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智慧生物,我们人类在步入文明的旅途中,不可避免地尝试着驯化各种动物。
而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猫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陪伴着人类。
从远古时期的狩猎助手到现代的居家宠物,猫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和狗一样成为了我们忠实的伙伴。
现如今,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爱猫人士,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关于家猫的起源,一直都是人们闲暇时分乐于讨论的话题。
在我国,包括狸花猫在内的家猫,究竟是起源于国外,还是本土驯化而来,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是争论不休。
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里面就有诗句:“有熊有羆,有猫有虎。”
《礼记》中也有相关记载:“迎猫为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
这可能是我国古代关于人工养殖猫咪的最早书面记载。
但也有严谨的学者认为,《诗经》里的“猫”是“山猫”、“山狸子”,属于一种野生狸猫。
而《礼记》里的记载不能全部当真,如果说商周时期的先民养猫捕捉田鼠,那我们岂不是还得承认当时的人们能够养虎驱赶野猪了吗?
这看上去似乎是个神话一样的传说,学者们还搬出了同时期的另一个记载。
《逸周书·世俘解》记录了周武王的一次狩猎成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糜五千二百三十五,犀十有二……”
这段文字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当时的猫还是野生动物,是达官贵人们的狩猎对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直到唐代,我们才能确认猫这种动物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人们大量饲养的宠物。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之前,与原先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之间有过争宠的斗争。
当上了皇后,武则天利用权势,“遣人杖王氏及萧氏各一百,断其手足,投酒瓮中,曰:‘令二媪骨醉!’数日而死,又斩之。”
萧淑妃在临死前咬牙切齿大骂:“阿武妖猾,仍至于此!愿来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
听了萧淑妃的咒骂,武则天深怕王皇后和萧淑妃死后变成猫来索命,便下令宫中不准养猫。
于是不少国人认为:猫是从唐代才开始有的。
他们认为是玄奘法师一路西行,最后从印度带回来了已经驯化的家猫。
在清代官员姚元之撰写的《竹叶亭杂记》中,就转载了一篇元人卖猫的契约。
“一只猫儿是黑斑,本在西方诸佛前。三藏带归家长养,护持经卷镇民间。行契是甲卖,与邻居人看,三面断价钱,随契已交还。买主愿如石崇富,寿如彭祖福高迁。仓禾自此巡无怠,鼠残从兹捕不闲。不害愿牲等六畜,不得偷盗食诸般。日日在家宅守物,莫走东去与西边。如有故违走外去,堂前引过受笞鞭。”
这种说法在清朝时期占据了主流,当时的文人还给出一个结论:为防止老鼠咬坏佛经,玄奘法师将猫从天竺国带回了大唐。
而实际上,这种说法已经被近代学者们认为是错误的理论。
因为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中就大量绘有猫的图案。
所有绘在漆盘上的猫,身上都有鲭鱼纹,而这正是家猫身上独有的纹路。
即使有了文物的支撑,仍然有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家猫来源于国外。
因为在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埃及,5000年前就开始养猫了。
从目前发现的文物来看,埃及浮雕和壁画中猫的形象至少在第4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500年)便已经出现。
到了第12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900年),许多浮雕绘画和文物中,猫作为宠物的形象愈发明显。
并且,古埃及人赋予猫最崇高的地位:猫首人身的贝斯特女神(Bastet)。
她是太阳神拉的女儿,勇敢与胜利的化身,掌管家庭和丰产的神。
每当黄昏时刻,拉进入冥界,贝斯特女神会站在船头,与制造混乱的蛇妖阿波菲斯(Apophis)搏斗,以确保太阳神在黎明时分重新升起。
与此同时,古埃及人还相信贝斯特女神可以护佑家庭远离恶灵与疾病,尤其是那些危害女性和儿童的的疾病。
在贝斯特女神崇拜最兴盛时期,许多埃及人会去朝圣,为女神举办庆典,并购买猫木乃伊敬献给女神。
这也导致许多幼猫被杀并制作成木乃伊,几千年后被我们现代人发现并挖掘出来当作文物陈列在博物馆里。
古埃及人喜欢爱猫并成为世界上首个驯化野猫的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考古界的共识。
但是,上世纪发现的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给这个定论来了个当头一棒。
在1997年第三次发掘中,泉护村遗址出土了至少是属于两只猫的8块骨头。
考古工作人员随即对其完成了骨骼测量、测年和同位素分析。
最后学者们得到的数据是:生活在泉护村的先民和他们家养的狗与猪,皆以小米为主食。
而发现的猫骨化石同样显示它们的饮食为荤素搭配,其中一只猫的饮食,竟然以植物为主,几乎没有发现摄入动物蛋白的证据。
这一点强有力地说明:泉护村出土的猫是人类驯化的家猫。
假如是野猫的话,它必以肉食为主,不会钟爱人类的粮食。
随后发现的第二个证据,更能证明它们家猫的身份。
那只以植物为主食的猫,牙齿磨损得很厉害,说明它已然暮年,这显然是它的主人用心照顾的结果。
因为在野外生存的猫,不可能活得这么久。
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距今已有5300多年,这充分说明我国先民养猫的历史和古埃及一样至少有5000多年。
一切似乎尘埃落定,但本世纪初的一项研究又让人心生疑团。
欧洲的生物学家,根据基因相似度,将地球上所有野猫进行分类,发现它们分属5类,分别是欧洲野猫、亚洲野猫、中国漠猫、南非野猫和非洲野猫。
然后再把现今的家猫与野猫基因做对比,得到了一个有趣答案:目前我们饲养的家猫基因,跟非洲野猫的基因非常相似,吻合度远高于其它几种野猫。
这阐述了一个事实:非洲野猫是当今家猫的直系祖先,所有家猫都起源于中东的沙漠地区。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家猫与野猫之间,有281处基因变化,这是猫跟人类相处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变化。
而且,大多的变化集中在脑神经方面。
这些基因的改变,让猫变得更容易和人类相处。
换言之,驯化后的家猫,学会了在人类面前撒娇卖萌,骗吃骗喝,从而让人类甘心成为它的铲屎官。
但从大基因图谱层面来定义,家猫本质上依然是野生动物。
只是漫长的岁月里,人与猫互利共生的关系逐渐形成,为猫咪成为家养宠物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因此,结合考古与生物学的研究,我们大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对猫的驯化可能独立发生在世界上不同地区,但到最后,由中东传来的猫逐渐替代了本土猫,成为现今世界上各个品种的家猫。
这是不是最后的答案?
也许,将来的考古与生物学研究说不定又给出我们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争论千年的中国家猫起源,最终在泉护村遗址里找到了答案
驯化过程中猫与人类共生关系的最早证据
古脊椎所发现驯化过程中猫与人共生关系的最早证据
驯化过程中猫与人共生关系的最早证据
同样是撸猫,老祖宗可是冒过生命危险的
中国家猫的起源史
8·8 国际爱猫日|看一看中国的“猫史”!
狗的起源新论:狗可能被驯化过两次
啮齿类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探索
中国家养动物起源的再思考
网址: 争论千年的中国家猫起源,最终在泉护村遗址里找到了答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79756.html
上一篇: 猫起源于哪里 |
下一篇: 猫咪种类这么多,你知道你家猫源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