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理论属于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在教招考试时着重考察对强化规律的区分,通常以单选、判断的方式出现。因此,备考时要着重区分不用规律的内涵。
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箱内装上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只要小白鼠按压操纵杆,就可以吃到食丸。他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小白鼠随着多次尝试,按压杠杆的频率逐渐增加。通过实验他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同时斯金纳还划分了两种行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而他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种:
正强化指给予愉快刺激,行为频率增加;如学生上课举手发言,老师表扬了他,后来他举手发言的次数增加了,这个就是一种正强化。
负强化指撤销厌恶刺激,行为频率增加;如放学后小明主动写作业,妈妈就免除了他不喜欢的家务活,他以后放学也会主动写作业,这就是一种负强化。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如上课时学生有小动作,老师批评了他,以后上课他的小动作变少,这属于惩罚。
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需要注意的是,备考时需要区分负强化和惩罚,他们是不一样的方式。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行为频率增加;而惩罚是呈现厌恶刺激,行为频率降低。所以,本质上他们是不同的过程。
1. 老师告诉小东“如果明天早上上学还迟到,就请家长来学校”,这里运用的()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2. 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终止刺耳的噪音,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3. 二年级的小明上课总喜欢做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他,慢慢的,他做鬼脸的次数变少甚至消失了,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1.C 2.B 3.D
中公教育解
无标题文档关注微信公众号抚顺中公教育
(ID:fszgjy)
抚顺中公教育:顺城区新城路中段25号(北京烤鸭店隔壁) 咨询电话:024-53912432
相关知识
强化和惩罚区别.doc
强化与惩罚
负强化和惩罚的区别
下列关惩罚和负强化描述正确的有()
管理中的负强化和惩罚有何区别?
强化理论中强化的类型可以分为( )A、正向强化B 、反向强化C 、废除D 、惩罚
下列有关负强化与惩罚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负增强与惩罚的区别
强化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强化与惩罚
网址: 如何区分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3260.html
上一篇: DNF:和谐版本后又一轮背刺!热 |
下一篇: 如何训练猫咪成为乖巧听话的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