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猪常见病及防治新技术

猪常见病及防治新技术

猪常见病及防治新技术-预览页

【正文】 少数猪只出现肌肉震颤和后躯麻痹,甚至剧烈抽搐,这些猪治愈率不高。公猪则通过精液传播病毒。对未发病受威胁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 五、猪流行性感冒  猪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上见不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猪群申小部分发病,发病猪只表现为流少量鼻液、体温升高、轻微咳嗽。  猪流感治疗:对病猪要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中药方:荆芥、金银花、大青叶、柴胡、葛根、黄苓、木通、板蓝根、甘草、干姜各 2550克,把药晒干,粉碎成细面,拌入料中喂服,如无食欲,可煎汤喂服,一般 1剂即愈,必要时第 2天再服 1剂。各种年龄猪都可发病,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很高,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  (二)病理变化  哺乳猪,小肠充满黄色泡沫状的液体、肠壁变薄,且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 。但要防止猪舍潮湿闷热,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增强抗病力。  在疫病流行期间可用鸡新城疫 I系苗作紧急防治,按 50— 100倍稀释,后海穴或肌肉注射 1— 2次。  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症状。  七、猪轮状病毒感染  猪轮状病毒可引起儿童及多种幼龄动物感染急性胃肠道传染病。环境条件决定病情的变化,特别是温度下降即寒冷、潮湿、卫生不良和继发大肠杆菌等时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增高。 第二节 细菌性疾病  一、猪链球菌病 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个血清群链球菌引起的系列疾病的总称,致病菌以 1型和 2型最为常见,其中 2型毒力最强。  脑膜炎型:病猪体温 ,不食、便秘,浆液性鼻漏,很快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转圈、空嚼,继而后肢麻痹,前肢爬行,四肢呈游泳状划动,角弓反张,僵直性痉挛直至昏迷,几小时或 12天死亡。  脑膜炎型:脑膜充血、出血,也有急性败血型病变。 清除传染源, 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  药物预防, 猪发生本病后,如果暂时买不到疫苗,可用药物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生。首次剂量加倍,每天 2次,至症状消失。另外,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断尾器具、打记号、阉割、蚊虫叮咬等均可传播此病。不发情,受胎率低,返情,流产,早产,产死胎、弱仔。可见粘膜或浆膜黄染,心脏冠状脂肪沟黄染,有时出现出血点 。肾脏、膀恍、胃、肠可能有出血点 。  治疗 贝尼尔又名血虫净,在猪发病初期,或非怀孕母猪,疗效较好。  土霉素或四环素按 3mg/ kg体重肌肉注射,24小时后重服用药一次.共 3~ 5 次。单纯发生本病,猪体温不会升高,也不会引起猪只的大量死亡,但影响猪的发育出栏,无形损失不小,通常是由于继发或并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引起病情加剧和大量死亡。病变主要集申在尖叶、心叶、间叶和隔叶的前缘,病变部位颜色变紫红,质地变硬如“ 虾肉样 ” ,放入水中病变组织下沉于水中(图 25)。现已经有商业化疫苗生产,供预防免疫时选用。大小猪均有易染性,小猪和申猪发病率较高。  最急性型(败血症型):突然发病,不表现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常表现为咽喉肿胀、坚硬而热,体温升高至4IC以上,呼吸极度困难,口、鼻流泡沫,呈犬坐喘鸣状,后期耳根、颈部及下腹部等处皮肤变成蓝紫色,有时见出血斑点,最后窒息死亡。  (二 ) 病理变化  最急性型:主要呈败血症,各浆膜、粘膜有大量出血,咽喉部水肿和出血性浆液浸润,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红色。  (三 )防制方案  防治猪肺疫,必须以预防为主,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以增强猪体的抵抗力,消除可能降低抗病能力因素和致病诱因如圈舍拥挤、通风采光差、潮湿、受寒等。  五、仔猪水肿病 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传染病,多发于 412周龄的仔猪,本病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死亡率很高,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注意伪狂犬相区分。  (三 ) 防治方案  预防  每批仔猪转入前和转出后,应把猪舍、门窗、墙壁、地面等用水冲干净,再用 2. 5%的氢氧化钠喷洒消毒,以喷湿为宜。在仔猪 3日龄~ 4日龄肌肉注射富铁力 1毫升或牲血素 1毫升, %亚硒酸钠 2毫升,能有效补充铁和硒的不足。定期给予金霉素、土霉素、磺胺类、亚硒酸钠、维生素 B粉等药物,对防治仔猪腹泻和水肿病有明显效果。  六、仔猪黄白痢 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病猪衰竭,脱水,昏迷而死。对病重脱水仔猪,腹腔注射5%的葡萄糖盐水 15 mL+2%氧氟沙星 2—5 mL+维生素 C 5~ 10 mL。  七、猪萎缩性鼻炎 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的原发性细菌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鼻甲骨萎缩和呼吸道问题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母猪(产前 1个月)、断奶仔猪及架子猪可用磺胺二甲嘧啶 100毫克 /公斤、金霉素100毫克 /公斤、青霉素 50毫克 /公斤混合拌料,隔周用药,连续用药 4~ 5周。引种时先隔离饲养 1~ 3个月后,无临床症状的再转向种猪栏。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有时可见皮肤坏死,常见于耳部及尾部。  (二)病理变化  急性与亚急性表现为全身淋巳充血、肿胀、有小点出血,脾脏充血肿大、变软,肾肿大 (大红肾 ),胃肠道有炎症相出血,慢性为心脏瓣膜有菜花样的赘生物等。 ( 2)四环素 每公斤体重 5000~ 20220单位,肌肉注射,每天 1~ 2次。  5.预防 ( 1)预防接种 在本病常发地区,每年定期进行预防注射,如在哺乳期免疫,则应在断乳后再进行免疫接种。 ( 4)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二联灭活菌苗,免疫效果与单苗相同,使用与猪丹毒灭活苗相同。病猪结膜发炎,可见颈部、胸下、腹部、耳尖、尾尖、鼻端和四肢下部皮肤出现紫红色后变蓝色, (图 214)多因心力衰竭而死。有的有慢性肺炎,不断咳嗽,皮肤上有痘样疹。肝脏变性、肿大,常见有灰色结节性病变,称副伤寒结节,胆囊有时有小溃疡。仔猪出生后 10~ 14天是从初乳获得全身性疾病抵抗力;仔猪仅于出生后 24~ 48小时内能吸收初乳里的抗体,因此出生后能否及早吃到足够的初乳,对仔猪抗病力影响很大。直到 20日龄之后,才逐渐能产生盐酸;目前已知,胃酸缺乏是发生严重沙门氏菌胃肠炎的重要因素。据观察,仔猪补饲过迟,饲喂的时间不定,温度、数量和调制方法不当,都能引起仔猪消化机能紊乱,使抗病力减弱,容易发生消化道的疾病。  第四在经常发生沙门氏菌病的猪场进行药物预防,每吨饲料中均匀加入金霉素 100克或磺胺双甲基嘧啶 100克。分娩后经常用%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乳房。 黄连、黄柏、通草各 10克,白头翁、甘草各 6克,车前子、滑石粉各 15克,共研细末,分 4次灌服。触摸患猪皮肤温度增高,被毛粗乱,油腻感渗出物直连到睫毛上,同时可出现口腔溃疡,蹄球部的角质脱落,食欲不振和脱毛是本病的特征。大多数动物空腹,在肾的髓切面中可见到尿酸盐结晶。  发现病猪后,立即隔离或淘汰,然后对病猪污染的圈舍及养猪环境用绿威霸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原发胃溃疡主要由于饲料质量不良 过于精细或粗糙、霉败、难于消化、缺乏营养 。  亚急性莉慢性型:症状持续的时间较长,临床表现突然厌食,轻度腹泻,渐进性贫血,排泄少量黑色粪便,偶尔下痢,体重减轻,体形消瘦,经28天后开始好转或转为慢性病理过程。  肌肉注射 B族维生素和铁制剂刺激造血功能和食欲;中和胃酸,减少胃酸的分泌或促进溃疡的愈合,最常用的是小苏打,西咪替丁来减少胃酸分泌;使用次碳酸铋等不溶胃粘膜保护剂。  慢性胃肠道疾病、软骨症和寄生虫病 。  l、猪吃泥土:要补充铁、锰、锌、镁等多种微量元素。  对患慢性胃肠疾病的猪:治疗主要以抑菌消炎、清除肠内有害物质为原则,并结合补液

相关知识

猪常见病及防治新技术资料
猪常见病的防治
寒冷季节猪常见病的防治
猪常见病的类型与防治措施
虎皮鹦鹉的常见病及防治
野兔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新技术.docx
金鱼常见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应如何治疗
金鱼常见病的防治
冬季养猪常见病的防制
毛皮动物常见病的防治

网址: 猪常见病及防治新技术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9830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课件:猪常见病的防治.ppt
下一篇: 生猪养殖业常见疾病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