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小满”过后,我国南方强降水过程频繁,北方气温进一步上升,炎炎夏日大踏步的向我们走来。在养殖动物进入生长黄金期的同时,养殖水体中的各类细菌、寄生虫滋生繁衍加快,容易造成养殖池塘水质恶化及一些水生动物疾病爆发。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压塘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造成养殖密度过高,增加发病风险。
此时的北方,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时节。加热北方的干空气比加热南方的湿空气要容易得多,所以“小满”时,北方一些地方的气温很容易异军突起,超越南方。
不过,今年小满前期 北方冷空气比较活跃,气温也是起伏波动,不过基本会保持在正常或偏高水平,其中,黄淮可能会有高温出现。 预计周末新一轮冷空气到来,北方气温又会有大面积整体下滑。
降水方面,一般 “小满”节气前后, 华南地区进入“龙舟水”时期。“龙舟水”通常指5月21日至6月20日的降水。常年这个时候,南方暖湿空气活跃,北方还时有冷空气南下,在 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冷暖空气交汇,往往会出现大范围的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天气。
池塘管理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一、日常管理要点
1、维持水体稳定
近阶段,气温变化幅度大,加之昼夜温差大,容易造成养殖水体上层水温高、底层水温低,从而导致水体上下水流交换,导致池塘底部低溶氧水体和有机质被携带进入整个池塘水体,容易造成池塘瞬间缺氧和中毒。因此需要多观察、多测水,保持水体的稳定,防止水体的各项理化指标频繁的波动。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
2、防缺氧
随着温度的升高,底部的有机质分解导致池塘底部产生厌氧区,尤其是在晚上水草和藻类不进行光合作用产氧反而进行耗氧的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因此夜间务必做好防低氧的工作。要定期测量水体的溶解氧,发现缺氧要及时的开启增氧机。定期使用氧化型底改,偿还底部的氧债,提高池塘底部的氧化还原电位,防止池塘底部厌氧给有害细菌繁殖创造机会。
3、做好病害防控
有害细菌的繁殖,一旦形成池塘当中的优势物种将会感染发病,如肝胰腺病变、肠炎、甲壳溃疡、脱壳不遂等,严重会直接造成死亡,给我们的水产养殖事业带来较大的危害。气压低、阴天以及下雨时池塘水温都会变化,注意及时抗应激,防止因为天气不稳定带来的影响。
二、重点关注疾病
1、草鱼出血病:病原体为草鱼呼肠孤病毒,症状为: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现象,体色暗黑,有时眼球突出,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肠壁充血。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水温在20-33℃时流行,20-28℃为流行高峰。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也可通过鱼卵进行垂直传播。
2、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Ⅱ型,症状为:体表略发红,鳃盖肿胀,鳃丝肿胀并附有大量粘液,呈暗红色,鳍条末梢失血发白,肝脏和脾脏充血,肠道发炎。主要危害鲫、金鱼和鲫杂交变种,流行水温为10-33℃,其中以22-28℃最为严重,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
3、锦鲤疱疹病毒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Ⅲ型,症状为:鱼体发白,鳃腐烂,鱼体乏力,体表充血,眼睛凹陷。主要危害鲤、锦鲤及其变种,发病最适温度是18-28℃。主要通过水平传播,病毒粒子通过带毒鱼的粪便、尿液、鳃和皮肤粘液排出传播。
4、鲤浮肿病:病原为鲤浮肿病毒,症状为:病鱼上浮、聚堆游边,眼睛凹陷,有时出现全身浮肿,低温期体表和鳃粘液增多,多数病鱼鳃丝局部严重溃烂。主要危害鲤和锦鲤。发病水温为7-28℃。苗种携带病原是该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途径,换水、用药不当或水质、天气突变均会诱导该病的爆发。
5、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症状为: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腹部膨大,肛门常红肿外突,肠壁充血发红、肠粘膜溃烂脱落,腹腔内有黄色腹水。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水温在20℃以上发生流行,常与细菌性烂鳃、赤皮病等并发。
6、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症状为:病鱼行动迟缓,摄食下降,口腔、腹部、鳃盖、眼眶和鱼体两侧充血,腹部肿大、红肿。主要危害鲫、团头鲂、鲢、鳙等淡水鱼,水温在9-36℃均为流行。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用具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
7、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症状为:肉眼可见病鱼的体表、鳍条和鳃丝上布满白色小点状胞囊。主要危害各类淡水鱼,流行温度为15-25℃。
8、车轮虫病:病原为车轮虫,症状为:病鱼体表发黑,离群独游,体表皮肤和鳃组织出现溃烂。主要危害各类淡水鱼,适宜水温为22-29℃。
9、锚头鳋病:病原为锚头鳋,症状为:鱼体消瘦,鳞片破裂,皮肤肌肉组织发炎红肿,组织坏死。主要危害各类淡水鱼,适宜水温为12-33℃。
三、防控措施
1、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注意改良池塘底质和水质,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鱼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优选抗病力强品种,投放之前全面消毒,以防带入病毒。
2、细菌病可用生石灰或国标渔用含氯、含碘消毒剂消毒,结合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敏感度高抑菌效果好的抗菌药物进行拌饲内服,可配合使用大蒜素、中草药(如复方三黄散、大黄精华素)和维生素同时内服,增强药效。
3、寄生虫病防治需根据不同寄生虫的机体结构和寄生规律选用合适药物,并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对已感染的池塘,可采用国标渔药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中草药制剂驱虫散等药物治疗,尽量选择高效无毒药物治疗。
4、及时报告疫情。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生动物病害防控机构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病情的扩散。
高温将至,螃蟹池塘该怎样做
1.加深水位:当气温高达35℃左右时,预示着高温季节已经来临,这时应将池水加至全年的最深处。高温季节,适宜的最高水位可保持在1.2米~1.5米之间;南方地区养殖辽蟹的,因辽蟹不太适应酷热的养殖环境,水位还应加深,最好在2米左右。
2. 调节水质:高温期间,养蟹池应常更换新水,保证水质良好。更换水源应清新、洁净、没有污染,不要将施过农药的田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换入蟹池。换水时间不能在中午正热时进行,一般在早、晚天气凉爽时换水。平时换水可隔天一次,当水温超过28℃时,最好每天换水一次。 换水量以不超过原池水的 1/3为宜。
3. 勤捞水草:池塘养蟹,由于池中天然生长的水草一般很少,可以到野外河沟或荒水中捞取新鲜的水草放入池内,也可以人工栽植水草,让池蟹摄食、栖息,还能遮荫避暑,降低水温。池中沉水性、浮水性、挺水性水草各占一定的比例,整个池面的水草覆盖率应控制在1/3左右,以便留有更多的空间,让河蟹自由活动。
水草的种类主要有小青萍、轮叶黑藻、水花生等。高温期间,捞取的水草时间长会腐烂,应坚持少放勤捞原则。发现水草不新鲜,草叶发黄,茎秆变软,应除去,防其腐烂,破坏水质。
4. 合理投喂:高温季节,河蟹除中午水温较高时潜伏水底及水草丛中外,早晚天气凉爽时,一般都出来活动、觅食,而且食量较大。这时应保证充足的饵料供应,促进蟹体生长。饵料的投喂应坚持动、植物性饲料合理搭配,确保蟹体对营养的全面需求,切忌投喂品种单一、营养片面的饵料。
可以投喂瓜片、菜叶、稻芽、水草、煮熟的玉米、小麦等植物性饵料为主,搭配投喂小杂鱼、螺蚌肉动物性饵料,最好投喂河蟹专用颗粒饵料。无论何种饲料,应坚持新鲜、可口、适量的原则。
投喂量以2小时~4小时内观察略有剩余为好,具体标准应掌握在蟹体重的8%左右。最终应根据天气、水质、蟹池状况等灵活调整。投喂时间以早晚为好,投喂地点可在水草丛及水温较低的地方。
5. 注意防病:高温季节,蟹池水温高,水质容易变坏,蟹体抗病力弱,应注意蟹病的预防工作。若发现水体浑浊,污物较多,可用明矾、生石灰等净化水质,澄清水体。 平时应不定期地用漂白粉等药物泼洒水体,杀灭细菌及寄生虫。发现死蟹,应立即捞除,并查找原因,采取对策,不让蟹病传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水产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养殖水产有哪些
冬季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冬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
水产养殖技术:四要素让水产养殖秒变高效
秋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
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探究
夏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
工程项目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爱问知识人
水产养殖护理方法
网址: 炎夏将至,水产养殖日常管理应做好哪些准备?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08155.html
上一篇: 一个合格的养殖户,需要知道的“1 |
下一篇: 养鱼少生病,鱼塘怎么管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