什么重要突破吗?

王庆:我们围绕淡水鱼重大或新发病毒病开展了病原监测、诊断技术和免疫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进展:

(1)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持续监测,明确了淡水鱼主要和新发病的流行现状。证实基因II型GCRV已经成为国内草鱼出血病流行基因型,KHV-A1 亚洲型是锦鲤疱疹病毒病流行基因型,华南地区锦鲤KHV潜伏感染情况比较普遍。

(2)建立了病毒敏感细胞系,奠定了诊断技术和疫苗研发的重要基础。利用源自草鱼、稀有鮈鲫、锦鲤、罗非鱼、乌斑鳢等淡水鱼建立的8株鱼类细胞系,成功分离并保存II型GCRV 128株,KHV 5株,TiLV 1株,解决了这三种病毒病在诊断技术和疫苗研发过程中无敏感细胞系可用的关键问题。

(3)开发了灵敏、快捷的病原检测技术,可满足不同层次的病原检测需求。先后研制了II型GCRV、KHV、TiLV系列检测技术,制订了RT-PCR检测草鱼出血病病毒的地方标准,熟化了GCRV三重RT-PCR检测技术并制定成为国家标准,II型GCRV套式PCR检测方法已列入全国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草鱼出血病监测指定实验室检测方法。

(4)创制了不同施用途径的疫苗制剂,为抵抗主要和新发病毒病进行技术储备。成功构建基因II型GCRV细胞灭活疫苗、弱毒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KHV碳纳米管载核酸疫苗,TiLV细胞灭活疫苗,不同疫苗采用浸泡、口服、肌肉注射等方式免疫草鱼、锦鲤和罗非鱼,部分疫苗实验室效力评价相对免疫保护率达80%以上。

搭建细胞平台,计划寻找企业合作生产

水产前沿:您在研究“淡水鱼主要和新发病毒病诊断和免疫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又是如何带领团队攻克科研难题?

王庆:一是细胞平台,细胞是研究病毒性病原的重要工具,目前国内很多科研机构进行鱼类病毒研究所需的细胞是通过购买或者交流获得。在研究水生动物病毒病的初期,我们也通过购买和交流的方式获得草鱼、鲤鱼各种来源的细胞系,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个问题:(1)很多源自草鱼的细胞带有II型GCRV,对实验结果产生严重干扰;(2)协议内容规定交流获得的细胞系可以用于实验室基础研究,不能用于商业化疫苗的开发。鉴于以上制约因素,自行建立细胞系刻不容缓,所幸在团队骨干成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细胞平台,目前保存细胞系51种,自建细胞系24株,覆盖了我们需要研究的主要养殖品种。

二是诊断的精准性,病原的准确诊断是防控的前提,但是病原也很狡猾,善于伪装,比如基因II型GCRV,在目前已有的细胞系中增殖不会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之前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又容易漏检。因此我们测定和比较了多株GCRV-II基因组序列,优化了检测方法,并制订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团队将继续优化灵敏度更高的检测方法并包装成检测试剂盒。

三是鱼类疫苗的产业化,水产疫苗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密切结合产业需求,综合考虑养殖品种特点、病原特性、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我们团队的工作仍然是以疫苗开发的上游工作为主,中下游的工作需要与相关企业密切合作才能加快推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王庆研究员团队

专注于草鱼出血病,

疫苗相对免疫保护率可达90%以上

水产前沿:基于您的研究成果,目前是否有对应的落地产品,创制的疫苗制剂的实际运用效果如何?

王庆:珠江所作为农业农村部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草鱼出血病首席专家单位和参考实验室,针对草鱼出血病研究的历史非常悠久。目前我们针对流行基因型GCRV已相继研制了灭活疫苗、弱毒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等,为了解决宿主实验鱼带毒问题,我们还利用稀有鮈鲫这种小型实验鱼构建了疾病和疫苗评价模型。目前研发的系列疫苗都完成了安全性和效力评价, 灭活疫苗的保护期为半年,相对免疫保护率为80%以上;弱毒疫苗保护期达一年,相对免疫保护率可达90%以上。不过疫苗最后真正落地,至少还需要3-5年时间,弱毒疫苗需要进行生物安全评价,周期比较长。考虑到草鱼的价格,灭活疫苗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被市场广泛接受。

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产前沿:该研究成果对淡水鱼养殖有怎样的产业意义?

王庆:我们团队还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宗淡水鱼的岗位专家,所以我们团队研究的对象主要就是针对大宗鱼类。草鱼作为我国淡水鱼之首,每年产量都在500万吨以上,因草鱼出血病造成的损失保守估计为十几亿。2016年至2019年, GCRV灭活疫苗在我国草鱼主养区域进行了田间试验,草鱼成活率明显提高,与未免疫的对照组相比,免疫组成活率提高了15%-50%不等,每亩增收400元以上。系列检测方法用于监测和样品检测超过1000份以上,降低了淡水鱼主要和新发病毒病在国内暴发和传播风险,提高了对新发外来病的检测能力和防控技术水平,创新了综合防控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产前沿:作为水生动物病毒病防控的专家,您是怎么看待目前我国草鱼出血病、锦鲤疱疹病毒病、罗非鱼湖病毒病的发病趋势?

王庆:目前国内草鱼出血病病毒至少分为三个基因型,不同基因型GCRV基因组带型、核酸序列、草鱼致病性、细胞敏感性都有很大区别。我们团队跟踪这个病毒已经超过10年时间,在收集并检测3000余份样品后,我们团队证实了基因II型GCRV已经成为国内草鱼出血病流行基因型。锦鲤疱疹病毒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因为疱疹病毒具有潜伏感染特性,因此它的传播还具有隐匿性,2003 年以色列率先研发出通过细胞传代培养和紫外照射减毒的活疫苗并实现商品化,但疫苗使用效果存在争议,存在毒力返强的风险。国内目前还无有效的免疫防控措施,需要加快疫苗开发。罗非鱼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淡水养殖鱼类,仅次于鲤科鱼类。自 2009 年开始,罗非鱼湖病毒病在全球多个国家相继暴发,给全球的罗非鱼养殖业带来了巨大威胁和严峻挑战。2020 年罗非鱼湖病毒病列入全国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但从这两年监测情况看,罗非鱼湖病毒对国内的罗非鱼养殖风险并不高,但是我们也不要放松警惕,可以先做一些技术储备。

疫苗制剂的应用前景广阔

水产前沿:您如何看待疫苗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前景?

王庆:2019年十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强调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中,应该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推广接种疫苗等预防技术,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超过200种渔用疫苗获得批准或上市。而我国渔用疫苗发展落后发达国家,目前仅有9种疫苗获得新兽药证书,国内自主研发的疫苗7种,只有5种疫苗获得生产批准文号,这与我国水产养殖规模和绿色健康养殖需求极不匹配。不合理使用药物防治水产病害问题对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生态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自从农渔发一号文件颁布后,绿色健康养殖已是大势所趋,我认为 以免疫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将逐渐成为水产养殖病害防控的主流技术。因此我们提倡养殖户要转变观念,实行先防后治,我们国家在水产疫苗开发方面应该加大投入,抓住工业化养殖发展趋势的契机和国家对于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安全高效的渔用疫苗开发和应用。

沿

《鱼类疾病诊断和防治图谱——细菌、病毒卷》

介绍及描述疾病病原和其流行病学、诊断方法

防治方法、临床症状、剖检及组织病理等

覆盖鱼类细菌、病毒和立克次氏体等疾病

回顾

难难难!最高再跌1.5元/斤!鱼价接近成本价,养户担心后市再跌价排队出鱼

快备货!鱼粉又暴涨300元/吨飙至13800元/吨!豆粕冲6000元!不预付不缓冲!饲料全线涨同比最高涨了1600元/吨

烂市全线惨跌!要跌破成本?最高又跌3元/斤,鳜鱼、加州鲈、生鱼均大跌!黄颡、江团、鲟鱼..

重大转变!首款循环水虾料来了!这家黑马料企,战略眼光很独到!

暴涨800元/吨!顶不住!华南饲料又涨疯了!海大、粤海、恒兴、澳华、杰大...都涨,豆粕即将冲破6000元大关

涨500元/吨!10月海大、通威等上百家料企已大涨!“断崖式”降温又加速备料?今年或大概率冷冬,豆粕或还要持续涨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未获许可转载,一律按侵权追究!

新闻报料、线索提供,联系:news@fishfirst.cn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为水产品代言,请点亮↓↓↓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被猫狗抓出血 疫苗和免疫制剂都应打
水产动物常规检查与诊断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国生物狂犬病疫苗上市!适用两种免疫程序
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细菌性疾病防治措施
草鱼养殖技术详解,必须收藏!!!
调研手记丨流浪猫泛滥怎么办?解锁人宠和谐相处的闵行模式
攻克繁育难题 文昌鱼变身模式动物
草鱼养殖技术
佳雯宠物医院医疗技术发展部总监李越鹏先生出席第五届中国兽医眼科年会(CCVO),并分享《“白眼”的鉴别诊断》
被狗或动物咬伤后应如何处理?如何预防狂犬病?

网址: 免疫保护率高达90%以上,保护期最长可达1年!草鱼出血病疫苗多项技术难题被攻克丨第五届中国水产投入品年会调研行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7782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水生动物疾病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高
下一篇: 研究揭示了鱼类如何通过鳃控制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