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狐朋狗友 [ hú péng gǒu yǒu ]
解释 将狐狗引为朋友。比喻品行不端的朋友。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2狗尾续貂 [ gǒu wěi xù diāo ]
解释 貂尾不够;就用狗尾来补充。貂:指古代皇帝侍从官员用作帽饰的貂尾。原讽刺所封官爵太滥;后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指后来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
出处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8卷:“乱离以来,官爵过滥,封王作辅,狗尾续貂。”
3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解释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4白云苍狗 [ bái yún cāng gǒu ]
解释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处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5狗仗人势 [ gǒu zhàng rén shì ]
解释 仗:倚仗;仗恃。比喻坏人倚仗着有权有势的;为非作歹;欺压别人。
出处 明 李开先《宝剑记》第五回:“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势。”
6狗血喷头 [ gǒu xuè pēn tóu ]
解释 被狗的血喷了一头。形容骂得很凶。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4回:“一清早辰,吃他骂的狗血喷了头。”
7狗急跳墙 [ gǒu jí tiào qiáng ]
解释 狗急了;能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蛮干捣乱。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8打狗看主 [ dǎ gǒu kàn zhǔ ]
解释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9打落水狗 [ dǎ luò shuǐ gǒu ]
解释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出处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10人模狗样 [ rén mú gǒu yàng ]
解释 身分是人,举止形容却像狗。多用于嘲讽。
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十四:“祥子在棚里坐着呢,人模狗样的,脸上的疤被灯光照得像块玉石。”又《四世同堂》四九:“他也想象到怎样顺手儿教训教训那些人模狗样的科长科员们。”
11斗鸡走狗 [ dòu jī zǒu gǒu ]
解释 斗:使相斗;走狗:唆使狗跑。做公鸡打架、使狗赛跑的游戏。指旧时纨绔子弟、游手好闲的人的无耻游戏。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
12狗吠不惊 [ gǒu fèi bù jīng ]
解释 吠:狗叫声。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形容社会太平安定。
出处 《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
13犬马之恋 [ quǎn mǎ zhī liàn ]
解释 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出处 唐 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
14狗恶酒酸 [ gǒu è jiǔ suān ]
解释 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
出处 汉 韩婴《韩诗外传》:“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15飞鹰走狗 [ fēi yīng zǒu gǒu ]
解释 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16狗吠非主 [ gǒu fèi fēi zhǔ ]
解释 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践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17藏弓烹狗 [ cáng gōng pēng gǒu ]
解释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8顾犬补牢 [ gù quǎn bǔ láo ]
解释 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9目兔顾犬 [ mù tù gù quǎn ]
解释 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出处 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20鸡犬桑麻 [ jī quǎn sāng má ]
解释 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个乡镇了,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21狗咬吕洞宾 [ gǒu yǎo lǚ dòng bīn ]
解释 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2篱牢犬不入 [ lí láo quǎn bù rù ]
解释 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无法勾引。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甚么?岂不闻古人言:‘篱牢犬不入’。”
23不伦不类 [ bù lún bù lèi ]
解释 伦: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
出处 明 吴炳《疗妒羹 絮影》:“眼中人不伦不类,阱中人不伶不俐。”
24人面兽心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释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25多管闲事 [ duō guǎn xián shì ]
解释 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四回:“你这人好生无礼。谁叫你多管闲事?”
26安居乐业 [ ān jū lè yè ]
解释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27快马加鞭 [ kuài mǎ jiā biān ]
解释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出处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28摇头摆尾 [ yáo tóu bǎi wěi ]
解释 ①摇动着脑袋;摆动着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摇晃着脑袋;摆动着身体。形容轻狂得意的样子。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
29游手好闲 [ yóu shǒu hào xián ]
解释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30鸡鸣狗盗 [ jī míng gǒu dào ]
解释 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这类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当的行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游侠传》:“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31不顾一切 [ bù gù yī qiè ]
解释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出处 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32千丝万缕 [ qiān sī wàn lǚ ]
解释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出处 宋 辛弃疾《蝶恋花》:“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33好吃懒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解释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34好高骛远 [ hào gāo wù yuǎn ]
解释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35蝇营狗苟 [ yíng yíng gǒu gǒu ]
解释 营:蝇飞的声音;苟:苟且。苍蝇飞来飞去;狗只图生存;不知羞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
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返。”
36裹足不前 [ guǒ zú bù qián ]
解释 裹足:包缠住了脚。好像脚被裹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大多指有所顾虑;停步不前。
出处 战国 楚 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37鸡零狗碎 [ jī líng gǒu suì ]
解释 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出处 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38不择手段 [ bù zé shǒu duàn ]
解释 择:挑选;选择。不选什么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出处 清 梁启超《袁世凯之解剖》:“为目的而不择手段,虽目的甚正,犹且不可。”
39偷鸡摸狗 [ tōu jī mō gǒu ]
解释 指小偷小摸。也指乱搞男女关系。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40不识好歹 [ bù shí hǎo dǎi ]
解释 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41旁敲侧击 [ páng qiāo cè jī ]
解释 侧:旁边;击:敲打。在旁边敲打。比喻说话作文隐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42表里不一 [ biǎo lǐ bù yī ]
解释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 《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43鸡飞狗跳 [ jī fēi gǒu tiào ]
解释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出处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44犬马之劳 [ quǎn mǎ zhī láo ]
解释 犬马: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替主子奔走的犬马;以表示忠诚。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出处 《晋书 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思帷盖之报,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
45狐群狗党 [ hú qún gǒu dǎng ]
解释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出处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46老马识途 [ lǎo mǎ shí tú ]
解释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47鸡犬升天 [ jī quǎn shēng tiān ]
解释 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48兔死狗烹 [ tù sǐ gǒu pēng ]
解释 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49出谋划策 [ chū móu huà cè ]
解释 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50可见一斑 [ kě jiàn yī bān ]
解释 一斑: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从一点可以推知全貌。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略见一斑了。”
51感慨系之 [ gǎn kǎi xì zhī ]
解释 有所感触;慨叹随之而生。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兴起慨叹。
出处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52狗拿耗子 [ gǒu ná hào zǐ ]
解释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你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几篇儿几篇儿。”
53狗眼看人 [ gǒu yǎn kàn rén ]
解释 比喻眼光势力。
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七回:“这当儿店小二三脚并两脚赶了进来,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态拉着胡狲的手就要往外赶。”
54阿猫阿狗 [ ā māo ā gǒu ]
解释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出处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55鸡犬不惊 [ jī quǎn bù jīng ]
解释 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
出处 宋 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56鸡飞狗叫 [ jī fēi gǒu jiào ]
解释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出处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反“扫荡”》:“忽然,邻庄鸡飞狗叫,老乡们拖着孩子向庄外奔跑。”
57鸡飞狗走 [ jī fēi gǒu zǒu ]
解释 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鬼哭神号。”
58各为其主 [ gè wèi qí zhǔ ]
解释 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关羽传》:“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59狗屁不通 [ gǒu pì bù tōng ]
解释 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5回:“柳老赖婚狼心推测,冯生联句狗屁不通。”
60吃喝玩乐 [ chī hē wán lè ]
解释 谓过恣意享乐的生活。
出处 魏巍《路标》:“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
61狗皮膏药 [ gǒu pí gāo yào ]
解释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出处 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62狗盗鸡鸣 [ gǒu dào jī míng ]
解释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出处 金·元好问《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63画虎成狗 [ huà hǔ chéng gǒu ]
解释 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64画虎类狗 [ huà hǔ lèi gǒu ]
解释 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65阿狗阿猫 [ ā gǒu ā māo ]
解释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出处 鲁迅《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66关门打狗 [ guān mén dǎ gǒu ]
解释 比喻将对方控制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然后进行有效打击。
出处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就是这个意思。’赵航宇说,‘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67嫁狗随狗 [ jià gǒu suí gǒu ]
解释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出处 宋 陈造《题六幺后》:“兰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随鸡。”
68狐朋狗党 [ hú péng gǒu dǎng ]
解释 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出处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他那里暗暗的藏,我须索紧紧的防,都是些狐朋狗党。”
69狗仗官势 [ gǒu zhàng guān shì ]
解释 比喻坏人倚仗官府势力欺压他人。
出处 茅盾《子夜》七:“哼!他妈的实力!不过狗仗官势!”
70狗傍人势 [ gǒu bàng rén shì ]
解释 见“狗仗人势”。
出处 清·蒋士铨《一片石·访墓》:“我把你这狗傍人势的奴才,我是服张天师管的,你那个老头儿,又不是道纪司,我怕他怎的。”
71狗吠之惊 [ gǒu fèi zhī jīng ]
解释 谓小惊忧。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
72狗彘不若 [ gǒu zhì bù ruò ]
解释 连猪狗都不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彘:猪。
出处 荀况《荀子 荣辱》:“人也,下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73狗肺狼心 [ gǒu fèi láng xīn ]
解释 同“狼心狗肺”。
出处 昆曲《十五贯》第二场:“谋财害命拐女人,狗肺狼心!”
74狗血淋头 [ gǒu xuè lín tóu ]
解释 旧时迷信说法,谓狗血淋在妖人头上,就可使其妖法失灵。后形容骂得很凶,使被骂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样,无言以对,无计可施。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马知府道:‘必然是个妖人!’教去取些法物来。牢子、节级将李逵捆翻,驱下厅前草地里,一个虞候掇一盆狗血没头一淋。”
75猪朋狗友 [ zhū péng gǒu yǒu ]
解释 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
出处 欧阳山《苦斗》四十四:“担心的是咱爷儿俩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一份家业,将来不够他跟那些猪朋狗友天天去吃醋溜纹银子!
76荒淫无耻 [ huāng yín wú chǐ ]
解释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出处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77驴鸣狗吠 [ lǘ míng gǒu fèi ]
解释 见“驴鸣犬吠”。
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第六卷:“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
78狗心狗行 [ gǒu xīn gǒu xíng ]
解释 比喻歹毒的心肠、行为。
出处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这等人玩的是狗气狗声,这等人使的是狗心狗行。
79狗追耗子 [ gǒu zhuī hào zǐ ]
解释 见“狗拿耗子”。
出处 周立波《暴风雨》第一部九:“你狗追耗子,管啥闲事?”
80狗逮老鼠 [ gǒu dǎi lǎo shǔ ]
解释 见“狗拿耗子”。
出处 柳青《狠透铁》五:“你狗逮老鼠多管那闲事做啥?”
81人面狗心 [ rén miàn gǒu xīn ]
解释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出处 《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
82卖狗悬羊 [ mài gǒu xuán yáng ]
解释 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
出处 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83斗鸡养狗 [ dòu jī yǎng gǒu ]
解释 同“斗鸡走狗”。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九八回:“他兄弟在家开赌场,斗鸡养狗,人不敢惹他。”
84欢蹦乱跳 [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释 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85泥猪瓦狗 [ ní zhū wǎ gǒu ]
解释 见“泥猪疥狗”。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个败类,纵然势焰薰天,她看着也同泥猪瓦狗。”
86泥猪疥狗 [ ní zhū jiè gǒu ]
解释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
出处 元·马致远《任凤子》第二折:“再谁想泥猪疥狗生涯苦。”
87泥猪癞狗 [ ní zhū lài gǒu ]
解释 见“泥猪疥狗”。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
88犬马恋主 [ quǎn mǎ liàn zhǔ ]
解释 喻臣下眷怀君上。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踊跃之怀,瞻望反侧,不胜犬马恋主之情。”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狐涂怀窟志,犬马恋主情。”
89狗偷鼠窃 [ gǒu tōu shǔ qiè ]
解释 同“狗盗鼠窃”。
出处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无赖之人也。”
90狗党狐朋 [ gǒu dǎng hú péng ]
解释 见“狐朋狗党”。
出处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我是个诗坛酒社文章士,不比那狗党狐朋恶少年。”
91狗党狐群 [ gǒu dǎng hú qún ]
解释 见“狐群狗党”。
出处 明·元心子《金雀记·投崖》:“差杀你狗党狐群,我怎肯丧志污红粉。”
92狗头军师 [ gǒu tóu jūn shī ]
解释 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出处 《何典》第十回:“次日,又宣众鬼入朝,论功行赏;便封活死人为蓬头大将,地里鬼为狗头军师。”
93狗头鼠脑 [ gǒu tóu shǔ nǎo ]
解释 喻奴才相。
出处 《黑籍冤魂》第六回:“要说这林则徐,却不像那些狗头鼠脑的官员,要算我们中国的杰出人物。”
94狗盗鸡啼 [ gǒu dào jī tí ]
解释 见“狗盗鸡鸣”。
出处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函关脱离,又何须狗盗鸡啼?”
95狗盗鼠窃 [ gǒu dào shǔ qiè ]
解释 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
出处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今明主在于上,法令具于下,安得有反贼乎?此真狗盗鼠窃耳!”
96狗续侯冠 [ gǒu xù hòu guàn ]
解释 犹狗续金貂。
出处 清·感惺《断头台·党争》:“琶歌宫布,为后不若为娼;狗续侯冠,畏首还当畏尾。”
97狗续金貂 [ gǒu xù jīn diāo ]
解释 比喻滥封的官吏。
出处 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嗟满座狗续金貂,则索要清海宇谁把狼烟扫?”
98狗马声色 [ gǒu mǎ shēng sè ]
解释 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出处 宋·张孝祥《宣州新建御书阁记》:“谓虽极天下之贵,而退朝燕息,从容娱乐者,独在于是,狗马声色技巧之奉,不皇及也。”
99苍狗白云 [ cāng gǒu bái yún ]
解释 比喻事物变幻无常。同“苍狗白衣”。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春花秋月销磨尽,苍狗白云变态中,游丝万丈飘无定。”
相关知识
形容羽毛颜色漂亮的四字成语
形容鸟活动的成语
形容旅行的成语
形容宠物的成语,形容宠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服从命令的成语,形容服从命令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听从指挥的成语,形容听从指挥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与鸟语花香相关的四字成语
形容宠物猫可爱的成语
形容鸟鸣的成语,形容鸟鸣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什么叶似火四字成语
网址: 形容狗好的成语,形容狗好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31969.html
上一篇: 赏诗品词|古人如何形容狗狗 |
下一篇: 救助的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