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近日,吉林铁路运输法院当庭宣判一起非法狩猎7000余条野生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案涉25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并判令葛某、刘某造成的91万余元生态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余15名被告根据各自猎捕的野生蛇数量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判决后,17名被告认罪悔罪,现已积极缴纳生态损失费78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2023年5月至7月间,被告人葛某违反狩猎法规,在吉林省桦甸市山林内,使用夹子、网袋等工具非法猎捕野生蛇,同时先后二次收购魏某、梁某等19人猎捕的野生蛇共同予以销售。
被告人葛某伙同亲友通过电话与被告人刘某、张某联系野生蛇购销事宜,约定由葛某提供野生蛇,刘某、张某予以收购。
2023年6月17日凌晨,葛某将其本人猎捕的50条野生蛇及收购的梁某等16人的3006条野生蛇,以每条31元的价格,转手贩卖给辽宁省养蛇私营业主被告人刘某。刘某将野生蛇拉回辽宁省,致使3千余条野生蛇全部脱离桦甸原生态环境栖息地。
2023年7月4日晚,葛某又将本人猎捕的344条野生蛇及收购的4424条野生蛇销售给张某。经公安机关及时扣押,4千余条野生蛇已在桦甸市辖区内放生。
葛某等20人非法猎捕野生蛇共计7824条,经鉴定,其中7509条为乌苏里蝮,170条为黑眉蝮,145条为棕黑锦蛇,均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为“三有保护动物”,是吉林省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被告人构成非法狩猎罪。
葛某、刘某、张某等6人购销野生蛇的行为,均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经鉴定,葛某等17人非法猎捕、贩卖3056条野生蛇的违法行为,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长栖息繁育,改变了野生动物的野外分布、种群数量、生物链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案涉3056条野生蛇价值人民币916800元。公诉机关桦甸市人民检察院亦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判令葛某、刘某等17人对上述生态损失承担生态损害赔偿。
经过法院审理和释法,25名被告人均认罪认罚,充分认识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除葛某部分退赃,其余猎捕野生蛇的被告人均全部退赃。
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葛某构成非法狩猎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八个月,张某等5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到一年四个月不等,并适用缓刑。梁某等19人构成非法狩猎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到十个月不等,部分适用缓刑。
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修复,法院认为,案涉17名被告非法猎捕、贩卖野生蛇3056条,系国家“三有野生保护动物”,其行为破坏了桦甸市辖区的野生动物资源,侵害了野生动物的生长栖息繁育,严重影响生态平衡,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应追究刑事责任,还应当承担相应民事侵权赔偿责任。
此案件在公检法的联合行动下,有效惩处和打击了一次范围较广、规模较大的非法狩猎犯罪行为,通过释法引导,让25名被告人充分认识自身行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严重破坏,在案发后积极为修复生态环境作出努力,达到了良好的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成效。
相关知识
打着养殖场旗号 收售野生蛇 第05版:关注 20240531期 四川法治报
注意,这种“野味”吃不得!
养鸟逗趣也有可能被判刑?这些有关“蓝天精灵”的知识一定要掌握|“爱鸟周”
陈某新等17人非法狩猎、非法收购、出售陆生野生动物、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蜥蜴当宠物,三男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刑
非法猎捕依法严惩 保护动物维护生态
非法猎捕依法严惩保护动物维护生态
【以案释法】抓野生蛇泡酒?花都监狱真实案例告诉你,后果有多严重!
危害1200余只画眉鸟,4人被判刑,主犯领刑5年半——一堂法治“公开课”带来的警示与思考
警示案例!非法捕鸟,后果严重
网址: 非法狩猎7000余条野生蛇 25名被告被判刑且需缴纳生态损失费91万元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99375.html
上一篇: 蛇类等专业委员会被责令撤销中国野 |
下一篇: 关于校园内防范蛇类动物的温馨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