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犬已能兴奋的沿着迹线正确地追踪时,可将掌握训练绳的长度再适当放长,直至将训练绳拖在地上,以发挥犬独立追踪的能力。有所巩固后,应进一步使犬的能力和训练环境条件逐渐复杂化。其方法和要求如下:
㈠.培养犬区别追踪、诱惑迹线的能力。
这先要从利用有少数陈旧气味的自然诱惑线的环境开始,例如,训导员选择曾有少数人走过的地面,走上自己的新鲜迹线,然后令犬追踪,以观察犬是否上诱惑线或能否加以区别,不要急于约束犬,以发挥犬独立区别气味的能力。犬如不能正确区别而沿诱惑线追踪,则应及时将犬唤回,重新付与嗅源进行嗅认追踪,并收短训练绳,适当控制,不使其脱线过远。在犬能够兴奋的反应主人迹线时,应即时以“好”的口令奖励。以后可跟随犬能力的提高,将诱惑线与主人迹线同时布设,直至在主人迹线的布设以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布设诱惑线,诱惑线的布设采取如下形式:
⒈垂直交叉诱惑迹线:当训导员布设一条长约150米的迹线后,助训员再从该迹线的中段穿播而过,这样构成了垂直交叉诱惑迹线,然后让犬追踪主人的迹线。
⒉平行交叉诱惑迹线:训导员布设一条长约定400米的迹线,助训员从距离这条迹线约一米处走向这条迹线。当走近距离迹线约一米处是时,就沿着主人迹线的一侧,仍保持一米的间距平行前进。约走50米就交叉而过,再沿着主人迹线的另一侧仍保持一米的间距平行前进,继续走约50米后离去,这样就构成了平行交叉诱惑迹线,然后令犬追踪主人的迹线。
展开剩余75%
⒊集体交叉诱惑迹线:训导员布设一条长约500米的迹线,尔后由另外两名助训员,从距主人迹线起点的两侧约20米处,同时面向迹线的斜前方行进,当两人走到主人迹线的四分之一处相遇时,就交叉而过,约行20米后自行离开,同时再由第三助训员,在距离主人迹线终点约100米处,作垂直交叉,这样就构成了集体交叉诱惑迹线,然后令犬追踪主人迹线。
以上各种诱惑迹线的训练方法基本上都是相似的。
⒋在培养犬区别迹线气味能力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在布设各种诱惑线之前,训导员与助训员应很好的计划,而训导员还必须确实记住线诱惑的交叉地点。
②在初期应布设新鲜的主人迹线进行训练,当犬有了一定基础后,再逐渐追踪旧迹线。
③参加布设迹线的助训员,最好是由与犬不常接触的人担当并要经常更换。
④各种诱惑线的形式,都是为便于训练制出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可以参照这些形式灵活布设迹线,特别是在缺少助训员的条件下,利用行人通过的自然诱惑线进行训练,也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各种形式的诱惑迹线都不宜连续训练,训练次数也不应过多。
㈡.培养犬根据嗅源气味独立发现相同气味迹线的能力。
使犬根据嗅源的气味,从地面上独立发现相同气味迹线的训练方法是:训导员选择清静环境布设一条200米的迹线,而后带犬到距离迹线起点约10—15米的地方,先令犬坐下,用自己常用的物品做嗅源,使犬嗅后发出“嗅”的口令,纵犬搜寻与嗅源气味相同的迹线。犬如能迅速发现主人迹线,应及时以“好”的口令加以奖励,犬如发现不了,则应再将犬带到距迹线起点近一些的地点,重新付与嗅源气味令犬搜寻,或指引犬发现迹线。经过这样几次训练后,当犬能独立的发现迹线时,可将独立起点的附近发现迹线距离逐渐延长至30米左右,并在迹线起点的附近加上1—2条诱惑线,借以训练犬根据嗅源气味,能准确的区别和发现主人迹线。但这样的训练次数不宜过多和连续进行。
㈢.中断迹线的训练。
为了培养犬在追踪迹线气味发生中断时,能根据口令兴奋地搜寻迹线并继续追踪的能力,训导员可利用有壕沟、河流或公路等的环境布设迹线,在走线时有意的跨越壕沟,通过河流,横穿公路等,使迹线气味中断。
当犬追到迹线中断处时,要防止其东跑西窜,而应首先引导犬沿壕沟、河流、公路一侧的左右方向积极追寻。犬如不能很快的自动接线时,训导员应带犬通过训练处,在距离迹线稍远的地方,令犬继续搜寻迹线,犬发现追踪的迹线后,及时以“好”的口令奖励,并使其继续追踪至终点。
㈣.不同地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条件的训练。
不同地质条件的训练,就是训导员布设迹线时,使迹线经过几种不同的地面。例如,有草地、耕地、山地、石子路、土路、水泥路、柏油路、树林等地带,借以培养犬适应在条件不同地面上沿主人迹线进行追踪的能力。
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天气下的训练。在犬已能较好的追踪主人迹线的基础上,应经常变换训练时间与训练的条件地点。例如,有时在早晨,有时在中午或下午或黄昏、夜间进行训练,使犬适应在任何条件任何时间下都能兴奋的追踪。初期在夜间追踪时,有些犬常常表现探求反应或被动、主动防御反应,因此要在没进入夜间追踪训练之前,先通过在夜间带犬活动进行锻炼,在犬适应夜间训练后在进行夜间追踪训练,还要有计划地利用不同的风向、风力、气压、气温和雨雪天气进行追踪训练。在逆风或狂风的情况下追踪时,迹线气味有移动位置的,犬如出现抬头或左右幌线,是属于正常现象,不必约束犬的行动,在雪地追踪时,要防止使犬形成照看脚印的不良联系,进行上述条件时,训练不应要求过高,更不能超越犬的生理活动范围。
㈤.陈旧迹线的训练。
这一训练要在犬能联系迹线气味,并积极向下嗅认的基础上进行。迹线遗留后时间的延长,不能一开始就要求很高,最好先从30分钟开始,并要在走线时使步子密一些,气味大一些,当犬能顺利的追踪时,再将迹线逐渐延时一小时、两小时至数小时之后追踪。在训练过程中,防止直线上升,要有长有短,有易有难,易难结合,在犬的基础能力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偶然的进行一次大幅度提高。例如,把迹线的遗留时间在原基础上延长一倍,也要看效果,但不论成功与否,在下次训练中都要把条件降下来。
通过第一步骤各项能力复杂化内容的分别训练,在犬形成较好的基础能力之后,要求犬达到比较清静的环境条件下,能根据口令和嗅源气味,兴奋而顺利地追踪500米,遗留3小时的主人迹线,当有了这样的追踪能力后,即可转入第二步骤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