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一场春雨一场暖”,近期雨水天气较多,温度也逐渐回升,池塘管理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如果该阶段管理松散,此后问题频发。 本文主要和大家谈谈早春鱼塘的管理工作:
一、驯食
温度回升后,鱼也开始开口摄食,但多数冬季停料或转塘的鱼苗由于长时间不摄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驯化,才能恢复之前的摄食状况。近几年有部分客户在驯食前由于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驯料效果不佳,出现上食台的鱼少,部分鱼开口晚。对此,说说驯食前的准备工作。
图1 训食
1、驯料前,将水位加深至1.8米及以上,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同时使用“碧水安”降解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降低对摄食的影响;
2、老化池塘使用“福地安Ⅱ”改善底质环境,减少底部有机质及有害物质的积累,减少耗氧物质及病原生物;
3、选择可溶性有机肥“藻安生Ⅲ”进行肥水,促进菌藻繁殖,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及净化能力,保障充足溶氧。
二、养“好水”
“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对养殖者来说可谓是家户喻晓,但多少人能够明确知道“一塘好水”如何养?首先需要清晰,对于现阶段的养殖,“好水”的标准是啥?
“好水”的第一个标准是稳定!早春的气候是非常不稳定的,时晴时雨,早晚温差大,返底、水变(倒藻)是常见的现象,但目前水温相对较低,对养殖品种的危害还尚未表现出来,到4-5月份开始出现死亡时,却为时已晚。所以,稳定是第一位,可参见往期微信文章:【技术分享】保持池塘稳定的关键点。
其次,是底好!良好的底质具有较强的缓冲性,是营养物质的宝库,如果管理不善,它也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温床”,同时积累大量耗氧物质。针对底质问题,大家可以通过监测池底的氧化还原电位来大致判断底质污染程度,良好的底质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出现恶化时,氧化还原电位逐渐降低,甚至为负值。当池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值下降时,使用底质改良剂(如“福地安Ⅱ”、“底加氧”)提高及稳定底部的氧化还原电位值,促使底部保持较好的缓冲能力及氧化能力。
图2 一个底差的池塘氧化还原电位值为10mV
最后,是水肥!为什么说水肥会成为“好水”的标准之一呢?水肥代表藻类、菌类、浮游动物数量多且种类优质,可为花白鲢等生长提供天然饵料,促进生长;同时也可促进有机质、有毒有害物质转化,提高净水能力;再次,也是保持水体稳定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经常性地检查水质指标及使用显微镜观察藻类的丰度及种类,针对性补充藻、菌、物生存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如可溶性全价有机肥“藻安生Ⅲ”、碳肥“活力碳”等。
图3 镜检大量硅藻(圆筛藻)
三、防受伤
温度回升后,细菌、真菌繁殖速度加快,如果鱼体表或者内部有伤口,更容易感染,继而发生水霉病、烂鳃、细菌性败血症等疾病。所以早春防受伤也是重点管理工作之一。而拉网和气泡病是导致本地区(湖北仙桃市)池鱼出现伤口的主要原因。 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操作:
1、拉网或者转苗后,当天或者第二天使用“永乐碘”消毒,促进体表伤口愈合,水温高于15℃时,连用2次;
2、早期加深水位至1.8米及以上,新塘可在1.5米左右;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搅动1-2小时,促进水体流动,同时曝气;使用可溶性有机肥(如“藻安生Ⅲ”)肥水,减少单一藻类水体的出现。
图4 “藻安生Ⅲ”
本文作者:周义国
往期回顾
【技术分享】开春池塘管理不容忽视 【技术分享】早春池塘如何预防寄生虫 【淡水鱼专题】早春淡水鱼池塘管理要点 【淡水鱼专题】广西淡水鱼养殖早春常见问题及预防方案 【技术分享】春季池塘如何稳水更有效 【利洋动态】春季气泡病高发,水质调控是关键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鱼塘早春管理
鱼塘越冬管理技术
夏秋季鱼塘管理技术要点
淡水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小区鱼塘管理方案
草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秋季鱼塘的管理和水质调控技术
鱼塘养鱼知识必备大全 新手养鱼必须懂的基本技术
养鱼塘应该选择哪种饲料?养鱼塘所需的饲料有哪些?
海王如何管理鱼塘
网址: 【技术分享】早春鱼塘管理关键期,重点工作有哪些?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08186.html
上一篇: 鱼塘越冬管理措施有哪些?冬季鱼塘 |
下一篇: 冬季鱼塘管理方法是什么?这六点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