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饲养人类”:当人类变成宠物、粮食或玩偶

“饲养人类”:当人类变成宠物、粮食或玩偶

人类被饲养的幻想——或者说恐惧——从来没有离开过。

人类被神统治的幻想历史悠久,但脱离传统神话,现代意义上的“被饲养、被统治”则是近百年来才有的事。20世纪初以来自然科学爆炸性的发展,令幻想主体发生了改变,统治我们的不再是神,而是真切存在的动物或其他种族的人类。

1905 年,科幻作家H.G.威尔斯在小说《 月球上最早的人类(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里描写了人类被蚂蚁吞噬的故事,但此时的动物只是暴动,尚未奴役人类。1963 年,希区柯克的经典影片《群鸟(The Birds)》延续了动物袭击带来的恐惧,不同的是,鸟类展现出了智慧。

《月球上最早的人类》

《群鸟》

冷战期间,这种恐惧成为政治的出路,诞生了《原始星球》、《人猿星球》等用春秋笔法指东打西的电影,里面的生物具有明确的隐喻与指向性。而伴随着七八十年代Cult文化的兴盛,该类型的电影与小说铺天盖地地袭来。

人类被蛙类袭击囚禁的B级小说封面

你可能还记得法国动画电影《原始星球》,很多人更愿意强调这部作品的另一个地域性:捷克斯洛伐克。动画构建出庞杂的隐喻体系,与这个国家现实中承载的苦难与梦想形成了绵密的互文。

人类(奥姆)作为宠物,被庞大的戴格思人抚养,在斯蒂芬·乌尔的原著小说中,戴格思小孩苦苦央求父母“给我买一个小奥姆吧”,和现实世界中的人类小孩苦求父母为自己买一个宠物别无二致。但创作者无意表现主人与宠物的感情,主人与宠物只是两个阶级的符号。电影后半部分,戴格思清除野生奥姆,奥姆们运用戴格思的智慧反抗,最后两者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和谐共处(而当时这部电影电影在捷克斯洛伐克没有拿到公映许可,影片中双方虽然都损失惨重但最终“和平共处”的愿望,也在 1968 年被碾碎)。

我们感叹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对照,现实没有如此波澜诡谲的画面与剧情,捷克人最终也没有找到饲主的精神中枢。

《原始星球》

有趣的是,B级小说与电影衰落后,这个原先在亚文化圈子内兴风作浪、以暴力猎奇作为噱头的类型,竟然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对环境保护的反思(时至今日,“环境保护”仍然是模板文艺作品中最好用的动机之一)。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统治、吃掉人类的生物变成了非生物——机器。有一大堆作品探讨这种更庞大的恐惧感:科幻电影《黑客帝国》、小说《计算中的上帝》等……简明化的现代性对人的异化在流行文化中扩散开来。

自手冢治虫起,漫画也在持续表达这个类型,创作者用私货不断地丰富着深度与肌理,比如近来大火的《约定的梦幻岛》:被当成食物饲养的孩子们的故事。

《约定的梦幻岛》

但与电影及小说相比,漫画对“饲养人类”主题的探索显得有些轻盈。

最开始启发我的是九井谅子漫画集《抽屉里的温室箱》里不足十页的短篇《春阳》,讲的是在另一个维度中,我们这样的人类由另一批和我们长得一样的“大人类”当作宠物饲养的故事。《春阳》篇幅极短,但寥寥几笔勾勒出了完整世界观:在这里,人类像猫狗宠物一样,整个生命长度只占主人生命的一个小片段。人类慢慢变老,主人依然年轻。外面的世界散布着野生人类,与被饲养的人类分开。

老实说,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尖锐、阴暗,至少不是一个让人舒适的题材,但九井谅子把它处理得温润平和,正如它的名字《春阳》。漫画的阅读体验温暖人心,就像在读一篇关于猫狗的治愈系小说,我们体会不到人类与饲主之间的矛盾,仅有的冲突类似于青春期女儿与父亲之间的矛盾。

《原始星球》与《春阳》中相似情节的不同原因,已经定下两部作品的基调

最经典的“饲养人类”漫画应该是手冢治虫的名作《鸟人大系》。或许你可以将它看作希区柯克《群鸟》的延续,事实上,漫画开头便是对《群鸟》的致敬。

这部漫画不仅提到了政治,更将宗教元素贯穿其中,用黑色幽默解构了人类历史。人类在种种事故后被鸟类统治,宠物、底层阶级、被歧视人种的影子都在人类身上显现。手冢用多个短篇解读与讽刺各种社会现象,但他不再满足于偏向某一方然后用画面表达态度,后半本他用悲悯的视角审视这个故事,站在一个足以俯视万物的高度,开始思考、质疑文明本身是否就是一种过错。漫画中人类作为被奴役者、被饲养者,以及隔三差五如百科全书图鉴般置入画面的鸟类,令其主题愈发迷离…可惜的是,这部作品知名度很低。

作品中重构的“圣母领报”这一宗教故事,原来的天使在这里变成了鸟人,极具荒诞感

《鸟人大系》中在最后数页中剧情急转直下,再次显露手冢治虫的野心

漫画家们往往只是设想一次不可协调的暴乱,甚至根本没打算告诉读者原因,之后在推进的过程中逐渐加入深度,放大物种之间的对立感,引出主题。有趣的是那些圈养、奴役人类的生物可能只有外表和人差异巨大,却仍然一遍又一遍循环着人类自身的道路。

嘉户孝宏的《人面》,仅看一幅画面就能大概猜测出其混杂的类型元素

脱离时代背景,与这个题材的经典之作《人猿星球》比起来,也确实太过轻盈

人类不断描绘自己被“其他物种”奴役、饲养,对应的关系与其说是简单的阶级或主仆对立,不如类比为人类与宠物的关系,或人种之间的关系。创作者们乐此不疲地描绘宏大背景中人类仅作为一种动物的物种纷争,是否可以理解成人类动物性的蠢蠢欲动呢…?

近年热门,题材复古,表现人类与其他动物主仆纷争的漫画《仇恨》(又译作《物世人非》)

所以,第一次看到九井谅子的短篇《春阳》时是感动的,因为它是纯人类的,它让这个几代创作者们孜孜不倦描绘的、尖锐扎人的主题风轻云淡了,去奇观后,呈现的是日常。

在“饲养人类”框架下,没有冲突与矛盾,双方没有隐喻,也没有阶级、人种的冷冰冰的表意符号。在六页的篇幅内,仅仅一组角色身上若隐若现地包含了人类与宠物、父女、母子和朋友等丰富的关系。

我想这是九井谅子漫画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将大题材去奇观化,化作简单的日常。她的作品就好像为《日常》中那句名台词做注解——我们所度过的每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最后附上《春阳》全篇(收录于短篇集《抽屉里的温室箱》,已引进简体中文版,请支持正版):

相关知识

“饲养人类”:当人类变成宠物、粮食或玩偶
人类或曾把狐狸当宠物饲养
为什么人类不养老虎当宠物
为什么人类不养老虎当宠物【2019.02.读者】
人类饲养指南免费阅读
燕子为何喜欢在人类住宅里筑巢?为何没人把燕子当宠物养?
原创 燕子为何喜欢在人类住宅里筑巢?为何没人把燕子当宠物养?
想象力一则:如果把人类当宠物养
当人类变成宠物,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猫科动物这么凶残,怎么会变成人类的宠物?

网址: “饲养人类”:当人类变成宠物、粮食或玩偶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1122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人死后变成小动物回到...
下一篇: 1/3人类变成了宠物,呆在宠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