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娱导读:
打开微信好友列表,总能出现几个拿猫咪照片当头像的朋友,朋友圈里也不乏天天晒猫的“铲屎官”,群聊斗图总会出现一连串的喵星人表情包…与猫有关的事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拥有一只猫就可以被认为是“人生赢家”,甚至有网友发明金句,“别看有些人外表光鲜亮丽,背地里连只猫都没有”。
这股社会热潮下不少年轻人纷纷加入铲屎官行列,无法养猫的网友们则在微博上围观铲屎官们的养猫日常,并戏称此类行为——“互联网云吸猫”。
花式吸猫,“猫文化”成年轻化新潮流
当微博上美妆、美食、搞笑领域的各大博主频频出现,而在萌宠届喵星人或者汪星人也能化身成为网红博主。微博早期萌宠博主“回忆专用小马甲”的萨摩耶妞妞和苏格兰折耳猫端午是名副其实的“萌宠网红”,它们有着萌化人心的外表以及不时出现的逗趣表情,它们的许多日常小趣事常常令网友忍俊不禁,一条微博下的评论经常上千,而现在该微博账号粉丝也已经达五千万左右。
“郭斯特”是另一个有名的猫咪博主,因在微博分享自己的布偶猫生病的一段经历,受到不少网友的关注。她养的“狐狸”是一只颜值极高的布偶猫,蓝色瞳孔及白色猫毛的组合神似狐狸,与它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微博底下总有不少网友在“吸猫”,大呼可爱。这类微博博主利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分享他们与猫咪间的日常趣事,记录下喵星人的美好瞬间,有些还成为粉丝自制表情包的来源,不少爱猫人士在这一小圈子迅速聚集。
娱乐圈里不少明星自己本身也是猫奴,猫咪几乎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朋友之一。例如,Papi酱就养了两只猫,分别叫“大咪”和“小咪”,她会时不时在微博分享自己与猫的互动,这两只猫还拥有着自己的微博号,专门用来更新它们的吃喝拉撒等,引来不少Papi酱粉丝的关注,两只猫咪甚至还成为她拍摄视频的创意来源,将养猫趣事和商业内容进行趣味性的融合,获得不错的反馈。
姚晨家里的“八顿将军”也是有名的网络红猫,因为每天要吃八顿饭而得名,姚晨的个人账号里有几张她和八顿将军的经典合照,她对猫咪的喜爱溢于言表。此外,娱乐圈中的徐静蕾、萧敬腾、范冰冰等人也都是有名的“铲屎官”,在社交平台分享在家与猫咪之间的日常,成为他们与粉丝生活化互动的重要内容。
除了铲屎养猫,其他场景中出现的猫咪也共同构筑了互联网中的“猫文化”。随着故宫“大IP”的火热,打小便生活在故宫红墙青瓦内的猫群也随之受到网友关注。
它们自小便生活在这里,往上追溯到祖宗甚至是皇宫“御猫”,它们捕鼠的天性能够防止鼠患导致物品损坏,从而保护文物的完整性。故宫“网红院长”单霁翔在一次讲座中就分享了故宫猫的爆火现象,不仅有人专程来看猫,对它们的名字了如指掌,甚至还有热心网友往故宫寄猫粮。
电影《妖猫传》则从一只黑猫的视角,重新解读了一段家喻户晓的的历史故事,越来越多的IP与猫有机结合,“猫文化”的融入让二者达到“1+1>2”的效果。
商业收编,从“猫文化”到“猫经济”
互联网内猫文化的流行赋予了猫更多的商业价值,与猫有关的事物有着巨大的受众市场。日本就有着“猫咪经济”的专用名词,指的是以猫为主角的新型经济产业。
在位于东京神保町的“神保町猫咪堂”就是一家专门经营与猫有关书籍的店,因为仅仅抓住猫这一元素,成功实现了互联网浪潮冲击下传统书店的转型和改革。猫能救活一家店铺,足以反映出猫在日本国民中的巨大人气。日本经济界甚至形成定论:无论涉及哪种领域,只要用好了猫咪,就一定能够获利,即猫咪等于经济。
在我国也出现了不少“猫经济”的苗头,例如抖音、微博和微信等猫的图片和视频,都获得不错的传播效果。另外,实体经济范围内的猫主题咖啡厅、书店和餐吧,除了店铺基本的营业项目,自养的猫咪也成为特色服务的一种,甚至还出现以“云吸猫”为主题的APP,受众除了围观其他铲屎官的养猫生活,还可以亲自体验一把虚拟的养猫过程。
猫咪的IP化运作是商业经济对“猫文化”进行收编的典型例子。猫咪不仅本身作为传播内容,并且能作为底本进行衍生内容创作。以郭斯特为例,除了日常内容的分享与粉丝互动,并且还出现了漫画等周边产品,深受粉丝的喜爱。
同时,“猫经济”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人们消费观的改变。随着社会生产的极大丰富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转向更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产品。这与初级的消费需求不同,其核心在于悦己消费,商品即便价格不便宜,但自己喜欢就足够了,人们更追求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
星巴克的一款“猫爪杯”曾经受到全网疯抢就足以印证这一趋势,“猫爪杯”的中间凹槽为猫爪状,因独特的猫元素造型及可爱的外观受到追捧,不仅星巴克门店内一度遭到抢购,电商平台的多次补货也秒速售空,市场上的转手售价甚至远远高出原价。“猫爪杯”的火爆不难看出人们对于猫咪的热爱,猫天性优雅高贵,性格高冷爱干净,代表着可爱、自由和另类等特质,市场的这种狂热将为“猫经济”注入强大的市场潜力。
残酷现实,空巢青年与“一人经济”
曾经有机构对中国的铲屎官群体进行调查,数据显示,养猫的人一般为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的独居青年,他们的年龄层次多分布在80-90后。这一类年轻人大多数属于独自到大城市求学或工作,背井离乡的他们身边没有太多的亲人,养猫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
一方面,养猫能够带来情感陪伴,回家后不需要独自面对冷清的房间,猫咪就像家人一样等待着主人下班回家;另一方面,为猫主子喂食、洗澡、看病和铲屎等日常活动,也让铲屎官们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产生心理上的情感牵挂与满足感。
“一人经济”的出现也与养猫文化紧密相关。目前,中国单身男女人口数已达到2亿,这一现象促进了“一人经济”的兴起,比如:迷你KTV、一人火锅等。他们喜欢独处,回避不必要的社会交往,更多的时间喜欢宅在家里。养猫成为了单身男女们情感治愈的重要途径,相比于应对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养猫能够获得稳定的陪伴与慰藉。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养狗,养猫省却了外出溜圈散步等每日必备活动,排泄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猫砂解决,干净省事便利促使萌猫成为都市单身人群养宠的主要选择。
空巢青年养猫和互联网“云吸猫”的现象,其背后是压抑的现实生活与淡薄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精神层面的投射。房租、房贷、车贷下的当代年轻人承受着较大的生存压力,都市化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现代人群“君子之交淡如水”式淡薄的人际关系,成为对现代人精神层面的另一种压迫。
处于高压下的人们转而通过养宠物寻求“解药”,与动物的互动不仅满足了自身娱乐化的需求,并且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忘记了彼此的身份以及生活的压力,获得了精神上的慰藉。
“背地里连只猫都没有”式嘲笑,当然是网友相互间的一种戏谑,但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养猫一族的羡慕与向往。如果条件允许,宠物确实可以成为人类朝夕相伴的好朋友。如果觉得生活有点难,不如试试养只猫吧。
相关知识
你听说过宠物主题咖啡饮品店吗
穷鬼就不要养宠物了 先养好你自己吧
隐藏在“云吸宠”下的生意经!
隐藏在“云吸宠”下的生意经
从十四万家咖啡馆中脱颖而出,猫咖是如何让人上瘾的?
撸猫吸狗背后,比肩玛氏、雀巢的本土宠物品牌正在诞生
小调查丨“云养猫”走红:一日吸猫,终生戒猫
中国猫奴撸猫简史:吸猫成瘾背后的人口结构变迁
半月谈|吸猫成瘾,养猫“致贫”?年轻人催热“猫咪经济”
半月谈:吸猫成瘾养猫“致贫”?年轻人催热“猫咪经济”
网址: 漫谈吸猫文化:别看有些人外表光鲜亮丽,背地里连只猫都没有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8777.html
上一篇: 部分年轻人把宠物当情感寄托:我的 |
下一篇: 养猫人如何与猫咪建立深厚的情感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