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动物的行为特点早在古代人类驯养野生动物时已开始注意,但作为一门系统的行为科学则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行为学与遗传学结合形成一门独立的行为遗传学,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动物行为与遗传有密切联系,行为与其它性状一样,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头从未见过絮窝的母猪,在分娩前总想寻找一些草料来建造一个舒适的窝;不同种类的蜜蜂,不仅可以影响该蜜蜂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而且会影响其筑巢行为,以致蜜蜂专家可依蜂巢形状判定蜜蜂的种属,反映了动物的行为基本上受该动物的基因型控制.但同一物种的个体,并不表现绝对统一的行为,即使同卵双生的两头母牛,其采食,反刍,躺卧等行为也不完全相同.家畜的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受遗传控制,但这类疾病的发作和行为表现又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可见动物的行为不全由遗传因素控制,而可因环境影响而改变.
展开
DOI:
10.3969/j.issn.1001-0769.2001.05.007
相关知识
动物行为遗传
动物行为的遗传基础
动物行为的遗传基础.pptx
动物行为遗传研究
表观遗传能参与「动物本能」的进化?
实验动物遗传
ROCSEED 全国伴侣动物遗传评估中心
家犬谱系揭示行为多样化的遗传驱动因素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行为的发展
网址: 动物行为的遗传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87681.html
上一篇: 用于磁遗传学动物行为调控实验的装 |
下一篇: 动物行为研究的新进展(二):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