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洁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十大类。兽医临诊常用有以下几种:
一、B内酰胺类
此类抗生素又可分为青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与非典型类几种。
作用机制: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妨碍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杀死细菌。
特点:对繁殖期的细菌有超强的杀灭作用,且副作用较小
(1)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又分为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前者如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长效西林等,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价廉等优点,但抗菌谱较窄,易水解,金葡菌易对它产生耐药后者如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能耐酸、耐酶和广谱抗菌。
青霉素G常作为首选药物应用,与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合用有拮抗作用,也不宜与碱性磺胺合用。
(2)头孢菌素类
特点:广谱抗菌、杀菌力强、过敏反应少、耐酸耐酶,临诊可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多种感染。头孢菌素一般在青霉素治疗不显著后用。
二、氨基糖苷类
此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作用机理: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一些重要生理物质外漏,从而引起细菌死亡。
特点: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强,抗菌谱广,对阴性菌作用强大,临诊多用于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及结核杆菌引起的肠道、呼吸道、泌尿道感染。
临诊上一般不作为预防性用药,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的严重感染,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
三、大环内酯类
此类包括红霉素、奉乐菌素、替米考星、柱白霉素、北里霉素螺旋霉素等。
作用机理: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
特点:属于生长期快效抑菌剂,不宜与B内酰胺类等繁殖期杀菌剂联,以免发生结抗作用。
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毒性低, 临诊主要用于耐青霉素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肺炎、支原体、败血症等。
四、洁霉素类
作用机理:与大环内酯类相同,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有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等,两药抗菌谱相同,可出现交叉耐药性。
临诊上可用于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以及各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
五、四环素类
此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米诺环素等。
作用机理:主要为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而抑制其肽链增长和细菌蛋白质合成,属快效抑菌剂。
其抗菌谱广,但活性较青霉素、头孢菌素及氨基糖苷类弱。其抗菌活性顺序为二甲胺四环素>脱氧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
临诊上主要用于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很高。
六、氯霉素类
此类包括氯霉素(已禁用)、甲霉素、氟苯尼考等,
作用机理:主要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S亚基,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快效抑菌剂。
抗菌谱广,但可引起二重感染,耐药性已很严重,且副反应大,临诊主要用于肠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
7.多肽类
抗菌谱窄,作用强,为杀菌剂。包括多黏菌素、杆菌肽等。
兽医临床诊疗主要用于G阴性菌引起的肠道感染,常作为药物添加剂。
治疗肠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