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假期,在外打拼的打工人陆续踏上回家的归途。不过,对于养了宠物的打工人们来说,“毛孩子”该由谁来照顾,成了一大难题。除了送到宠物店寄养,越来越多人选择了一种更灵活的方式——找人上门喂养。(2月6日 极目新闻)
替人喂养宠物是一种新业态,专门适用于那些养了宠物的异乡上班族。喂养者用贴心到位的服务,替春节回家团聚的主人照顾他们留在打工城市的爱宠,既免除了宠物随主人回家所遭受的颠沛流离之苦,又替打工人解决了“毛孩子”的安置之忧。同时,服务方获得了经济收入,需求方得到了心安,实现了双赢。
就这一业态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总体还是好处多多、可圈可点。不仅花费低廉,绝大多数从业者也能做到尽职尽责、让人放心。从业者小璇自曝的喂猫流程就很具代表性:在约定地点拿到钥匙,打开门,戴好一次性手套,给全身喷一遍消毒酒精,检查一遍家里的环境和猫咪状态,添置猫粮、换水、铲猫砂、开窗通风,简单打扫、与猫咪玩。她的服务温柔、认真、洁净、有耐心,充分展现了她善良的本质和对猫咪的真诚疼爱之心。
且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从进门到出门,她会拍摄多个视频发给宠物主人,或是全程与主人保持视频通话。服务过程的清晰透明,保证了主人能对她整个喂猫过程全程监看和指导,也让二人之间由于一个共同话题找到了共同语言,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关系。这样,替人喂猫这种商业行为就又转变成了一种良性社交,有利于促进了社会的团结与和谐。
当然,有一些不靠谱的情景、场面出现也在所难免。有人为赚取中间的差价,在社交平台接单倒卖,造成喂养人易主后卷钱跑路;有的人喂猫一次后就不再露面、玩失踪;有的喂养人没经验,造成喂养事故;有的喂养人不讲卫生,携带病毒,造成猫咪之间交叉感染……虽然这只是极少数,却抹黑了整个喂养市场的形象和口碑,增加了这一新生行业的不稳定性,尤其是破坏、疏离了供需双方的彼此信任和相互好感。
对此新业态中所存在的风险,虽然有人总结出了一套攻略以规避,如尽力找熟人、多和喂养人沟通、家里安装监控等等。但这些做法往往由于约束强度太低而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只有尽快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把上门喂养这样的新业态纳入法律管控的范围内,明确、厘清双方在对宠物喂养过程中,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让喂养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可循、违法必究,才能使整个行业绿色阳光、张弛有度、规范有序的发展。(马啸宇)
相关知识
圳能量丨谢谢投喂!罗湖管控区“大白”上门照顾“小可爱”
“上门经济”渐热 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亟待完善——中国青年网
居民在管控区居家隔离 宠物无人照料民警上门投喂
宠物上门喂养兴起,行业规范亟待跟上
宠物滞留管控区域 志愿者上门帮照护
“家庭寄养宠物”喜忧参半
建议完善城市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和公共服务能力
上门喂宠悄然兴起
“上门喂宠”需求火爆 安全隐患咋消除?| 记者调查
江帆代表:制定宠物饲养管理法 对饲养行为进行全方位管控
网址: 上门喂宠“喜忧参半”,法律管控亟待完善 https://m.mcbbbk.com/newsview819426.html
上一篇: 宠物托运十年经验分享 |
下一篇: 宠物上门代喂养 法律风险知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