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勿以类拒」(ID:nfccmzk),作者何国胜,编辑莫奈,爱范儿经授权转载。
不少人会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狗生活的羡慕:「为什么狗狗每天都那么开心?因为它不用上班也不用上学」。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的狗,也需要上学了。
前有李雪琴去接自己上了一个月学的宠物狗「老金」回家的视频,后有韩国一家宠物幼儿园内,宠物狗盖着被子排排睡的照片广为传播,萌化了不少人的心,也打破了不少人的认知。
韩国的宠物幼儿园
为了让狗更好地与主人相处和融入愈加复杂的城市管理系统,不少人选择将自家的宠物送进训练中心培训。
主人们早已习惯将宠物称为自己的「儿女」,所以「儿女」去训练中心培训的经历,便自然被称为「上学」。
而与人类的教育不同的是,宠物「上学」(主要是犬类)是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如咬人、随地大小便、暴冲等。
当然,这种不良指的是它不符合人类的生活和管理规则。因而这种宠物学校,更像是个「问题儿童」改造中心。
除此之外,以狗为代表的宠物们的上学情形,像极了人类孩子。主人给宠物报名后,经过学校老师的评估,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开始为期 1-3 个月的教育,过上住校生活。教育期结束后,对宠物进行「毕业考核」,通过的颁发「毕业证」,不通过的延期毕业,继续接受教育。
李雪琴的狗狗「老金」顺利从宠物学校毕业,综合评分 80 分
这些「学校」,收费不一。有的「家长」报了最便宜的班,花费在几千元左右。有的「家长」想让自家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则报了一期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班。
旁人听了诧异,觉得给狗花钱「上学」,不是钱多无处花,便是头脑有些「不正常」。但宠物主人们不这么想,因为给宠物「上学」不仅可以让它更好地跟自己相处,也减少了给其他人造成的不便。
而且,他们觉得怎么花钱是自己的事情。
「上学」
「有没有在首都机场的朋友?这个问题我会每天来问一遍」。王冲在 7 月 5 日发了这条微博,并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每天发一遍。
不为别的,他要把自己的宠物狗「Blue」从杭州送到北京「上学」,但怕到北京后,出租车或网约车不允许他带狗上车。所以他想找一个熟人或朋友,到时可以从机场载他和 Blue 去「学校」报到。
图为 Blue
他也可以选择将 Blue 托运到北京,但他觉得那样会让狗狗不舒服,于是便想亲自送去。
送 Blue 上学这件事,源于王冲的一个观察。他发现,好几次出去遛狗,Blue 在和别的狗一起玩时,总被别的狗吼。
「这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它不会拒绝。」事后王冲想起之前看过的国外宠物上学的视频,他们的狗在学习一些社交礼仪后,如果遇到没有礼貌的狗,会懂得用坐在地上或扭头走掉的行为来拒绝社交。
王冲觉得这会影响自己狗狗的成长,就托朋友给他找个靠谱的宠物学校。
7 月 4 日,宠物学校的老师给 Blue 做了在线测评。老师的分析和数据显示,Blue 是一只很敏感的狗狗,这一点可能是经常分离导致的,因为王冲在白天上班的时候,只能把狗狗单独留在家里。另外,Blue 很胆小,时常缺乏自信,服从性在降低。
听完这些,王冲很后悔没在 Blue 小时候送它去上学。「狗狗的成长环境,学习方式,对它的性格、社交都会有影响。」
做完测评后,王冲给 Blue 在北京报了一个针对训练的课程,训练期一个月,学费 1 万多元,打算在 7 月底「入学」。
上海的林雨也将自己刚养一个多月的宠物狗「小问号」送去上学。「小问号」是只边牧犬,林雨当初选择养它是因为她了解到,边牧是非常聪明的犬只,养起来很轻松。
但养了一个月后她发现,「小问号」变得逢人就咬,连她自己也咬。而且平时出去遛狗,它很排斥牵引绳,不跟主人随行。
林雨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边牧是中型犬,现在如此难管的话,等它长大后会更危险。宠物医院的一个朋友也告诉林雨,如果不纠正狗狗的这些不良行为,会很容易被邻居投诉,而且「小问号」的「户口」(狗证)还没办下来,一旦遭到举报,狗狗就会被带走。
图为小问号
为了纠正「小问号」的这些坏习惯,林雨买了一些训狗的书,也在网上找相关的训狗视频学习。但照着书和视频里的方法试了好几天,完全没有效果。后来,经那位朋友介绍,林雨把「小问号」送到了宠物学校。
开学前测评中,老师告诉林雨,她的「小问号」性格太过开放,胆子也大,「它在哪里都想当老大,在家就是很努力的想当我们的上司,所以对我们那么凶。」
老师给「小问号」开了两周的课,学费 4000 元,主要解决「小问号」咬人和排斥牵引绳的问题,另外还附赠教一些握手、捡球类的表演动作。两周的课在学校进行,「小问号」也在学校寄宿,而且林雨不能去看望,老师说这样会扰乱它的学习。
平时,学校老师会拍视频给林雨看,最近收到的视频中,「小问号」可以戴着牵引绳出门溜圈了。
两周时间到后,「小问号」将接受老师的「期末考核」。针对它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项项的检验,如果合格就毕业,不合格就继续留校学习。
拐点
在自己没养狗前,林雨不知道送狗上学的事情,也觉得这种事听起来有些荒唐。但自从「小问号」给她带来困扰,而且自己难以解决后,她觉得这是必要的。
但林雨不知道的是,「送狗上学」这件事,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作为宠物产业配套的一环,宠物训练是跟着宠物市场的兴起而出现的。上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大量海归人士回国,养宠的风气开始在国内盛行。
早在 2009 年,央视就报道过宠物训练营相关内容
2000 年前后,北京和上海开始出现宠物训练学校。但当时数量极少,大部分人对宠物的消费需求集中在「温饱」层面,训练大多集中在一些护卫犬中。
可以说,宠物的需求也基本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波一波的宠物消费热点按层次递进。
从一开始的宠物繁育交易,到宠物食品的消费,再从宠物医疗到宠物美容消费,接着就是当下较为「时髦」的宠物训练。
2006 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编写了《宠物训导师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了宠物训导师这个职业。但直到近几年,这个职业才被更多人知晓。
训犬师何卫从业已 11 年,在他的认知中,宠物训练热点的出现跟养宠物人数增多有密切关系。「因为养狗的人多了,遇到问题的人也就多了。」在他的印象,这一变化出现在 2015 年-2016 年间。
2013 年,在当了几年工作犬训导师后,何卫在广州创立了一家宠物训练中心,同时带有宠物寄养和美容服务。最初他是全凭着兴趣在做,因为那个时候很少有人将自己的宠物送来训练,所以宠物训练这块业务几乎没有收入。
但从 2015 年开始,送宠物来训练的人数明显多了起来。到现在,他们中心每个月有 20-30 只宠物犬进行训练,算上他自己,有 4 名训犬师。
而当下中国,宠物猫犬的数量已突破一亿只,其中宠物狗数量达 5200 万只。在如此庞大的数量加持下,宠物不良习惯和行为也会被放大,因而宠物训练消费的热涨似乎是必然的事情。
另外,跟宠物数量一同增长的,还有人们的收入和社会的单身率等,有经济能力且需要情感寄托的宠物主们, 希望自己的宠物是贴心又不给自己添乱的样子。
这跟何卫平日里的观察是一致的:客户 70%都是年轻人,其中又有一半是单身人群。
家庭教育
在何卫的宠物训练中心,训犬的课程主要分为四种。最简单的课程训练宠物犬的服从性,包括坐、卧、召回、随行等,共有 3 节课,学费 3500 元。
其他复杂的课程,除了服从性训练外,还包括改善宠物狗的心理行为和教授花式动作,包括敏感心理、自闭焦虑,装死、握手等,费用在 5 千-1 万元不等,授课时长在一周到一个月不等。
何卫与一位已毕业的学员及其主人合影
他们中心也有对宠物猫的训练课程,但何卫说训猫的宠物主不多。因为猫的自我性格很强,驯服难度大。但理论上,只要是动物,都可以被驯服。
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具有条件反射。宠物训练也大抵如此。
何卫每接到一名「新生」,为它做测评是首要且重要的事情,这就像是入学考试,以此来发现「新生」的薄弱地方在哪里。测评倒也不复杂,就是训犬师跟狗狗进行互动,过程中观察它的肢体动作、眼神和对人的行为做出的反应,以此来了解狗狗的性格。
而这需要常年累月的经验积累,才可以察觉到狗狗细微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反应。
「因为每只狗狗的心理思维和性格不一样,训练的方法就不一样」,何卫告诉南风窗记者,给宠物「上课」不同于人类学校的集体授课,而是根据每只狗的性格和喜好指定相应课程。这决定了训犬师在训练过程中,给予受训狗狗什么样的奖励物。
「奖励」可以说是宠物训练的核心秘籍。训犬师纠正狗狗的不良习惯,就是靠引导狗狗做出正确的动作,然后给予食物或精神奖励。之后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让狗狗形成条件反射。
「狗狗其实是个现实主义者,你得要有食物或奖励,他才会形成一个惯性思维,会慢慢的明白,原来是我要听主人的话,才能够获取奖励。」何卫告诉记者,奖励型正向训练方法是目前国内外较为推崇的训练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不论人也好,动物也好,让对方去执行你的意志无非两点,一个是威逼,一个是利诱。」何卫称,也有不少宠物训导师会采取高压或暴力性的训导方式,通过让宠物产生恐惧而服从指令。
但这种方式遭到不少人的排斥,如王冲就很反对。他之所以送他的狗狗去北京「上学」,就是认可那家学校采用的正向训练法。
他觉得狗狗很聪明,没必要对其使用暴力和施加高压。也是因此,使他觉得当下国内的宠物训练市场比较乱,训练学校尤其是训导师层次不齐。
林雨在这点上,跟王冲有不一样的认识。她虽不赞同暴力式训练方法,但认同在训练中给予狗狗一些压力,比如在她的「小问号」做错时,训导师可以摁住脖子将其按在地上。
她仔细观察过,有时候大狗会用这种方式教训不听话的小狗。林雨觉得狗狗的有些行为是天性使然,如果不对其加以抑制,而是采用绝对的奖励法,可能难以改善它的不良习惯。
狗狗上完学校的课程,领到毕业证后, 会被主人接回家。
交接当天,何卫会给宠物主人们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让他们回去后继续教育。「有些狗狗在训练中心很听话,一回家又不听话了」何卫说,这跟很多「家长」一接回家就放任不管有很大关系。
何卫所在训练中心给狗狗颁发的毕业证书样式
「有些人是抱着消费心态来的,觉得我付了钱,回去后我是不想管的」何卫告诉记者,宠物的训练跟孩子的教育差不多,学校只是做了一个启蒙教育,重要的部分还是在家庭教育。
他还称,对狗狗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狗龄 3-9 个月是最好的时间,不要等到出现了问题再来纠正。
在他看来,每一只狗狗在融入家庭前都应该接受系统的宠物训练,从而使得宠物与人和社会的相处更为和谐。抛除掉其中的商业考量,何卫的这种建议的确有迹可循。一些发达国家有类似的规定,对将要进入家庭的宠物进行系统的训练。
如奥地利的维也纳设立了专门培训狗的「大学」,每只狗在进入家庭前,都要接受交通法规、卫生、安全和礼仪等方面的培训,若不能正常毕业,就不得进入人类家庭。所以出现了让不少初到维也纳的人感到惊讶的事——当地的狗懂得交通规则,还可以独自乘坐公交车。
谁让它们生在了城市
林雨从小就爱狗,但她的父母却相反,所以一直等到她今年毕业搬出来住,才如愿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只狗狗。但养狗的烦恼远超她的预期,她原以为狗狗都是爱跟人相处,只要对它有爱心,它就会跟自己相处甚佳。
在它计划养狗时,她想跟之后的「小问号」当「兄弟」,但「小问号」的各种不良习惯打破了她的美好预想。 「它就像个傻子一样,什么都不懂,我完全成了老母亲。」所以,「小问号」自然地成为她的「儿子」。
这点,王冲跟林雨一样,他一直自称「Blue 爸爸」,在所有有关 Blue 的微博中,都把它称呼为「孩子」。所以,他会花钱让它「上学」,会给它买一袋 800 元的进口狗粮。而这样的意义何在呢?「你就是它的全世界」,王冲如此在微博回答养狗的意义。
电影《宠爱》剧照
但这样的付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
林雨妈妈知道她送狗上学的事后,骂她「神经病」,「你自己都不上学了,你还送狗去上学。」林雨忙解释说,「上学不要钱」,母亲回她「我信你个鬼」。的确,在宠物世界里,还没有义务教育。
王冲也遇到过别人对他送狗上学一事不理解的疑问,记者问他是怎么跟人解释的,「没必要解释,我花自己的钱」。
不光家里人无法理解,林雨的朋友们也无法理解她花钱让狗去学习的事情,他们觉得林雨是钱多没地花。
而且林雨一个同样养狗的朋友知道了她的狗性格不好时,也不支持,而是让她再换一只性格好、听话的狗,朋友说这是解决「问题狗狗」的主流做法。但林雨不以为然,她想的是,如果她把「小问号」换回去,它的性格不改变的话,后面的人依然没法养它,这样下去它可能就会成为流浪狗。
这跟何卫的看法相似, 「如果不纠正狗的行为,主人可能觉得自己没法养它,就会弃养,这会导致流浪狗的增加」。根据 WHO2019 年的统计,全球 2 亿只流浪狗中,中国有 4000 万只,数量最多。
在自己没养狗前,林雨看到那些训狗视频时,她会觉得很不舒服,「为什么要让它们听话,自由自在的不好吗?」但自己养了狗后,她就明白「它自由自在的话它可能活不下去了」。
「太惨了,谁让它们生在了城市里。」林雨又说。
电影《宠爱》剧照
7 月 10 日,「小问号」顺利毕业,林雨把它从学校接回了家,「比以前确实乖了很多,就是真的不咬人了,现在只舔手,好神奇。」林雨有些激动地告诉记者。
但老师告诉她,这些只是暂时的,她自己以后也要像老师一样每天都教育它,成果才能巩固。
尽管如此,林雨对「小问号」这些改变已经很知足,「老母亲欣慰」,她说。
*王冲与林雨为化名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这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个月上万块送狗上学,你不懂
宠物学校大起底!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去上学?
“宠物上学”兴起!萌宠在学校都学些什么?搭车、装死、扭屁股
宠物消费:从“上学”到克隆
“宠物上学”兴起,“萌宠”在学校都学些什么?——中国青年网
养宠呈现“拟人化”:我送“毛孩子”上学校
宠物领养、宠物送养、押金无偿免费平台 20220827宠友社
“毛孩子”竟也开始上幼儿园了!年轻人花上万送狗狗去学“装死”
宠物领养、宠物送养、押金无偿免费平台 20220818宠友社
我在抖音做「宠物博主」,一个月赚了20000块。
网址: 一个月上万块送狗上学,你不懂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805.html
上一篇: 北京长城网 |
下一篇: “毛孩子”也有了幼儿园 宠物上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