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个合格的养殖户,需要知道的“18字鱼塘管理法”(上)

一个合格的养殖户,需要知道的“18字鱼塘管理法”(上)

每次去规模稍大一点的渔场或是水库拜访,老板都希望我帮他出一个疾病预防方案,或是饲养管理流程。小则把渔场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招集在一起,相互提问题交流。大则会正式一点,架上投影仪授课,有时还抱起电脑就开始讲课。就像上次去新疆一样,本没有说要讲课,临时赖老板让讲下课。条件所限,这倒难不倒我,抱起电脑也给养殖户们讲了两小时。今天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就试着梳理写成文章,遇到下一次讲课说不定会更有逻辑性。

大型的渔场都会聘请一定的工人,所以就会涉及到渔场生产管理的问题。如新招来对水产养殖零基础知识的工人,应该怎么快速有效的培训成合格的水产养殖工人。所以基于这些基础几乎为零的人,我做了一个18字归纳,现把详细内容总结于后:

要想养殖效益好,一定要三早

01

一是早清塘:

清塘越早,那晒塘的时间也就越长,尤其是把塘底的淤泥都晒开口会更好。当鱼塘关好水后,底质对鱼生长的影响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因底质引发的疾病也会大量减少。清了塘,新放的鱼苗数量准确且野杂鱼少,便于投喂管理减少饲料浪费,所以这个相对于不清塘的鱼塘优势明显,然而早清塘,则效果更佳。

02

二是早放养:

放苗越早,则可提前苗种的前期投喂时间。在温度回暖前,鱼就已经被驯化和苗期生长等问题。因此可以达到让鱼在温度适宜的高速生长期积累更多的生长时间,从而可以尽可能的提前成鱼上市的时间,以便于选择鱼价高的时间段出鱼,增加养殖的效益。

03

三是早喂食:

根据这些年对鱼吃料的观察,其实就西南地区的气候,即使是冬天,鱼不吃料的时间也就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还不足一个月。只要水质调节的好,当水温在10度左右,饲养的鱼都是会吃食的,只是吃的多少而矣。因此早投喂一天,那就意味着鱼多生长一天,也就为提前上市缩短时间和养殖周期。不仅是节约养殖成本,还为两季鱼,或是三季鱼养殖争取了时间。

鱼塘日常管理的“ 四看 ”

01

看鱼:

看鱼如何看呢?主要就是几点:

一是在投料时,看鱼吃食是否积极,体表是否正常。如果鱼出现疾病,那首先可能就会表现出采食量减少,在料台周围吃料积极性降低。

二是在投料时,观察鱼的体色,体表有无溃烂、红点、受伤等情况。一些大型的寄生,如中锚头鳋,通过喂食时,看体表有没有红点就可以发现。

三是看鱼在水体里的活动情况,鱼是喜欢在水面游动,还是在水下面游动,还是在二层水里游动,如果有飞鸟掠过水面,受惊的鱼一下子在水面泛起一片又一片的波纹,那说明鱼处于二层水里,这个时候,就得考虑鱼的鳃丝是否出现问题或是水质受到污染等。

02

看天气:

这个是所有养鱼人,还有鱼病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一个指标,鱼塘管理的很多工作,都受到天气的影响,所以天气决定我们鱼塘管理工作中的事情安排。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变温动物,鱼体内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很大,所以平时用药时需在晴天的上午,便于药物的吸收,尤其是外用药,通过太阳光照表层水温逐渐升高,药物在水体中的扩散加快,可以增加药物扩散的水层深度,有利于鱼接触到药物产生药效。到了夏秋季节,塘中载鱼量大,天气的突变易引发水体中溶氧的变化,应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饲料投喂量调整,并提前做好应急措施,防范缺氧浮头。

03

看季节:

一年四季的变化,影响着鱼塘总的规划和安排,不同的季节,投喂的管理,鱼病的预防都不尽相同。季节不同,水温不同,导致投喂管理也不一样。年初开春,温度刚开始回升,投料讲究少量多次,逐步增加;到了冬天,温度降低,又要逐渐减少;有些时候,为了增强鱼的体质,只要温度适宜,冬天也要适当投料。再从疾病预防来看,不同季节多发、常发性疾病也不一样,如春冬多水霉,夏秋多细菌性败血,养殖后期注重底质改良等,所以根据季节变化安排鱼塘管理,提前预防,提前处理。在洪水季节来临前,则要做好防洪设施检查,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04 01

看水色:

这是鱼塘管理的重中之重,养鱼人常说,养鱼先养水,那这里的水色,就尤为重要。为了更加明确的鉴定水质的好坏,我们国家的养殖户摸索出了肥、活、嫩、爽的概念,方便进行技术的交流。

就是水体营养物质丰富,藻类数量多;

是指水色一天中能不断的变化,根据光照温差的差异,水体表的优势藻类是轮翻出现于水体的表层,体现出藻类不仅多,而且种类还很丰富;

则是指绝大多数藻类正处于生长超过衰老的时期,水体中还没积累老化的藻类,而让水体出现老水现象,或是生长的藻类与滤食性鱼类的消耗处于平衡之中;

说的是水质清爽,水体中的透明度适宜,用比萨盘测量透明度在25-40CM之间,水面无油膜,溶氧较高。

下面要说的是“五防”,五防主要是针对养殖中可能的损失而言,养殖要实现效益,就要避开这些风险,否则百密一疏,前期的付出都会毁于一旦。最形象的一句话就是,“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说明养殖的风险之大,没到最后一刻变现,就时刻都还存在着变数。

鱼塘日常管理的“ 五防 ”

01

防病:

防病是养殖中都必须要做的。鱼 病的重点不在于治疗,而在于预防,防重于治,或者说防治结合,这才是最好的方法。就像春秋时期的名医扁鹊,别人认为他能治好很严重的疾病,所以名气很大,但他却说自己还不是最厉害的,而厉害的却是他的兄长,能在发病之初就能防患于未然,这才是称得上高手。同样,于鱼病而言,鱼终生生活在水里,那预防鱼病的重点一就是水质;二就是增强鱼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在实际生产中,很多人都知道要预防,可就不知道具体该如何预防,其实有些时候,看似纷繁复杂的事情,只要按照科学的规律,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的事情科学化,就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好。当运用到鱼病预防来说,就是让鱼排出的排泄物,与水体中微生物对排泄物的分解达到平衡就可以了,当产量越高,水体中天然的微生物不足以净化处理水质时,那就需要人工添加微生物制剂。

鱼康的芽孢原粉、酵素、干酪乳杆菌等就有显著的效果。添加多少与频率,那就与鱼的亩产量有关,产量越高,那添加量就越多、频率越高,目的就是达到产生与分解平衡。当把外源水质预防好了,那接下来就鱼机体内部的预防,这就像机器需要保养一样,通过定期的在饲料里添加免疫增强剂。如鱼康的免疫多糖,经过这一两年来的实践,确实让许多人看到了添加与不添加的差别,特别是前不久的内江高老板案例,高温季节长期添加鱼不出问题,反而是到了低温,认为鱼病少了就停止添加,停了才两个月就出现问题,说明对比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而且和两年前对比,用这两年,水库鱼的死亡量是降低了90%。类似的案例也就不一一例举了,所以防病,重在预防,或是防治结合。

02

防缺氧:

缺氧是养鱼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现在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其实除了搅动水体,打破水温分层,更多的还是得用到藻类。

备案应急这块,就像医院的救护车。许多人可能会片面的想到,鱼塘溶氧主要来自于机械设备,其实根据科学实验,养殖水体中80%的溶氧来自于水体的光合作用。机械增氧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天天把机械增氧设备开个不停,费用花了一大把,但效果却不明显。

典型案列: 遂宁张老板的水库,以前产量在十来万斤时,在水库里安装了不少增氧机,还年年缺氧浮头,现在产量翻了两三倍,可一年下来,却连增氧机都没怎么开过。所以这里,就得来说下,如何防缺氧,是单纯的靠机械设备增氧成本低?还是靠利用好水体中的藻类产氧成本低?

我并不否认机械设备的优势,比如连续的阴雨连绵,天气是不能被人力所左右的,那这个时候就得依靠机械设备、应急备用的增氧药品等;但另一方面,如果在天气晴好时,那为什么又不去充分利用好水体中的藻类产氧呢?藻类不仅为水体提供光合作用的氧气,还可以为滤食性鱼类提供营养丰富的饵料,这是可以实现经济价值的。如仁寿县黄老板的鱼塘,一年下来,除了亩产几千斤草鱼外,光是鳙鱼的亩产量,就可达到四五百斤,一两百亩算下来其价值不菲,现在鳙鱼价格高,许多人都喜欢吃,价格稳定,销路又不愁,那为什么又不充分利用呢?所以培藻,这又是一门技术活,经常看到许多池塘,水面一层漂浮物,可花白鲢就是长不好,其实并不是没有肥源,一亩都用到了一两吨饲料,悬浮在水体中,以及沉于塘底的有机物有的是,缺乏的却是一个分解的中间环节,这就是我常给养殖户讲的,天天用都划算的酵素,成本极低,一亩才一块多钱。当把这些水体溶氧消耗的主要源头在厌氧情况下分解了,转化成了藻类的营养,此消彼长,那鱼塘里当然很少缺氧浮头了,这才有了我前段时间上传的一段视频,别人家的清晨还在浮头时,这边鱼塘却已开始投料。

03

防 汛:

防汛,曾经让许多养殖高手血本无归,曾经多少千万、亿万的养殖大佬,也就是在一夜之间,把几十年养殖挣来的财富付诸东流。我手机上也保存了不少图片,都是一些养殖户发给我的。每年的洪水季节,都会出现一些跑鱼的现象,有因鱼塘拦鱼设施损坏跑鱼的,有塘埂毁坏跑鱼的,也有更严重的网箱跑鱼的,这种损失还不算最坏的,影响更大的则是一些网箱养殖,洪水引发上游大量的污水流入,导致鱼中毒死亡,或是长时间大暴雨,一些沿海的浅海网箱养殖,海水的盐度骤降引起的死鱼,而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说到的防汛。

对于内陆的鱼塘或是水库养殖来说,防汛的重点还是塘埂或堤坝的维护与检查,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平时做好检查与维护,在雨季来临前做好维修与准备,当临到暴雨才有应对措施。如果是水库,在洪水季节要多关注天气情况,提前降低水库水位的蓄水量,以便缓解汛期的泄洪压力。对于鱼塘,一是建塘之初,就应该了解过去几十年,最大的洪水大到什么程度,以便在建塘时就充分考虑到,做好防范的准备。像一些河流边,山间的低洼处,都是洪涝灾害系数最高的地方,所以了解好当地过去几十年的水文情况,观察地表径流的来水量,会带来最严重的洪水灾害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些都是在承包或是投建鱼塘、水库时就应考虑到的。

在拦鱼设施上,随着不断的发展,除了用鱼网防逃,还有一种用声纳防逃的,可惜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到有谁在用。唯一能提供一点有价值的方法,就是曾经一养殖户的拦鱼设施被大水冲毁了,他给我打电话,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离排水口有十几米的地方,用水管栓住,不断的往里滴入二氧化氯溶液,事后发现,这方法还有一定效果。

04

防 污染:

第四防,防的是什么呢?比如昨天鱼还是好好的,突然间就发生大面积的死鱼,不管是大鱼,还是小鱼,往往挨家挨户都发生大面积死鱼,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谁遇到,都会傻眼,千头万绪,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今天要讲的防污染,这些年很多养殖户都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时间能够倒退的话,想一想这些养殖户在发生污染之前,和发生后又该怎么做呢?

污染主要来源于水源污染,如建网箱之初就要考虑上游有污染源的水域,如果是建池塘,那就更要充分考虑水源地水质的安全。如不能避开,则要经常性的有意识监测水质,如是池塘用水,则是宁可缺水,也不能用被污染的水源。一旦监测到水质有受到污染,轻微时可应急施入解毒的药品,如有机酸、维生素C、护水宝等,暂时缓解,比如今年竹篙的刘总的水库受到污染,十几万斤鱼漂在水面,处理稍有不当,则有上百万损失,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鱼康的高浓缩有机酸送到,由于处理及时得当,所幸最后只死了几百斤鱼。一旦遇到严重污染,则把鱼捞至清洁的水源里是最好的急救办法。这两年环保督促下,企业公开排放污水的现象减少了,但仍然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污染水体处理的费用开支,趁着洪水暴雨季节,在月黑风高的晚上,大量排污,这个就苦了下游用水的养殖户,特别是一些河道网箱养殖户,如果污染源浓度过大,立马就是成片的发生大量死鱼,类似的现象在以前是年年发生。形象的被养殖户形容为,倾盆大雨间,风高月夜黑,厂家集中排污时。像我知道的,以前我老家那条河里的养殖户,为了应对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只好在洪水来临前卖掉能够上市的鱼,网箱里留下的都是些鱼苗,如果不幸污染了,那就只好又重新投苗。

如果是洪水暴雨过后发生大面积死鱼,如何鉴定是不是水污染引起的死鱼,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那就是死的鱼不管是大鱼,还是小鱼,都发生死亡;一旦有这些特征,如果排除缺氧引起,那就要立即上报相关部门,进行水样检测,查找污染源,统计损失,以便为后期的取证、认证、赔付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拨打专用的环境举报电话,12369,这个是匿名电话,举报人也不用担心打击报复之类。或是通过关注环保微信公众号12369进行举报,对于在这上面举报,是有报必回,至于管不管用,请相信,报了不一定管用,但不报就一定不管用。因为这里面涉及到许多环节,例如:取证的问题,鉴定的问题,毕竟我们正处在法制化的建设进程中,有些方面还有待完善。

05

防 盗:

第五防,就是成鱼变现前的最后一防了,谁都不想好不容易把鱼养大,鱼马上就要变成钱了,可钱却没有留在自己口袋,成了别人家的了。对,这就是今天要说的防盗,那要怎么防呢?前不久一养鱼人发现有人在塘里电鱼,家人只见他去抓小偷,却没看到他回来,15小时后等来的却是塘主的尸体,所以防也要讲究策略,也要讲方法,下面就把如何防分享给大家:

1

曾经有一句形容农村落后,说的是“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这里说明历来狗就是治安的基本要素。平时养点鱼,面积也不大,像我们当地的四大家鱼,说贵也不贵,说不贵吧,总有些人偷着钓点鱼,或是用电鱼机器偷鱼,大多是闲散人员搞一点来吃,专门偷来卖的其实并不多见,这种情况,对于一些小面积的四大家鱼塘,养一两条狗也就足够了。

2

对于一些精养塘,鱼的密度大,鱼的价值高,比如养对虾的,可能一口塘就价值几十万,像这样的鱼塘,每到收获季节,就容易让一些小蟊贼盯上,这样的情况就应当安装监控,现在无线监控成本不高,安装方便,还有太阳能的,不需要布电线,就可以把图像传送到显视频上,或是手机上。

3

对于水域较大的养殖区域,如水库里的鱼密度也不大,所以在短时间要偷大量鱼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只需要加强巡逻就可以了,对于晚上巡逻,现在出了一款夜视红外望远镜,很远就可以发现,就很适合。

4

防盗,其实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安全,同时也要考虑抓小偷时的有效性,那最好的方法就是联防,相邻区域的养殖户组织起来,一家有事,大家都上,形成对小偷的威慑性,同时也能尽可以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5

当然,防盗也是无处不在的,就拿我老家自贡,就曾发生过外地来买鱼的鱼贩偷鱼的事,他是怎么偷鱼的呢?就是在养殖户卖鱼时,在电子秤上做手脚,现在都是电子 秤,鱼贩通过对带来的电子 秤进行改装,通过口袋里的遥控器进行偷鱼,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还是被我们聪明的养殖户发现了,可是一些单家独户的养殖户,就只能损失了。所以,养殖户也要提高警惕性,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最后,养鱼就像在露天求财,除了防盗,还要防投毒,所以用防范来说这第五防,可能更贴切一点。但现在如果不是深仇大悢,谁还会去做这种事呢?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也不排除一些垃圾人在,所以少结怨,多干事才是上策。

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开内服药的时候,为了精确用药,我都会按其塘里的鱼体重来计算用药量,这个时候就会问及鱼塘里有多少鱼,有很多养殖户都难以准确地说出塘里还有多少鱼。

但也有一部分养殖户,总能说相对准确的重量,不但详细,而且具体,什么鱼有多少尾,什么鱼现在有多重一尾,放了多少,损耗多少,清清楚楚,这就为准确用药,提供了准确的用药依据。这样的养殖户,养殖效益则往往比相邻的养殖户要高一些,为什么只是 平时做些记录就能提高养殖效益呢?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勤记录与勤分析。

来源:养鱼经

作者:肖建春 肖健聪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个合格的宠物美容师需要具备什么
湖北鱼塘主救下受伤白鹤,1年后鱼塘遭同行投毒,白鹤将投毒者啄伤
一个合格的宠物医生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鱼塘越冬管理技术
美国的宠物狗管理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如何改变鱼塘水质?如何调节好鱼塘的水质?这几种方法很适用!
夏季鱼塘的管理要点
鱼塘水质的调节方法
鱼塘养鱼知识必备大全 新手养鱼必须懂的基本技术
小区鱼塘管理方案

网址: 一个合格的养殖户,需要知道的“18字鱼塘管理法”(上)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0815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课堂】我的鱼怎么死了?这些鱼塘
下一篇: 炎夏将至,水产养殖日常管理应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