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去年暑假
去了一趟马戏团
然后就看见了一只五彩斑斓
体态雍容、睥睨四方的
鹦鹉小哥
“哟,到点了,开始我的表演”
一口诡异又流利的方言
待其兴奋的不能自已时
就会起劲地跳“摇摆舞”
头左右摇摆
一只爪子还不停地打着节拍
样子滑稽极了
然后一首东方红响彻全场
……
一脸震惊,眉毛像金拱门,双眼瞪圆,嘴巴呈O字型
请自行脑补我当时那个吃惊的画面吧
话不多说
下面邀请我们的
鹦哥上场
……
emmmmm……
先来思考一个生活常识性问题:
鹦鹉为什么会学舌?
由于它的舌根非常发达,舌端呈月型,舌头富有肉质,尤为圆滑、肥厚、柔软,犹如人舌,转动灵活,而一般鸟类的舌端是尖的。由于这些优越的生理条件,所以鹦鹉能维妙维肖地模仿人语,发出一些简单、准确、清晰的音节。
但在鹦鹉学话之前,如果对它进行一些小手术,比如用剪刀把舌骨剪断,或者捻舌等,那么鹦鹉就可以学更多的话了。(嗯……好像有些残忍,小编我只能捂眼默默地站在一边)
因为我的这份鹦哥情怀
(好吧,其实就是因为上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看见了一件相关文物)
So,现在进入我们今天的正题:
这件文物名为
鎏金 鹦鹉纹 提梁 银罐
1970年10月出土于西安市何家村唐窖藏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毫不夸张的说
这是何家村窖藏中最华丽的提梁银罐
罐体中心
以鹦鹉纹作为主题纹饰
鹦鹉抬首、展翅、翘尾
栩栩如生
《说文》记载
“鹦鹉,能言鸟也。”
因其毛色多彩而艳丽
能学人言
受到了唐人的格外喜爱
因此
鹦鹉也成为地方和邻国
向大唐王朝所敬贡品之一
唐朝史书也对朝贡鹦鹉的事件有很多记载
如《旧唐书 南蛮西南蛮列传》载
“林邑国,汉日南象林之地,在交州南千余里……贞观五年,又献五色鹦鹉。太宗异之……又献白鹦鹉,精识辩慧。太宗悯之。并付其使。令放还林薮。”
从文献中不难看出
这一时期的鹦鹉品种很繁多
唐人对于鹦鹉也是十分喜爱的
鹦鹉纹在唐朝的流行
也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
其一
外来鹦鹉品种的到来
刺激了唐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其能够说话在唐朝文献里
已经成为智慧的象征和宠爱的对象
其二
唐朝上层社会将鹦鹉作为宠禽
并赋予圆满吉祥的寓意
如在金银器上
它常与凤凰、鸳鸯、鸿雁等吉祥纹样
成双成对出现
如:
唐 站枝双鸾鹦鹉鸳鸯衔绶镜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
元代文学家赵善庆的
《 普天乐·秋江忆别》
晚天长,
秋水苍。
山腰落日,
雁背斜阳。
璧月词,
朱唇唱,
犹记当年兰舟上,
洒西风泪湿罗裳。
钗分凤凰,
杯斟鹦鹉,
人拆鸳鸯。
不过这首元曲的情感就比较悲伤怅惘、失落凄楚了
我们现在就从下往上分析这件文物
银罐圈足底内加焊一圈圆箍
这样底部就更加结实,不易脱落
银罐器身其余空白处用鱼子纹填满
花纹平錾(读如赞),纹饰鎏金
象征着多子多福
银罐肩部有一提梁
提梁能自由活动
银罐盖内有墨书
“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
紫石英、白石英均为矿石类药物
是炼丹的重要原料
由此判断
此罐的用途应为储存药物之用
古人认为用金银器盛放炼丹药物
可以提高其药效
因此在何家村发现的药材
均盛放在金银器中
这也与唐朝道教的盛行
密不可分
唐王朝建立之初
李渊就是利用道士的“密告符命”
来神化自己是“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
为其代隋制造有利舆论
后继者李世民在争夺帝位中
也得到了道教徒的支持
李唐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提高自身的门第
奉道教教主老子为其始祖
称自己是老子的后人
从而神化自己的政权
所以说在唐代
道教几乎就是国教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
道教金砂派的盛行
极大地促进了炼丹风气
金砂派继承了东晋葛洪的思想
认为黄金和丹砂可以使人“不老不死”
达到富贵长生、自由逍遥的至高境界
因此当时无论是皇家贵族、文人墨客
在不能做到内除物欲、外斥功利的情况下
都选择服食丹药来达到长生的境界
因此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大量制造
不仅仅反映出金银器制作技艺的高超
以及当时唐朝的经济文化繁荣
也蕴含了宗教的重要推动作用
嗯,所以说
优秀的宠禽——鹦哥儿
各方面都是优秀的
……
文编:绿里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撸猫不如撸一把鹦哥儿
如何撸猫,撸猫最全攻略,一撸百依百顺
撸猫撸狗“撸鸭”!宠物咖啡馆异军突起,但创业要慎入!
撸猫是什么意思
年轻人钟情“撸鸟” 鸟咖渐成新宠
来这些店,我只想撸猫撸狗撸羊驼
年轻人钟情“撸鸟” 鸟咖渐成新宠
科学撸猫指南(完全版)
撸猫撸狗自由轻松实现!伦敦宠物咖啡店了解一下!
【图集】撸猪、撸蛇、撸刺猬:“打卡”网红宠物咖啡馆
网址: 撸猫不如撸一把鹦哥儿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7822.html
上一篇: 【以案说法】两男子因买卖珍贵濒危 |
下一篇: 养虎皮鹦鹉和鸳鸯鹦鹉应该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