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研尖兵”护鸟忙——野保专家李言阔十六年潜心研究候鸟

“科研尖兵”护鸟忙——野保专家李言阔十六年潜心研究候鸟


近日,在南昌高新区五星白鹤小镇,白鹤、小天鹅等候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悠闲地觅食嬉戏,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导李言阔教授正用单筒望远镜,观察人工生境中的白鹤种群数量,身后的金色夕阳和候鸟,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面。


12月25日,南昌高新区五星白鹤小镇,

李言阔(中)与学生在户外采集白鹤新鲜粪便,用于后续的分析研究。

2008年博士毕业后,李言阔便将鄱阳湖越冬水鸟保护作为重要研究课题。他带领团队在湖区开展野外调查,穿着雨鞋、水裤艰难穿过沼泽,扛着沉重的科研设备爬坡过坎,起早摸黑监测越冬候鸟的生活习性……再艰苦的环境,也难阻他们护鸟的脚步。


“鄱阳湖湖区虽然不像山林间有毒蛇猛兽,但湖边草地看似平坦实则沟壑纵横,尤其在冬季野外,人极易受困而遭遇失温危险。”李言阔告诉记者,2009年12月,他带3名学生到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水鸟。大家沿蝶形湖围堤徒步时,一道深沟突然横在前方,无法跨越。“当时已近傍晚,天黑后危险系数大增,我们返回时间不够,多次绕路无果后,只得向保护区南山保护站求助,最终乘渔船脱险。”


12月25日,在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通过观看白鹤热力分布图,李言阔(左一)与团队学生探讨白鹤迁飞规律。

16年来,李言阔团队不断优化调查技术与方法,运用无人机热成像等先进手段,持续监测鄱阳湖及周边保护区候鸟,掌握了白鹤等珍稀候鸟种群数量、分布变化等大量数据,对水鸟食物资源影响因素和退化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保护管理部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此外,他还主持两项候鸟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获首届林浩然动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李言阔表示,虽然近年来鄱阳湖珍稀候鸟的数量有所增加,公众护鸟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但仍面临秋冬季干旱常态化、枯水期提前并延长,导致候鸟食物短缺、栖息地减少、人鸟冲突凸显等诸多挑战。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鹤类专家组专家,同时担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职务,李言阔深感责任重大。他说:“我要继续做好科研工作,为保护鄱阳湖候鸟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十六年如一日,李言阔用行动守护候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和钻研。他的坚持,不仅是对科研的执着,更是源于对大自然生灵的热爱与担当。“鸟类是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指示器’,希望有更多志愿者加入我们的爱鸟行列,共同守护生态平衡,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永存。”李言阔说。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编辑:梅欣

审核:邱垚


相关知识

李剑志“爱鸟·识鸟·护鸟”长沙摄影巡回展启动
湿地护鸟第一人 护鸟摄鸟15年
东方白鹳繁殖地鸟线冲突攀升,黑龙江省鸟线同护研讨会在线召开 | 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
野保研究中心实施防鸟撞示范应用工作
2023“爱鸟周”爱鸟护鸟倡议书10篇.pdf
三亚开展“爱鸟周”活动 倡议市民游客争当“护鸟使者”
“候鸟医生”李春如:让受伤“精灵”重新振翅高飞
爱鸟护鸟 万物和谐 今天我们应当如何保护鸟类?
野保月
新邵:让爱鸟意识“飞”进校园 护佑候鸟迁飞

网址: “科研尖兵”护鸟忙——野保专家李言阔十六年潜心研究候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5729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迁徙季,这些名词了解一下
下一篇: 鸟类学家正在研究某种鸟的迁徙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