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观察丨“乌龟对对碰”背后警惕冲动消费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一种叫“乌龟对对碰”的盲盒玩法在直播平台火速出圈,不少网友直呼“上头”。简单地说,“乌龟对对碰”就是消费者需先购买数包盲袋或者盲盒(每包一个乌龟),并许愿一种颜色。如主播现场拆出的乌龟颜色与买家许愿的颜色一致,或拆出两只相同颜色的乌龟,主播会额外加拆一包,继续与此前没有对碰的已拆盲袋组合,直到没有对碰为止。最终所有拆开的盲盒、盲袋都归买家所有。
可别小看了这个游戏的影响力,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此类游戏的直播间不在少数,在线网友少则几百人,高峰期甚至有数万人。除了小乌龟,“对对碰”玩法还拓展到纸巾、手机壳、零食等。
盲盒是这几年非常流行的玩法,商家通过这种刺激性的手段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在打开盲盒之前,购买者只能大致确定里面有什么,但无法准确知道是哪一款。这种不确定性会刺激消费者的神经,挑动他们的好奇心。当谜底揭晓,购买者从盲盒中拆出心仪的玩具时,会感到幸运之神的眷顾,这种惊喜感也是盲盒的乐趣之一。所以,盲盒一经诞生便迅速与IP、潮玩文化融合,形成了消费热潮。
“乌龟对对碰”则是在盲盒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对对碰”和在线直播这两种新的玩法。上万人同时观看,一起见证盲盒揭开的时刻,无疑更刺激也更容易“上头”。也正因为“乌龟对对碰”具有的这些特点,对年轻人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加上直播间里上万人前呼后拥,弹幕飞快刷屏,购买者更是被一种莫名情绪推动。
事实上,这样的消费行为已经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状态,无疑是极不正常的。有些消费者为了享受“对对碰”这一刻,为了凑成系列产品,就会不断购买。不少玩“乌龟对对碰”的网友都有了自己的“乌龟大军”,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晒出不同颜色的树脂乌龟“祖孙四代”;还有网友家中乌龟已摆满一地,并表示还有100多个在路上。
可以说,这是针对年轻群体的消费心理、消费文化的一场精准营销。虽然其玩法有所更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本质仍然是一种营销手段,玩的是噱头。
小乌龟很可爱,对对碰也很出彩,但对待这样的玩法,需要消费者保持理性的思维,增强理性的消费意识,真正理解自己的实际需求,克制不必要的冲动,避免造成浪费,甚至作出超出能力的消费。
赶紧关注我们的官方账号吧~
清朗网络空间,我们共同守护!
扫码进入举报不良信息页面
来源丨钱江晚报
编辑|李洋
柳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