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天宁世音】看懂城市生物多样性设计-栖息地设计②

【天宁世音】看懂城市生物多样性设计-栖息地设计②

本系列设计案例所提供的核心功能,可以划分为5个相关类型:

栖息地设计、食源设计、生态修复/恢复设计、野生动物保护设计、自然教育设计。

这些案例既包括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建设项目与实际产品,也包括部分极具创意的概念设计。本系列共有18个典型案例进行具体阐释。

②共同的住宅(Our Common House)

鸟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物种。它们为植物传播种子,控制昆虫数量,彰显城市的活力与美感,也安抚、愉悦着人类居民。

随着鸟类原生栖息地不断被侵蚀,一部分适应性强的鸟类跟随人类迁徙到城市,并努力适应着新的环境。而现代建筑技术和城市建构的理念并没有为这部分动物邻居留下足够的繁衍生息的空间,缺乏筑巢机会是城市鸟类种群遇到的最大生存挑战之一。

“共同的住宅”这一设计就是将住宅建筑中常用的标识系统与鸟巢相结合,构筑了鸟类友好型的现代住宅。

“共同的住宅”全部采用自然材料制作。外壳由黏土烧制而成,可拆卸的结构便于在鸟类筑巢季节后进行清洁与维护。

后部的巢箱则由天然木材制成,为鸟类提供安全舒适的栖息与繁殖的空间,并保护它们免受恶劣天气和掠食者的侵害。

这是一个充满巧思与想象力的设计,巢穴的入口与数字符号完美匹配,兼顾了鸟巢的实用性与文字的识别性。

造型设计低调、简洁、适应性强,可与大多数现代住宅相适配。数字形状的嵌套式结构,安装、拆卸都极为方便,只需选择适当的数字组合并安装在建筑墙面上,便可以“邀请”当地的鸟类家庭与人类同住了。

共同的住宅(设计师:Mikolaj Nicer)

遵从自然法则是城市生物多样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通过合理规划与设计,为城市与边缘区域构建不同规模的健康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与仅关注人、物、场景之间关系的传统设计思维方法明显不同,而是将非人类生物也纳入利益相关者之中,并提出更具生态价值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来源:《装饰》2023年第1期原文:《共同的栖息地——为城市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作者:王渤森,北京林业大学;

刘新(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钟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天宁世音】看懂城市生物多样性设计-栖息地设计③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潮白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pdf
水族馆设计指南,展示生物的美丽和多样性
雁归巢——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滨水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栖息地的营建.pdf全文
城市“邻居”——改善城市空间,打造人类与动物共生的栖息地
城市湿地公园的鸟类栖息地生境营造策略研究
地球一小时丨清华大学教授:与自然共生,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候鸟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打造鸟类理想家园

网址: 【天宁世音】看懂城市生物多样性设计-栖息地设计②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9018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野生鸟类栖息的乐园!打卡福建首个
下一篇: 鸟类迁徙时如何导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