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地震、台风、洪水、雷电……这些常见的灾害或现象,与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今天发布君给大家讲讲地震方面的相关知识!
地震是什么?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地震有哪些类型?
地震有哪些震级?
Q:
地震有哪些震级?
A:
地震是有大小的。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大。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一、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二、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这类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全球每年大约发生3级以上地震5万余次。
三、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级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
四、严重破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全球每年要发生这样的地震10到20次,不过大多数发生在海洋和荒芜人烟的地方。
震级每相差一级,它们的能量相差30多倍,也就是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将近1000个5级地震所产生的能力。
地震来了怎么办?
在家中、户外和其他公共场所等
遇到地震
应该如何正确防震避险?
赶紧查收下面的逃生小贴士!
↓↓↓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中小学生掌握防震避震知识
也十分重要!
震后应该注意什么?
震后往往会出现余震
即使是余震也不可忽视
遇到余震
应该怎么办?
↓↓↓
佛山发布编辑部
来源:中国地震局、新华社、国家减灾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应急管理部、新疆森林消防总队
原标题:《防灾减灾,这些避震知识要牢记于心!》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临“震”不慌——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宣传
【应急科普】6大类防灾减灾知识,朗朗上口记得牢
知识科普——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科普】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西安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
幼儿园大班防震减灾知识安全教案(通用17篇)
章丘区应急管理局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各项保障措走深做实
国际减灾日 气象科普忙
我校成功举行防空防灾知识专题讲座====攸县震林中学
防灾避险小知识:地震发生时如何避震与自救?
网址: 防灾减灾,这些避震知识要牢记于心!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87337.html
上一篇: 【狗狗零食选择】教你选择适宜你家 |
下一篇: 地震防护知识 避震要点.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