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宠物用病毒类生物制品质量检验情况分析1.宠物用病毒类生物制品不合格批次及主要不合格项目情况由图3-图5可知,2008-2020年共检出不合格宠物用病毒类制品68批,年均不合格批数约为5批,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效力、支原体、无菌、剩余水分等4个参数,占比分别为49%、21%、13% 、9%,合计占所有不合格项目的比例为92%;性状和鉴别合计约占8%。从主要不合格项目逐年分布情况看(图6),效力检验不合格是近五年各类检验最突出问题,纯净性检验(支原体和无菌)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项目,而剩余水分、性状和鉴别检验不合格仅为不同年份个别产品出现的问题。


与美国和欧盟的方法相比1-3(表5),2020年《中国兽药典》新增的NIH法仅作为附录推荐方法,还未作为已批准狂犬病灭活疫苗的统一方法,且在标准的可操作性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如尚未明确使用的小鼠品系、性别和体重﹐未统一参考疫苗供应机构以及效力计算方法﹐也未基于动物福利考虑将美国9CFBR和《欧洲药典》NIH法均推荐采用5个阶段的终点代替方法(表6)作为攻毒后结果判定标准。此外﹐欧洲药典已推荐将小鼠免疫中和抗体测定法作为NIH法的替代方法巴,建议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尽快统一已批准狂犬病灭活疫苗的效力检验方法,并积极针对疫苗的体外抗原定量方法或免疫后血清的定量方法开展研究。2.加强宠物用制品纯净性检验方法的研究无菌、支原体、外源病毒是兽用生物制品纯净性控制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宠物用病毒制品纯净性检验不合格占比为34%(外源病毒检验未检出),也是仅次于效力检验的主要质量风险点。对于无菌检验,除应严格按照GMP要求组织生产和检验外,应将“处处防污染”理念贯彻始终,重点从原辅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三个环节加强控制,建议应采用来源明确且质控合格的培养基,严格按照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和判定。对于支原体检验,应聚焦细胞(细胞系),种毒和牛血清等兽用生物制品支原体污染主要源头,牢固树立“预防为主”方针,严把细胞、种毒和血清等原辅材料“入口关”,严格执行种毒种子批制度、细胞种子库制度和原辅材料进厂检验制度﹐从穿衣戴帽戴口罩做起严防人员污染和物料交叉污染,严格生产车间和实验室的环境控制和操作控制,规范制定和执行支原体检验SOP以及定期抽检查验制度﹐在现行《中国兽药典》支原体检验方法基础上,增加DNA荧光染色法作为法定方法之一,同时建立更敏感的PCR方法作为企业内控方法巴,以解决目前兽用疫苗支原体污染问题。对于外源病毒检验,尽管近年来未检出不合格制品,但 BVDV、PIV5污染风险持续存在,且与美国、欧盟等国家(地区)药典相比,《中国兽药典》2020年版的宠物用细胞及其制品的外源病毒检验方法仍有进一步完善空间,如《中国兽药典》2020年版对于犬猫用细胞及其制品,采用荧光方法检测仅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狂犬病病毒等3种特定病毒5,而美国9CFR $ 113.47规定除以上3种特定病毒外,犬源细胞和种毒还应检测呼肠孤病毒、犬冠状病毒、犬瘟热病毒等特定病毒,猫源细胞和种毒还应至少检测呼肠孤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等特定病毒。建议应尽快开展我国宠物用病毒类生物制品外源病毒污染风险监测,根据风险监测结果并借鉴国际上同类制品外源病毒控制要求,不断完善我国宠物类外源病毒检验方法。3.推动建立以单抗为基础的宠物用标准物质库尽管我国已批准犬瘟热单克隆抗体和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等2个单抗制品作为治疗性生物制品使用,但国家宠物用标准物质几乎空白,亟待开展相关研究。对于宠物疫苗而言,多联或多价疫苗已成为已批准制品常态和研发趋势,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存在试验动物筛选困难且特异性难以保证的问题,而单克隆抗体应该是一种较好选择。目前,单克隆抗体作为中和用阳性血清已广泛应用于已批准的宠物用进口多联多价活疫苗的鉴别检验和外源病毒检验,采用单抗作为一抗或单抗标记的荧光抗体也用于制品病毒含量测定以及外源病毒检测。建议由中监所牵头组织攻关,尽快建立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宠物用标准物质库﹐不断夯实宠物用疫苗和诊断试剂研制基础。4.强化宠物用疫苗及诊断制品重点品种研制宠物用生物制品已成为行业研究热点。从已批准的宠物用制品看,犬用疫苗和诊断试剂为主要申报品种,分别占已批宠物类疫苗和诊断试剂的89%和86%,而猫用疫苗和诊断试剂仅占11%和14%。从产品品种看,犬用疫苗已涵盖狂犬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副流感、犬腺病毒、犬冠状病毒病以及犬钩端螺旋体(犬型、黄疸出血型)等7种主要疾病,犬用诊断试剂基本与疫苗病原一致,其中狂犬病病原和抗体诊断试剂数量和品种最多,约占已批诊断试剂的43%(6/14)。猫用疫苗主要为狂犬病、猫鼻气管炎﹑嵌杯病毒病、泛白细胞减少症等4种疫病且均为进口制品,诊断试剂仅有猫杯状病毒胶体金试制条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胶体金试纸条2种,研发空间均很大。从研发角度看,基于国内犬猫流行毒株的多联多价疫苗、弓形虫等人畜共患寄生虫疫苗和检测试剂﹑猫用疫苗的国产化疫苗、野生动物用狂犬病口服标记活疫苗、狂犬病灭活疫苗体外抗原含量检测试剂盒和免疫后血清的定量检测试剂盒以及猫用疫病诊断试剂可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研发重点。
相关知识
《预防类兽用生物制品临床试验审批资料要求》《治疗类兽用生物制品临床试验审批资料要求》发布
宠物用生物制品研究进展
盘点 | 2024年审批的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情况
蚌埠市兽用生物制品经营单位现场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2021年中国预防用兽用生物制品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元
我国兽药发展与宠物药课件.ppt
【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动保新航道|国内外宠物用生物制品种类对比
2018年我国宠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洞察2024: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网址: 我国宠物用病毒类生物制品质量情况分析与建议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09924.html
| 上一篇: 宠物缺蛋白原因解析 |
下一篇: 山东省消协发布宠物消费教育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