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的铲屎官注意啦,这种病猫是终末宿主!本期我们将学习弓形虫,涉及弓形虫的生活史、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转发给需要的朋友
01
弓形虫概况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在世界范围内都广泛流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从动物到人的传播是人弓形虫病的重要感染途径。
了解最常见的伴侣动物—— 犬、猫的弓形虫病流行情况不仅能够掌握其健康状况,还有助于人们应对弓形虫病的感染风险。
猫科动物,包括野生猫科动物和家猫,是弓形虫唯一的终末宿主,弓形虫在其肠道进行有性生殖后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是弓形虫病传播的重要环 节。
同时,猫能够通过摄食含有组织包囊的猎物或被孢子化卵囊污染的水源、食物等途径感染弓形虫。猫弓形虫病感染方式的鉴别诊断对猫弓形虫病的溯源、阻断弓形虫传播及人和其他中间宿主弓形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02
弓形虫生活史
弓形虫的生活史包括无性生殖及有性生殖两个阶段。其中,在中间宿主体内,弓形虫仅发生无性生殖,而有性生殖仅在猫科动物的肠道上皮细胞内发生。
猫科动物是弓形虫唯一的终末宿主,在其摄取到含有包囊的动物组织或被孢子化卵囊污染的水源、食物后,弓形虫入侵猫的肠道上皮细胞,并形成裂殖子。
在猫摄入弓形虫后仅2天裂殖子即可分化为雌雄配子,二者结合后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为未孢子化的卵囊。
在感染第3-15天,未孢子化的卵囊随着猫的粪便排出至环境中,感染的猫可排出多达600万个卵囊。在卵囊排出1-5天后,其形成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孢子化卵囊。
当环境中的水源、食物、土壤等被孢子化卵囊污染后,再被中间宿主采食进体内,卵囊壁在中间宿主的消化作用下破裂,孢子体溢出,随后在宿主体内分化成快速增殖的速殖子,造成急性感染。
在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下,速殖子分化为慢性感染的缓殖子,在眼、脑、肌肉组织等部位形成组织包囊,长期寄生于宿主体内。人类或其他动物摄食这些含有组织包囊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后可导致弓形虫感染。
02
弓形虫病流行病学
人类而言
弓形虫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流行率高,约感染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对于人类而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饮食 习惯等导致弓形虫血清阳性率有很大差异。如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相较于发 达国家弓形虫病的阳性率更高;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弓形虫病的患病率较低,而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则更高;而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生食海鲜的生活习惯已 被预测为感染弓形虫病的重要因素。
对猫而言
一般来说,血清阳性率随着猫的年龄增长而增加。而猫的生活方式也导致弓形虫感染率的差异。根据食物供应情况的不同,猎食生活的野猫的弓形虫患病率通常高于圈养家猫。
弓形虫的血清流行率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不相同。近年来我国宠物猫弓形虫的血清阳性率在4.50~28.16%不等,且流浪猫弓形虫阳性率显著高于家养猫,生活在流浪猫出现频繁的地区的动物弓形虫的血清阳性率也较高。
不要随便碰流浪猫!合理关爱!注意卫生和消毒!
对犬而言
世界各地均有对犬弓形虫感染率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弓形虫在犬体内广泛存在,且大多数感染是亚临床的。
通常情况下,年龄更长的犬群体血清阳性率较年幼犬更高,且农村地区犬的血清阳性率高于城市居住的犬。在埃及,流浪犬的弓形虫血清阳性率可高达98%。在我国,犬弓形虫感染率调查通常和猫一起进行,其血清阳性率一般比猫血清阳性率低。
02
流行病学(接上一部分)
传染源
目前全世界能被弓形虫感染的动物大约140余种,包括人在内的各种温血脊椎动物均能被弓形虫感染并寄生。
弓形虫主要的传染源为奶用动物、肉用动物及经济动物,其随着动物制品在动物至人或动物至动物之间传播。但随着饲养伴侣动物的人数逐年增长,饲主与最为常见的伴侣动物犬猫接触的机会随之增多,所以犬猫也逐渐成为弓形虫病由动物传播至人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弓形虫的传播以卵囊和包囊为主,分别通过孢子化卵囊污染食物、水源及组织包囊的方式进行传播。
其中,宿主通过摄食卵囊污染的水源、食物感染弓形虫的方式占重要比例。
相较于卵囊感染,组织包囊感染的方式则更加多样。猫及其它肉食性中间宿主通过猎食含有组织包囊的猎物感染,而人类除摄入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外,还可以通过食用生蔬菜及贝类、饮用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使用速殖子污染血液制品或移植含有组织包囊的器官等方式感染弓形虫。
此外,在母体动物伴有原发感染的妊娠期间,弓形虫可进行垂直传播。在受感染的母体动物体内,弓形虫速殖子能够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从而引发胎儿的先天性弓形虫病。母体动物可能产下病情严重的胎儿,或产下没有严重临床症状的胎儿,但这些胎儿可能在出生一段时间后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眼病等问题。
易感动物
弓形虫不仅可以感染犬、猫、羊、猪等哺乳动物,还可以感染鸟类,甚至包括海洋哺乳动物也可以感染弓形虫,其感染范围几乎涵盖所有温血动物。
就人类而言,因社会经济条件、职业、生活方式等影响,不同人群的弓形虫感染风险有所差异。而对于犬猫,自由外出及野生的犬猫相较于室内饲养或限制外出的犬猫具有更高的易感性。
03
弓形虫诊断方法
病原学诊断方法
显微镜检查
粪便、环境中的水或土壤等样本及动物组织样本中弓形虫的检测主要依靠光学显微镜检查。然而,光学显微镜的灵敏度与观察者的经验相关,因此并不十分可靠。为提高检测准确性,人们从大量的样品中对卵囊进行富集,并通过使用吉姆萨染液、苏木精-伊红染液等染色剂对组织器官中存在的弓形虫包囊进行染色的方法,从而通过颜色的不同区分弓形虫和宿主细胞。
生物测定法
通过生物测定分离弓形虫通常被认为是检测弓形虫感染的金标准,一般而言,小鼠和猫会被用于弓形虫的生物测定。INF-γ 敲除小鼠是分离弓形虫的首选,因为这些小鼠对弓形虫具有高敏感性,从而能够提升分离的成功率。也可通过对正常小鼠施用地塞米松使其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再进行弓形虫的分离。猫可用于检测组织器官中的弓形虫,通过向猫投喂被弓形虫感染的动物组织器官,观察其粪便中是否有卵囊排泄,从而判断组织器官中是否有弓形虫感染。但相较于其他方法而言,生物测定较为昂贵,且消耗时间长,不适用于大规模筛选。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弓形虫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主要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PCR是一种灵敏、高效的体外酶扩增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微量的初始模板中特异性扩增需要的DNA片段。通常使用B1基因、529bp重复序列、18S rDNA 序列及内部转录间隔区(ITS-1)等作为靶基因检测生物样本中的弓形虫感染。这几种多拷贝基因在弓形虫体内大量重复,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人们开发了基于B1基因、529bp重复序列及ITS-1序列的巢式PCR方法。在巢式PCR中,准备两组引物,将第一次 PCR反应的产物作为第二次PCR反应的模板进行扩增。对于给定的靶向基因,巢式PCR比常规PCR更敏感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在血液、脑脊液、动物乳汁或其他不同样本中扩增弓形虫 DNA,能够检测样本中低浓度的弓形虫感染,并且可以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品的荧光强度对样本中的目标序列进行定量。同时,使用qPCR还可以通过荧光强度估计弓形虫感染程度,这可用于评估弓形虫病的病程进展及治疗效果。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在等温条件下的核酸扩增技术,使用四个特异性引物识别靶基因上的六个区域。目前,已经开发了 LAMP检测方法来检测人或动物血液、流产胎儿遗体或猫粪便等样本中的弓形虫。由于 LAMP仅需要等温条件,能够直接观察扩增产物,且反应灵敏度高,因此在现场没有复杂且昂贵的设备时LAMP可作为一种方便快速的检测方法。但由于该方法的高灵敏度,对污染也较为敏感,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Sabin-Feldman 染料试验
用于检测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的Sabin-Feldman 染料试验(DT)最早在75年前开发,该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被认为是检测人弓形虫感染血清抗体的可靠标准。然而,该试验需要使用活的弓形虫,因此这种方法仅在一些培养弓形虫的实验室中使用。
改良凝集试验(MAT)
改良凝集试验(MAT)是检测人类和各种动物血清中弓形虫抗体的最常用检测方法之一。该试验可以检测不同种类宿主的血清中的IgG抗体,适用范围广,但这种方法在弓形虫急性感染的早期阶段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MAT 在犬、猫、绵羊等不同的宿主物种中均表现出高灵敏度,且这种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也不需要特殊设备或物种特异性试剂,其抗原也能长时间稳定保存。但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弓形虫体外培养的速殖子作为抗原,因此一般仅用于实验室检测。
乳胶凝集试验(LAT)
乳胶凝集试验(LAT)是指将弓形虫的可溶性抗原吸附在于乳胶颗粒的表面,在待检血清中有抗可溶性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时,便可以观察到乳胶颗粒的凝集反应。LAT 快速且易于检测抗弓形虫IgG抗体,并且由于操作简单,被大量用于人及其他动物的弓形虫流行病学调查,但其阳性结果需要使用其他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进一步检测。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是一种简单安全的诊断方法,用于检测人和动物的抗弓形虫IgG 和IgM抗体。该方法不使用弓形虫活速殖子,而是通过血清样本中的特异性抗体与死亡的弓形虫速殖子的特异性抗原相互作用,然后添加荧光标记的二抗,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荧光而进行结果的判定。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显微镜观察结果的个体差异以及血清含有类风湿因子或抗核抗体时可能出现的假阳性结果,或者由于与高水平的IgG抗体竞争而导致的假阴性结果。
间接血凝试验(IHA)
间接血凝试验(IHAT)是利用对弓形虫可溶性抗原致敏的红细胞(RBC),当待检血清中含有抗弓形虫的特异性抗体时,致敏细胞便会发生凝集反应。IHAT操作简单快速,并且由于其重复性高、稳定性强和产生标准化结果的能力,被建议使用该技术进行大规模筛查。
蛋白质印迹试验(WB)
蛋白质印迹试验(WB)可作为其他常规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辅助工具。该试验中,血清中的抗体与从聚丙烯酰胺凝胶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弓形虫抗原反应,所得条带与已知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匹配。根据使用样本的类型不同,WB 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可靠性。同时,WB还应用于弓形虫蛋白的表征和评估。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 被认为是抗体和所有抗原活性分子定量检测中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最常见技术之一。ELISA系统通常包括固相包被的抗原或抗体、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以及酶反应的底物,可以对其进行修饰以测试抗体或抗原。间接 ELISA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已知抗原包被到固相载体(即酶标条)上,后加入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液、唾液等待检样品,通过添加二级酶标记的抗体来增强抗原-抗体反应,通过定量发展的OD值来评估反应结果
04
弓形虫的治疗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通常不推荐使用抗弓形虫药物进行治疗;而在患有眼部弓形虫病、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和妊娠患者中,针对弓形虫的治疗是有必要的。
弓形虫病急性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法是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的联合应用,二者通过中断弓形虫体内叶酸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弓形虫在宿主内的增殖。由于这两种抗生素的叶酸抑制机制,在治疗的过程中应额外给予患者叶酸作为补充剂。然而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除会导致患者叶酸缺乏外,还可能出现骨髓抑制、血液毒性和超敏反应。
螺旋霉素、阿托伐醌等药物在弓形虫病的临床治疗中也作为常用药物使用,尤其是螺旋霉素,由于其没有致胎儿畸形的潜在风险,因此是唯一批准可应用于孕妇早期妊娠的抗弓形虫药物 。除了副作用外,现有的抗弓形虫药物还具有一些局限性,包括由于其可溶性不足而导致吸收不良,对组织和细胞的生物膜屏障的渗透率低,导致生物利用度不足,以及治疗效果不佳等。
目前,已有发现表明一些新型化合物、天然产物和金属络合物具有抗弓形虫活性,同时,纳米粒子与抗弓形虫药物联合的协同作用也被证明是提高常规药物疗效的合适选择。因此,研发出治疗效果更佳、药物剂量更小和副作用更少的可靠抗弓形虫药物指日可待。
来源:[1]张卜凡.武汉市部分地区犬猫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猫卵囊感染ELISA方法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23.
大家还有哪些问题呢?
快来评论区交流一下吧!
1
END
相关知识
广东省宠物犬猫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Real
北京市房山区宠物犬猫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弓形虫病解析:感染来源、症状与诊断方法
猫白血病:流行病学、症状、诊断和治疗
宠物寄生虫病的分子诊断与防治
猫咪弓形体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宠物寄生虫病防治 9787568097758 高德臣,孙青松,赵敏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简介
动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疾病防治 | 犬冠状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症状、诊断与防治
上海艾吉宠物医院连锁:分辨狗狗得寄生虫病的综合性诊断方法
网址: 弓形虫科普,生活史、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842342.html
上一篇: 狗狗有弓形虫吗 |
下一篇: 羊弓形虫病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