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鱼塘常规放养模式与管理

鱼塘常规放养模式与管理

放养鱼养殖模式

一、放养模式选择

鱼塘合理的放养模式是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基础,放养模式应根据池塘的不同特点、鱼类的不同习性和不同食性等因素选择养殖品种的最佳组合放养模式。

1.根据池塘的不同特点选择

对于面积较大,水质肥沃,天然饵料丰富的池塘,可选择以鲢、鳙鱼为主的放养模式;对于水质清瘦,且绿藻和桡足类水生生物较多、水草比较丰富的池塘,可选择以草鱼为主的放养模式;对池水较深的池塘,可选择以青、草、鲤鱼种为主的‍放养模式。

2.根据鱼类的不同习性选择

在同一池塘内将上层鱼、中下层鱼和底层鱼,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组合在一起混养,就能充分利用养殖池水的立体空间,提高池塘养鱼生产力,其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远远超出“单打独斗型”的养殖鱼塘。

3.根据鱼类的不同食性选择

根据鱼类的不同食性选择放养模式,是指在确定主养鱼的前提下,合理放养部分在食性上与主养鱼无冲突的品种,以达到充分利用各种饵料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物尽其用,各取所需,共生互利和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效益的最佳养殖效果。

二、技术管理

1.调节水质

养殖过程中应不断采取措施调节水质,为鱼类营造优良的生活、生长环境。调节水质的主要措施有:

(1)调节透明度若透明度过高,全池泼洒富藻素,或放一半水回一半水;若透明度过低,全池泼洒二氧化氯,也可采取加注新水措施。

(2)调节PH值pH值低于7.5时泼洒生石灰;高于8.5时泼洒降碱灵。

(3)调节溶氧溶氧低补充新鲜水或抛洒粒粒氧,加开增氧机的次数和时间,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4)调节水质和底质改良水质,改善底质,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稳”,修复和改善底部生态环境。

2.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应将“防病为主,治病为辅,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贯穿于养殖全过程。主要防治措施有:

(1)彻底清塘用生石灰和茶籽饼混合带水清塘,以杀灭病菌、寄生虫等敌害生物。

(2)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或2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左右,以杀灭体表致病菌和寄生虫。

(3)食场消毒每10天1次,消毒食场,以阻止细菌的大量滋生。

(4)水体消毒用生石灰和漂白粉交替进行消毒水体,以防止细菌病的发生。(5)投喂药饵按每100千克饲料添加25~30克的大蒜素配制药饵,每月投喂1次,每次连喂3~5天,改善小肠道小生态环境,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肠炎病的发生。

(6)杀虫5~6月份,泼洒1次高效灭虫灵(主要成份:敌百虫、磷酸脂等;规格:30%),用量为0.5~1.0千克∕亩•米,以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小区鱼塘管理方案
淡水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鱼塘套养黄鳝怎么日常管理
鱼塘越冬管理技术
海王如何管理鱼塘
野生鱼塘四大家鱼养殖比例(养四大家鱼亩产量)
夏秋季鱼塘管理技术要点
鱼塘早春管理
夏季鱼塘的管理要点
夏季鱼塘管理措施

网址: 鱼塘常规放养模式与管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0814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养观赏鱼的朋友们注意了!冬季低温
下一篇: 草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