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昌平法院召开“涉宠物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对涉宠案件审理情况、案件特点进行介绍,并发布六起典型案例,倡导各方主体规范自身行为,依法文明养宠,共建和谐社区。
近年来,饲养宠物成为许多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汪星人”“喵星人”作为“家人”和“朋友”,在给人们带来陪伴和快乐的同时,引发的伤人、买卖等纠纷日益增多,给“铲屎官”们带来了不少烦恼。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昌平法院共审理涉宠物纠纷民事案件119件。该类案件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宠物侵权类案件占七成。主要分为宠物“抓、咬、挠”等直接与受害人接触导致受伤和非接触性宠物侵权两大类。经统计,宠物饲养者承担全责案件68件。二是线上售卖宠物“货不符实”现象突出。线上交易仅有商家单方的照片、视频或文字描述,买家掌握信息不对称,选定拟购宠物后容易被商家“偷梁换柱”,通过“以次充好”谋取利益。三是个人寄养占比高。朋友、亲属之间或通过闲鱼等网络平台寻找的个人之间发生的宠物寄养纠纷多发,双方以口头约定为主。四是受害人维权举证困难。当事人留存照片或视频等证据意识弱。
通过调研发现,宠物饲养者未采取充分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宠物致害案件高发的主要原因。行为人在扔垃圾、取快递、遛狗等携宠物外出期间,未采取牵绳束链、戴嘴套等措施,导致伤人或伤犬事件发生,致害地点以楼房居住区为主。此外,部分爱宠人士在购买、寄养宠物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或对合同重要事项遗漏、约定不明,未尽到审慎注意义务,导致纠纷产生。
生活中,小区遛狗不牵绳遭遇狗咬狗、电梯内宠物猫乱窜致乘客受伤等事件屡见不鲜,对此,昌平法院作出提示,与普通侵权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不同,饲养动物侵权一般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注重加强对饲养动物的管控力度,严格遵守《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等法律规定,积极采取必要安全措施,防止动物在管控失序的情况下对他人造成侵害。被侵权人则应提高证据意识,及时留存伤情、事发现场、就医记录等相关照片及视频材料,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抚摸、逗弄不熟悉的宠物,保持安全距离。
针对部分爱宠人士喜欢网上购宠的行为,昌平法院介绍道,网购宠物猫腻多,品种色号不符、贩卖“星期宠”等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应选择具备资质且信誉良好的店铺,购宠时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宠物信息、健康状况、价款及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选中宠物后必要时到第三方宠物医院进行全面体检,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昌平法院呼吁,完善宠物消费相关规定,落实监管职责。加强对宠物消费市场的管理,提高宠物售卖、宠物医疗行业的准入标准,细化行业规范,严格打击和处罚无证经营、售卖染病宠物等行为,引导商家诚信经营,维护健康行业环境。同时,定期对辖区养宠数量、疫苗接种、办证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对广场、公园、小区等区域的巡查力度,提示大家牵紧“文明绳”,“宠”爱不掉链。
相关知识
昌平法院通报涉宠物纠纷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通知公告 关于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畜牧兽医行政处罚典型案例的通报
宠物消费惹纠纷 合同细节需谨慎
宠物犬到家十天病死,这场纠纷谁担责?法院判了
“铲屎官”打官司的那些事儿
【枫桥式法庭创建】临时照看宠物猫被抓伤 管城法院多元解纷促案结事了
养宠物遇到法律问题怎么办
宠物无接触伤人也要担责
买到“星期狗”、猫咪遇到“医疗事故“......宠物经济的新问题,法院如何解?
网址: 昌平法院通报涉宠物纠纷典型案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7918.html
上一篇: 坪地法庭附近周边哪里有宠物医院 |
下一篇: 婴儿被宠物犬咬伤,调解无果闹上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