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江门将召开养犬管理社会听证会 养犬行为需立法规范

江门将召开养犬管理社会听证会 养犬行为需立法规范

江门将召开养犬管理社会听证会,立法呼声高涨,话题热度升温——
养犬行为有必要立法规范 
25311574789875633.jpg

每晚9点多,在五邑华侨广场都能看见前来遛狗的市民,牵狗绳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

  开栏语

  《江门市养犬管理条例》被列为江门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度立法计划预备项目,拟针对不文明养犬行为、养犬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地方立法加以规范,保障公民人身健康安全,促进文明城市建设。今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建议。为更好地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的重要原则,本报自即日起推出“文明养犬做最赞‘主人’”栏目,深入反映爱狗人士、社会公众、人大代表、政府部门等各方关注和诉求,提高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度,为推动地方立法工作,建立文明江门、美丽侨都贡献力量。

  狗只噪音扰民、不拴狗绳遛狗、无证贩卖犬只、流浪狗徘徊……记者通过江门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网页搜索发现,仅2019年1月1日至11月24日,全市有关不文明养犬的投诉已超1500宗,仅犬吠扰民就达770多宗。

  这些数据背后意味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养犬热”持续升温,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噪音、狗粪、气味等派生而来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也对群众生活工作、出行安全造成了困扰。

  “不文明养犬行为归根结底是养犬者欠缺文明素质和社会责任,江门应尽快立法,健全文明养犬教育机制”,市民李嘉伟直言。从日渐高涨的呼声中,折射了立法背后的哪些现实需求?公众寄予了哪些期待?

  记者就此进行了了解……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唐达

  呼声

  养犬管理需有法可依

  2018年11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广东省爱国卫生条例工作条例(修订草案)》,要求各地市制定养犬管理办法。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表示,饲养动物问题属于城市管理的具体问题,考虑到各市之间的情况不同,难以在省条例中对划定养犬管理区等作出统一适用的具体规范,明确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养犬管理办法。

  今年初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市人大代表傅健曾就当前江门养犬管理缺位的现状提出:“建议加快江门人大进行地方立法,或者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管理规定。”

  通过江门市建议提案在线网上平台,搜索关键词发现,仅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大会就收到了5条呼吁“加强城市养犬管理”“加快养犬管理地方立法”的代表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透露,近两年开展的立法建议项目征集活动中,《江门市养犬管理条例》的立法呼声最高。而在近期开展的调研中,该《条例》则是立法项目库内得到最多政府部门、代表委员支持的项目。

  高涨的立法呼声背后,除了困扰公众的噪音、卫生、气味等民生问题,政府部门在养犬管理中所面临的困境,同样不容忽视。

  有部门反映,目前政府部门对养犬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广东省犬类管理规定》《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和《江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但这些法律均未对城市养犬进行细化,也无法完全适用于江门实际需要。

  还有部门指出,由于江门并未制定犬类管理主管部门,导致管理职责不清、部门互相推诿,以致于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认为政府部门“不作为”。

  市人大代表陈琼欢在基层社区工作,“狗吠扰民、公园狗屎、流浪狗等是居民投诉最多的问题,但部门和社区多以教育劝导和驱赶流浪狗应对,缺乏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立法,明确养犬规范和管理办法。”

  牵狗绳、管狗吠、培育责任意识

  关注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今年初,《江门市养犬管理条例》被列为2019年度立法计划预备项目。12月初,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召开江门市养犬管理社会听证会,广泛听取民意。这标志着立法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消息一出,社会热度迅速升温。

  市民梁笑媚是爱狗人士,她对立法非常支持,也非常关注,“随着养狗人士越来越多,有些不文明的行为,确实需要规范和纠正。我希望,通过立法可以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营造文明养犬的社会氛围。”

  “遛狗不牵狗绳,这是对公众最大的危害。无论大狗还是小狗,受到惊吓都很容易伤人。”李嘉伟直言:“立法规范中,我最关心的就是牵狗绳,这是最容易被养狗者接受,也最容易实施的文明养犬措施。”

  最遭非议的犬吠扰民问题,则有不具名的小区居民专门致信市人大常委会:“恳请有关部门立法,加强犬只管理,防止噪音扰民。”还有市民针对“狗屎”问题提议:“立法要明确惩罚手段,派遣执法人员巡查。”

  此外,有网友还通过网页留言表达了意见,@FE通NG表示:“我不反对养狗,但是某些不文明的行为,让我更加觉得养狗要养‘好’狗,我非常赞成征集大家意见给大家美好的生活环境!”

  有本地养犬微信群的网友则提议,“芯片管理可行,可以减少弃养等情况”“可以设置遛狗公园或相应区域供狗狗活动”。也有网友担忧,“立法执法需要人力资源,如果力度太大,可能会导致大量弃养”“根源还是要培育责任意识”。

  随着话题“升温”,越来越多市民踊跃“发声”。

  接下来,本报记者将针对犬吠扰民、遛狗不栓狗绳、不清狗屎、流浪狗等投诉热点,以及呼吁实行养犬登记制度、明确狗只禁入区域、规范宠物繁养售卖等意见建议,开展更深入的采访报道,敬请关注!

相关知识

市政协召开《汉中市养犬管理条例》立法协商座谈会
关于加强养犬管理,规范养犬行为的建议
关于征求《苏州市养犬管理条例(修正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反馈情况
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养犬行为的建议
狗狗“放飞自我”?不文明养犬行为怎么管
宠物主题餐厅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广州越秀检察召开听证会
《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亟需修订完善,文明养犬需从单向管理转为双向共治
如何叫停虐待遗弃宠物:多地出台管理规范,专家呼吁地方立法
《惠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出台,市民期望既保障公共利益又考虑群众感受
我国养犬管理立法理念的反思

网址: 江门将召开养犬管理社会听证会 养犬行为需立法规范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7473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义犬救主,犬来富贵——犬的象征寓
下一篇: 犬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