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狗和猫咪有尾巴?”
“为什么小动物身上有毛?”
作为家长的你,应该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似乎对动物有着天生的好奇和兴趣,喜欢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问。有的宝贝宁肯自己少吃一口,也愿意把心爱的食物去喂小动物。
“爸爸妈妈,给我买只兔兔吧!”每次在宠物店都能看到“苦苦哀求”的小朋友。
爱动物,善意的本能
人类学家白强尼说过:孩子最强烈的友谊发生在他们和动物之间。
小朋友是特别单纯的,他们还没有被灌输动物危险的理念。动物笨拙稚嫩的样子,和幼年人类相似。孩子认为动物会说话,和人有着一样的情感。所以,孩子很容易把动物和自己归为同类,是可以交往的。
养宠物,童年的生命教育
养宠物的确有这样那样的烦恼:掉毛、细菌、寄生虫、过敏原……关键是每日需要照顾,实在太麻烦。
但是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爱是“如你所愿”不是“如我所烦”,当孩子真的心心念念想要一个宠物小伙伴时,不妨考虑答应,但是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负起责任。
教会孩子,接纳需要负责,爱需要持续,动物给我们陪伴的同时,我们要善待这些自然的精灵。指导宝贝亲手照顾动物,既能满足他们接触动物的愿望,又能培养爱心和责任意识,何乐而不为呢?
也有一些家长担心饲养的结果,万一宠物离世,孩子接受不了怎么办?死亡,是成长中绕不开的话题。从恐惧到接纳,是孩子的必然的心理历程,也是孩子人生中一场生命教育课。
有了宠物,孩子不再是家里最弱小的存在,不再是大人疏于照顾时闹腾的“熊孩子”,而成为拥有更多主导权、爱心和独立人格的个体。
动物给孩子的还不止于此……
李玫瑾教授和俞敏洪都提到过,孩子喜欢小动物可以培养很多能力。
和动物接触,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锻炼他们的观察力,满足好奇心,培养爱心和耐心。
孩子了解得越多,思考得越多,会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对一些感到好奇的问题进一步探索,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孩子了解动物的特点后,会不知不觉间培养同理心,加强情商,有利于今后的社交。
在SPRING思普润,我们很善于抓住孩子和动物的天然联系,帮助发展宝贝的能力。我们会把动物元素很好融入课堂,比如在英文戏剧课上,孩子们跟着老师辨别不同动物,学会它们的叫声,并且有滋有味地模仿动物特点,还能回家和父母一起互动。
▲点击视频开始学习
当老师带着孩子们认识动物、了解动物时,小朋友们的眼睛是亮亮的,再害羞的宝贝都会乐于参与。孩子的这种天性真的令人动容!我们中心还准备了很多很多“动物彩蛋”,比如各种动物玩具玩偶、阅读区的动物绘本,我们甚至有个专门的“隐藏空间”,让孩子们和恐龙一起穿越到史前,在有着神秘彩色灯光、鱼儿游水、以及恐龙叫声的空间里,爬行、摸索、满足好奇心,身临其境地当一回自然之子!
善待动物,父母做起
从基本认知的角度看,孩子的心灵是天然的,和动物和谐相处,也是一种自然的教育方式。
有人认为,爱动物的主题是西方的,还有人认为它只是有钱人、有闲人的行为。这就是自然教育、通识教育出了问题,值得反思。
我们鼓励孩子爱动物,至少要教育他们不虐待动物。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对待动物的态度和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动物的态度和方式。
所以,亲爱的粑粑麻麻们,如果你们希望孩子成长为有同情心、为他人着想、能耐心对待周围人并且能较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一定要注意你们对孩子形成的氛围影响,你们的态度,就是将来孩子的态度。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
SPRING
相关知识
可带宠物上学: 生命教育的新实践
养宠物教育孩子生命,从金鱼到狗狗,这些生命体验让孩子学会责任和珍惜
关于“生命教育”:娃的宠物死了,哭了几个小时,应该怎么办?
养宠物,学习尊重生命-----
尊重动物生命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赵皖平代表:将爱护动物和尊重生命相结合的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工作
从情感关怀的视角谈班集体教育
原创 倡导高度适应性的幼儿生命教育具有哪些社会价值?
让宠物进入校园,不仅是生命教育,更是科学认识动物的良机|荔枝时评
活动报名 | 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狗教授”公益教育宣传活动
网址: 生命教育,从爱动物开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49917.html
上一篇: 谁还没养过宠物呢?中学生晒出小动 |
下一篇: 训犬大师巴顿贝伦的四个经典训犬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