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
野生动物保护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但近年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屡禁不止。据不完全统计, 2021年以来,浙江法院共审结涉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案件289件,经分析发现,与传统的入药食用或制作动物制品的涉野生动物犯罪相比,此类案件呈现三方面新特点,亟须加强针对性治理。
一是用“猎奇直播”吸引流量,缺少监管。一些无知网红博主为吸引流量,在一些网络平台在线直播猎杀、售卖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有些美食博主甚至变“吃播”为“吃奇”的病态,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成了满足追鲜、逐异的食材。
二是“异宠热”致线上交易频繁,打击难度大。喂养异宠日渐成为潮流,电商平台以及微信、贴吧等社交平台沦为活体异宠推广买卖的“重灾区”。有些依靠在论坛和公众号发布科普软文引流,筛选出异宠爱好者加为好友,从中培养分销商、中介、代理人,被查获后微信、QQ昵称对应的上游涉案人员往往难以查清,源头整治打击难。
三是“快递+托运”成非法交易主渠道,隐蔽性强。不法分子对涉濒危野生动物的交易多通过网络平台和寄递方式完成,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信息化色彩。部分快递企业及网约车企业对实名制度把关不严,且怠于验视收寄邮件、托运物品,导致大范围监管失守失范,使得快递物流及网约车成为非法交易运输的重要渠道。
为此,笔者建议,一是落实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及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直播、电商、社交等平台应主动采取设置关键词、暗语监控等技术措施清除、屏蔽相关非法信息,从源头上控制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走向市场。二是加大对物流快递行业的监管力度。引导相关企业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寄递实名制度,对违法违规网约车、快递企业严肃追责。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强涉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以案说法等,引导形成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社会氛围,规范宠物饲养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关于进一步加强蛇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线上线下联动——遂宁市开展2022年“爱鸟周”宣传活动
关于加强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的通告
加强宣传巡护,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蓝天精灵”!
上海市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启动,首份野生动物社区手册发布
河北省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管理
加强鸟类保护 守护候鸟迁徙
北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野生动物
【提示】市绿化市容局、市市场监督局在全市范围开展线上线下联合巡检,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
网址: 保护野生动物应加强“线上+线下”治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04597.html
上一篇: 贵州宠物电商创新:线上流量撬动线 |
下一篇: 9月7日,大家一起嗨翻宠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