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能够在今天晚上跟大家来做一场这样的讲座,今天晚上我主要会给大家介绍一种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治疗遭受过创伤的青少年儿童,那么这种方法叫做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疗法。那么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名字叫做David Hong,我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咨询师,那么我所在的地方叫做明尼苏达州。我们可以看到在左边的这幅美国地图在标红的这个位置就是我所在的州,在明尼苏达州有非常多的湖泊,这里的农业也非常发达,而这里,州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的研究也非常发达,明尼苏达大学本身就有做过很多相关的研究。
那么我也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专业背景。我是受训成为一名心理学的培训师,然后我之前是在一家非盈利的心理学组织当中工作,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右图沃世本(音)儿童中心,那么现在我也开启了自己的一个私人诊所,就是我们看到的左边这幅图片。
那么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就是什么叫做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疗法?这是一种循证的心理治疗模式,适用于3到18岁的创伤青少年或者是儿童。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治疗方法的名字叫做创伤聚焦认知行为疗法,但是这个名字里面提到的一些名词还不足以囊括TF-CBT这个疗法本身,因为这个疗法它是包含了很多不同流派的一些手段。当然我们的 TF-CBT它首先是包含了认知疗法和跟创伤相关的一些疗法,但是它还是一个整合式的疗法,包含很多其他的内容,比如说认知行为学的原理,家庭疗法、依恋理论、赋能疗法,发育神经生物学以及人本主义的疗法。
那么我也想跟大家强调一下,最后提到的三种疗法,尤其是家庭疗法,它是TF-CBT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疗法相关的理论当中,就要求我们在给儿童做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邀请到一位儿童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来参与整个治疗当中。一般对儿童来说,这是他的生父生母,如果他的爸爸妈妈不能参与的话,我们也会希望请到一位他的一个成年亲戚来参与。那么我也想强调一下赋能疗法的重要性,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因为我们做治疗的目的就是希望改变小朋友们他对于这种创伤事件的记忆。
那么我们知道儿童在受到创伤之后,无论这种创伤是什么类型,比如说是受到虐待,或者是目击了事故的发生,甚至遭遇了亲人的离世,那么孩子他可能就会一直生活在恐惧当中,这种恐惧不仅仅是创伤本身带给他的,也是对创伤的记忆回忆会带给他到这些恐惧,小朋友他就会倾向于有很多的回避行为。那么我们TF-CBT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希望通过治疗让这些小朋友能够直面这些创伤,让他们不要再活在恐惧当中,不需要再害怕回忆起这些创伤事件。最后一个人本主义疗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TF-CBT里面使用的所有的方法,都是希望建立起儿童跟我们治疗师之间的一种关系。然后家庭疗法的重要性就是在于我们希望强化小朋友跟他自己的家长之间的联系。
我们介绍一下TF-CBT到底是什么内容。总的来说我们的TF-CBT疗法大概会持续10到25次。需要家长或者是成年亲戚的一个参与,它是基于不同的模块。所以我们在做TF-CBT的时候是有一套完整的流程的。在TF-CBT当中,我们会使用一个标准化的结果评估,我们会去评估一下儿童症状的严重程度。那么最后一点就是它的治疗方式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根据我们来访者的年龄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因素进行调整,适应他们的需求。我们在从业这么多年当中也给我们一个经验,就是每一个小朋友每一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而且童年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多变的阶段,所以我们在对4岁的儿童做TF-CBT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方法可能就会跟对17岁儿童做的疗法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我们给中国小孩做 TF-CBT疗法,也跟给美国小孩做这个疗法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刚才说到我们的TF-CBT疗法,它是有一整个标准的流程,但是在这个流程里面我们是可以做一些微调,来适应不同的来访者的需求。
那么接下来我会给大家讲一下一些实证的支持,到了2021年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有22项使用对比治疗的一个完整的随机对照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有效性。而对于无论是哪一种治疗模型来说,随机对照实验都是一个最难通过的一个标准。而TF-CBT也是目前存在的对于治疗儿童创伤的一个疗法当中最多实证的一种疗法。也因此我们的TF-CBT被世卫组织认可为是最佳的实践模式。那么在这幅图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标蓝的国家和地区, TF-CBT疗法已经覆盖到的国家和地区。而我本人也去到过日本来做这样的培训。在菲律宾也做过类似的培训,顺便跟大家提一嘴,其实我父母是来自菲律宾的。而我的祖父是福建省的人。
在2017年的时候,我非常荣幸的受邀到了北京,给一群我们的心理治疗师和医生做这样的培训,这是在北师大做的一个培训,跟北师大的一个知名老师一起做的一场培训。我们来谈一下哪一些来访者最适合使用TF-CBT呢?首先我先要跟大家讲清楚一点,就是TF-CBT这个疗法不是适用于所有有问题的儿童的治疗的。一般来说我们会给3到18岁的儿童做TF-CBT治疗。而这些儿童他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创伤性事件,或者是经历过这些事件,这种创伤性事件可以说是一个事故的受害者。或者是说他遭受过身体上的虐待、性虐待,甚至是情感上的虐待,或者是经历过亲人的突然离世,或者是说在自然灾害,比如说洪水和地震当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园。那么我们如果儿童在经历过创伤性事件之后,会有非常明显和严重的创伤后应激反应,或者是源于创伤的这种抑郁症状,那么这样的儿童就比较适合接受TF-CBT的疗法。适合接受TF-CBT疗法的来访者,他们在这种创伤后的症状和创伤本身是有一个非常强烈的联系的。如果说小朋友他的童年他是有抑郁症状,但是这种抑郁症状并不是由于创伤性事件引起的话,他接受TF-CBT治疗的效果就不会很好。而最好是接受TF-CBT疗法的这些儿童,它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现在的一些创伤症状是在创伤事件出现之后才出现的症状。
那么这一幅示意图就很好的给大家展示了我们的标准化流程和一些相关的组成部分,最左边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箭头表示的是我们整个治疗的时长,我们可以看到它写明的是会持续8到16次治疗,其实我在前面的介绍也提到过,我们整个治疗最长可以达到25次,那么这里提到的8到16次治疗适用于那些受过一次创伤性事件的儿童,我们会把这样的创伤称之为简单创伤。当然TF-CBT的疗法也可以用于复杂型创伤的治疗,复杂型的创伤是指儿童在自己的生活生命当中遭受过比较复杂比较多样的创伤,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如果儿童遭受是复杂型创伤的话,他可能会比如说在3到8岁整个期间都遭受身体上的虐待。我们再来把目光放到中间,这里有三个不同颜色的框框,一个是浅绿,一个是红色,一个是深绿。那么我们看到浅绿色的框框里面就写到了一些组成部分,包括心理教育、放松、情感教育和认知应对,刚才提到的这几个部分,持续的时长大概是整个治疗阶段的1/3。那么这一个阶段我们会把它称为稳定阶段,我们在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希望帮我们的小朋友稳定住他们的症状,然后获得一些应对自己的这种创伤后的症状的一些应对技巧。我们现在来看一下红色的框框,这个阶段叫做创伤性叙事创作,这个阶段依然是占整个治疗流程的1/3。在之前的介绍当中我提到过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改变儿童跟这种创伤性事件或者说创伤性记忆的关系。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就会要求小朋友跟我们重新的讲述在创伤事件发生的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但是在这么困难的过程当中,我们小朋友会发现他们是可以回忆起这一次的创伤性事件,而且是不带任何抑郁症状的去回忆起这些事件。
那么在这一个阶段快结束的时候,小朋友他通常就会感到自己会变得更加的强大,以及更加的有安全感。这就有点像是我们的小朋友在跟一头非常愤怒的牛在决斗,那么这一个阶段过后,小朋友就可以成功的抓住牛的牛角。我们再看最后一个深绿色的框框,在这个阶段我们会要求小朋友巩固在前面的疗程当中获得的一些东西。我们也会邀请小朋友向参与治疗的他的家长去分享自己创作的这些故事。那么如果小朋友他的生命当中是有不止一个那种可以去唤醒他创伤记忆的这种扳手的话,我们在这个阶段小朋友他就可以通过现场暴露的方法去直面这些创伤。那么在整个治疗的最后,我们的小朋友就会学习到一种方法去应对日后生命当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危机。比如说如果我们的小朋友是在学校里面受到霸凌的话,我们接受到这个疗法之后,小朋友他可能就会学会到一种应对这种霸凌或者是欺负的一些方式,比如说是增强自己跟其他同学这种眼神交流,又或者是用更自信的声音去跟其他同学交流,甚至是在遭到其他同学霸凌的时候,他可以学会去向一些成年人求救,比如说像他的老师或者是家长去求救。那么我们再来看左边的竖条,其中一条写的是育儿技巧,这个技巧是贯穿我们整个TF-CBT疗法的一个模块,我们就是希望在整个疗法当中是邀请到小朋友的家长或者是其他的监护人能够参与到疗法当中,那么这就是我们会在整个疗程当中都使用到的方法。
那么在左边这里还有一个绿色的一个条状线,它写的是渐进式的曝光,渐进式的暴露,这也是贯穿整个疗法的一个方法,就是我们会在前面提到的浅绿色治疗的阶段,稳定的阶段,就慢慢的跟小朋友提到这次创伤性的事件,通过逐渐增加曝光,能够让小朋友慢慢去适应,回忆起或者说讲述起创伤性事件。那么现在我再跟大家展开细致的讲一下刚才提到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接下来我会给大家更细致的提到每个疗法每个模块,而且我会举一个例子,就是我的一个来访者是一个儿童的故事——就是一个7岁的小男孩叫做Victor。 Victor她是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住在美国的西海岸, Victor的童年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童年,因为他们父母都是药物滥用者,那么他的家庭基本上都是非常的贫困,而且是需要不停的搬家。而且Victor他也经常目击到家暴现场,就是他的爸爸经常会打他的妈妈。那么这种家暴是逐渐升级的,到Victor5岁的时候,他就目击到了他的爸爸,杀死了自己的妈妈,他的爸爸在完成这次杀人事件之后就被捕了。这之后 Victor就被送到了孤儿院,因为他的妈妈已经被杀死了,然后爸爸又被捕了。那么之后 Victor跟他的姐姐就被他们的阿姨叔叔收养了,但是这对阿姨叔叔他们自己是有三个小孩的。那么Victor就被迫要从他本来住在西海岸的家搬到了他叔叔阿姨的家,也就是在明尼苏达州这里。我也对Victor做了一个评估,在评估当中我考察了他的一些外在的症状。
那么我在对它的评估当中使用了一个量表,CPSS这个叫做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量表,这个量表一般就是衡量儿童的这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的。那么Victor它的评分是45分,这个分数是一个比较高的分数,也就是说他的症状是比较严重的。然后他本身所感受到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是非常不满的。那么Victor它有一个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回避,这个小孩一开始他是不愿意向我提起他在西海岸的生活的,他愿意谈的都是他现在生活在明尼苏达的一些经历,他会讲他的阿姨叔叔,还有他的三个表兄弟。然后问他关于他新学校的一些问题,他也会回答。但是如果一提到他的父母,或者是他在西海岸那边读的学校,甚至是跟西海岸相关的任何一切问题,他就会变得非常的伤心,又非常的愤怒。然后 Victor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他会非常的烦躁,而且经常会发脾气,如果在学校里面他不能够排队排到第一位去,他就会很生气。然后他以前的这些兴趣爱好,现在也完全没有兴趣再去玩了,比如说像玩具或者是画画,他都提不起兴趣。他一直都处在悲伤当中,而且会感到自己是没有存在价值的,会感到内疚。而且跟我刚才提到的一样,就是他不单只是不能够谈起他在西海岸的这些悲伤的记忆,他甚至都不能谈起他在西海岸曾经有过的这种幸福的记忆。
那么我接下来会带大家详细的讲述我们治疗方法的每个模块,然后我们会使用刚才提到Victor的案例。那么心理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阶段我们希望帮小朋友去明白去了解,他们对于创伤后的任何的反应都是非常正常的。那么我们也会跟父母去解释整个的TF-CBT的治疗过程,就像我现在跟大家做的解释一样。那么我们也会向家长和小朋友去解释, TF-CBT的疗法是有证据可循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通过这样的讲述就可以帮他们去获得一种希望感,就是给他们希望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是可以变好的。我们希望让孩子和父母去相信他们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或者说去改变他们自己认为的跟这种创伤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我必须指出来,我们是希望让家长和小朋友去相信TF-CBT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疗法,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在他们手上。如果他们决定我不要去做这个疗法,我们会尊重他们的决定。因为如果他们本身非常不愿意参与TF-CBT的治疗的话,我们的治疗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因为我们的小朋友和家长在整个治疗的过程当中,其实是要完成一些任务的。如果他们本身做TF-CBT的一个意愿不是非常强的话,他们也不会去完成我们交代的这些任务,所以我们的效果也就不是非常好了。所以我们就有责任要去让家长和小朋友了解到疗法的艺术,以及让他们去了解到整个疗法的过程。我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当时Victor他是7岁,我给他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发生了一件坏事情》,这一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叫做 Sherman的小浣熊的故事, Sherman他是目击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然后这本书就描述了 Sherman他在目击不好的事情之后的所有症状,比如说 Sherman他对自己的朋友是非常的暴力的,然后吃饭也没有胃口,他也不再去玩游戏,他胃痛。那么Victor在我给他读这本故事的时候,他也在听和看到了这故事上写到的小浣熊他经历的一系列症状,还有噩梦,然后Victor他自己就会感受到自己跟小浣熊是有一点相似之处的。那么到故事的结尾,小浣熊是去看了心理医生的,心理医生对小患者是非常的友好,那么最后心理医生他会邀请小浣熊去画一画跟自己生活相关的一些画。他们在不断的进行画画的疗程之后,在最后小浣熊它就可以勇敢的去画出他所目击的这些不好的事情,小浣熊也非常勇敢的把这个故事跟我们的心理医生去讲起,在小浣熊分享了自己的这种不良经历之后,他自己也会感受到好了很多,小浣熊就成功的把自己身上这种负面的能量都发泄出来,这个过程其实就跟我们做TF-CBT的疗法过程是非常相似的。那么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们希望在TF-CBT的疗法当中,我们是要让小朋友去跟自己的家长去分享这样的故事。因为最终 Victor他是要跟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的,那么这就是我在心理教育阶段给Victor和他的叔叔阿姨做的一个治疗,就是给他读了这个故事,然后最后他们都愿意去接受我们的治疗。
下一个组成部分叫做育儿,那么经历过创伤的小朋友,他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很难去按照一套规则去行事,他会变得非常有攻击性,就像刚才我提到的小浣熊故事一样,小朋友他可能会很难睡觉,而且胃口会不好。那么很多的这种行为,我刚才描述的行为其实是我们在面对小朋友的时候是察觉不到的,它是发生在疗程以外的。更常见的来说,在我们做治疗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小朋友的行为相对来说是比较积极和比较正常的。所以我刚才提到的这种行为上有问题的情况,更多的是发生在家庭或者是在学校的环境当中的。这也是我们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希望去引入家长或者是监护人角色的一个原因。因为家长或者说监护人他们才是跟小朋友住在一起的人,他们才可以影响小朋友的行为。我们可以引入这样的一个概念,如果我们把创伤等同于混乱,因为这个创伤它是难以预测的,而且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如果我们说创伤等于混乱的话,我们的治疗就等于有结构,也就是说我们整个治疗方法会带来一种可预测性和稳定性。父母监护人甚至是老师这样一个角色,他们的角色才适合给小朋友带来一种结构化的感觉,尤其是在他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底下。这也是我们治疗师需要去邀请家长或者监护人参与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的治疗师可以去帮助家长,给小朋友树立这种生活上的结构感,可预测性和安全感。
那么对于Victor来说它是有一个问题的,就是它每天晚上入睡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它没有办法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入睡时间。那么我就跟Victor的叔叔阿姨一起去制定了一个方案,就是每天晚上的8点,他们就会跟Victor一起认为已经是到了睡觉时间,然后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去遵循这样的规定,首先我们会我们给Victor穿上了他最喜欢的一条睡衣,然后 Victor会刷牙,然后叔叔阿姨也会给Victor读睡前故事。那么通过这样的一套流程,我们就帮助Victor冷静下来,这样也改善了他的一个睡眠行为,而到了白天他的行为也有极大的改善。
刚才也提到在学校里面,Victor他是有一个症状的,就是说如果他在学校排队不能排到第一位的话,他就会很生气。那么我们就跟这个老师也做了一个商量,并且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希望每次在班级排队的时候,让Victor排到第二位去,那么这也会让Victor感到好受一点。行为管理的部分也是我们整个疗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在这个部分我们会让小朋友他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有规则化和可预测。如果我们在治疗过程当中没有办法邀请到小朋友的父母来参与的话,也可以是邀请小朋友的亲戚,甚至是小朋友的老师。当然如果没有监护者的角色,也是可以进行TF-CBT的治疗的,只是说有了这个角色之后会让我们的疗效更好。
那么下一个组成部分叫做放松,那么我们在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教给小朋友一些技巧,他们可以用这些技巧去减少这种心理上的应激的一个症状。这种心理生理上的应激症状,就有一点像是人体内的一种生物钟,就是我们处在危险的时候就会触发。比如说如果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发现有一辆车开得离我们非常近,我们的身体就会马上启动到生物钟,启动到一个报警模式。比如说我们的心跳会加速,然后肌肉会收缩会紧张,然后我们的呼吸也会变得急促。比如说像Victor这样的儿童,他就经历了这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他在经历创伤事件的时候,生理的警报就打开了,但是他的警报没有办法关上,因为他所遇到创伤性事件是非常恐惧的。在这个阶段,我们帮助Victor的方法就是教会他深呼吸的技巧,希望通过深呼吸能够让他把体内的这种生物警报关掉。我刚才也提到 Victor他是非常喜欢画画的,所以我们也会经常让他去画画,或者是做一些小手工,因为他其实蛮喜欢去自己创造这些小人物形象的。
我们下一个组成部分叫做情感识别和调节,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希望帮助小朋友去识别他们的各种情绪,我们希望让小朋友能够识别我们看到的右下图的这些小人上面他身上的一些情绪。我们希望让小朋友能够识别到快乐、伤心、难过、生气和恐惧。然后我们也希望让小朋友去了解到他们的这种情绪的严重程度,所以这里展示的图片其实是左右对调了,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左边的这幅图是有一个像计量表一样的东西。我通常就会要求小朋友去给他自己的感受,做一个严重程度的评估,会要求他们在0到10分之间打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我们希望能够让小朋友告诉我们他们现在的感受的严重程度。比如说他在讲起这个创伤性事件,在回忆起这个创伤性事件的时候,他的那种情感强度有多少。比如说如果小朋友的情绪评分,情绪调节剂非常的高,达到了9分或者是10分,我们就会帮助小朋友使用一些放松的方法,比如刚才提到的呼吸方法,去降低评分,回到一个比较平静的程度。所以在整个治疗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希望给小朋友建立一套自我评估、自我了解的方法,让他们去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自己的情绪是什么,而且情绪的强度是多少。
下一个组成部分是认知应对,那么这个认知应对可以帮助小朋友去识别和跟踪他们内心的想法。我们希望让小朋友在了解自己内心想法的同时,也能够去分享自己内心的想法。我们希望小朋友能够识别什么是想法,什么是感受,什么是行为。希望小朋友能够很好的分辨想法、感受和行为这三者,然后让他们去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的想法通常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感受,而我们的情绪和感受又会影响我们行为的选择。在Victor的案例当中, Victor自己的自信心是非常低的,他经常会觉得自己没有其他小朋友好。我们就要求Victor做这样的识别,就是每一次他一想到我不如其他的小朋友,我没有其他小朋友好的话,就能够识别出这种想法。这个也是我刚才提到的Victor他在没有办法排到第一位的时候,他就会生气的原因。我们帮助Victor应对这种想法的方法,我们去替换掉他这样的不好的想法,我们做了一个表格列出来了Victor擅长的所有事情。比如说他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家,然后他对朋友非常友善,对小动物也非常的友善。那么这样的列表也会让Victor对自己感受更好。所以他就学会了这样去想,即使我在排队里面没有排到第一位,我也是足够好的。当他自己去告诉自己这样的想法之后,他也会感到更加的自信。当他有了这份自信的时候,他的行为也会变得更加的冷静,就是他在排队,如果没有排到第一,他也不会去发脾气了,这个其实叫做积极的自我对话。
那么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要去了解我们这种思维方式,那么经历过创伤的小朋友往往都会有一种非常常见的思维方式。对Victor而言,它就是总是会有自己不够好的想法。对于其他小朋友他们的这种思维模式可能会是过度概括化,举个例子就是说我第一次应聘就被拒绝了,所以我可能永远找不到工作了。这个描述可能会比较胜于成人,对于小朋友而言可能就是说我第一次数学考试的时候挂了,我可能永远都通不过数学考试了。另一个有问题的思维方式就是全或无的思维,比如说小朋友如果他没有办法把事情做得很完美,他就认为这是一次失败,还有另外一种思维模式就是灾难的话,那么在这个思维模式下的小朋友,他只要看到了一点点事情出错,他就会把这种错误去放大,会认为整个世界都完蛋了。所有的这些思维方式,错误的思维方式都是从自我对话开始的。如果我们能够帮助这些小朋友去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就可能会让小朋友感受更好,而且去做更好的行行为。
刚才我给大家讲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之前谈到的浅绿色框框的一个阶段,就是帮我们的小朋友获得一些应对的技巧。在刚刚的这个阶段,我跟Victor的治疗当中,我会偶尔的去提起他的一些创伤事件,提起他在西海岸的生活。他一开始是非常抗拒提到他的旧生活,但是我一点一点的跟他去提,一点一点的他就愿意去跟我分享一些比较小的事件了。那么这也是我为接下来的创伤叙事阶段做的准备,就是在这个阶段里面,我们会要求小朋友去讲述他的创伤事件。那么我们已经教会了小朋友一些应对技巧,所以小朋友在回忆起这些创伤事件的时候,他就可以去自行的平静下来,而且能够适应再度提起或者是想起创造性的事件,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要求小朋友去进行创伤实施。
有时候在这个阶段,小朋友仍然会很抗拒去分享或者讲述他们的创伤性事件,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比喻的方式。比如说我们举了一个比喻,就像膝盖它是擦伤一个膝盖。如果这个小朋友他是不愿意去讲述自己的创造性事件的时候,我会去问他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摔过跤,然后弄伤了自己的膝盖?如果我们摔跤了的话,弄伤了膝盖的话,膝盖这个就会有伤口,然后伤口还会有一点脏的。在这个时候你就有一种选择,首先你可以放置不管就是假装无事发生。如果真的选择这样做的话,当然膝盖上的一点擦伤也不会说就让你死亡。但是如果你不去处理伤口上面还是脏的话,它可能就会引起伤口的感染,那么感染和扩散到全身会让你非常的痛,当然这点擦伤它还是会慢慢的愈合,但是它的愈合时间会很长。那么另外一方面你也可以选择去清理你的伤口,然后我们就需要去用清水或者是一些抗菌的东西去冲洗伤口,当然去清理伤口是非常痛的。但是只要你去清理这个伤口,你的伤口就可以从内到外的很快的痊愈,而且它会愈合的速度会快很多,也不那么痛,就从长期来看是不那么痛的。
那么我就会让小朋友去做这样的选择,你是想现在就清理伤口,然后讲这个故事。因为这个过程当中你可能会一开始感到很受伤很痛,但是后面你会慢慢的感觉越来越好,或者是就不去清理这个伤口,那不清理伤口的话,这个风险可能就是越来越痛。当然最终做选择的一定是小朋友自己,因为我没有办法强迫小朋友去强行愈合。我们到下一页我们可以去让小朋友变得更加的安心,我们会让小朋友去放心,就是我们会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去完成这个过程,而不是让你一切发生的非常快,让小朋友感到手足无措,那么另外一个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脱敏,比喻我们去看一部恐怖电影,我就会问小朋友您有没有看过恐怖电影?比如说你有去看过这样的恐怖电影,当恐怖的场景出现的时候,你就是会感到有多恐惧。然后他们可能就是说可能我的情绪的评分会一下飙到9分,那么我就会要求小朋友去做一个想象,就是我们再看一遍恐怖的场景,然后再次的做情绪的评分,会不会有所下降?这时候小朋友的这种情绪评分可能就会下降到6分,因为他已经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了。这其实就跟我们要求小朋友去重复进行创伤叙事是一样的道理,你第一次做的时候感到非常的难,但是你只要反复的去重复去回忆,那么每一次你的恐惧都会减少一点点。那么另一方面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比如说像举杠铃一样,每次都能举得再重一点。
那么这里我的一个来访者的创伤叙述,它不是Victor的一个案例,但是是一位另外一位来访者,这个小朋友他就是目睹到了有人入室抢劫,拿枪指着他的妈妈,然后把他们家车偷了。好,接下来我直接给大家念一下这一段的中文描述。我走到外面听到妈妈的尖叫声,我觉得可能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我很害怕,心里很不舒服。我看到一个人拿着手枪指着我妈妈的头说,把车钥匙给我,不然我就要开枪打死你。他的脸上蒙着一条黑色的头巾,他从她的头发后面控制住了他,他用枪指着她的头,我和我的姐妹们开始哭泣,因为我们认为那一天我们会失去我的妈妈,我对他喊道,你可以从他包里拿钥匙,但是请你不要杀她。我的妈妈尖叫说请不要杀我,我有女儿,这个小偷以为他在撒谎,但是当他看到我们的时候,他就相信了我妈妈,我妈妈把车钥匙扔给他,然后飞快的跑进屋里,然后这个小偷就开车走了。我当时很慌张,话都说不出来,我看到妈妈因为害怕没有办法呼吸,我们就跑到楼上去报警,后来警察找到了那辆车,但是那辆车已经都成了碎片。
我学习到了人的身上总会有信心,我一直都有信心,因为我知道我可以做到最好,我可以保护我自己,就会让我不那么害怕那些不好的回忆,我为我自己有这样的信心而感到骄傲。我知道如果我需要我想的话,我可以保护我自己。我知道这会让我很害怕,但是我知道我可以这么做,我也有信心,我可以不慌不忙的去说话,当我在劫车案中用这样的声音的时候,它就起了作用。如果我知道有人遇到了犯罪事件,我会告诉他们要勇敢,不要害怕,到发生创伤事情的地方去调整自己的呼吸,就不会感到那么可怕了。
那么这里给大家展示的就是一个创伤叙述的例子,我们在做这样的创伤叙事的时候,有时候小朋友仍然会因为一些事情或者一些事物触发对于创伤的回忆,而这些事情的事物有可能还存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当中,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就会进行到下一个组件叫做现场暴露。好,那么接下来我想给大家播放一个视频,就是叫做直面恐惧。
老师: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刚才的视频就是一个现场暴露的例子,我们知道在这个场景里面是旧桥倒塌了,然后新桥再建起来了,但是我们的小朋友他在看到新桥建起来的过程当中,还是对这个事情感到非常的恐惧,即使它已经在进行叙事阶段的治疗,但是他每次只要回到新桥所在地,他会感觉到很恐惧,我们就通过这样的脱敏的方式,一步一步的慢慢让他能够适应回到新桥的所在地,能最后能够放下对这个桥倒塌的一个恐惧,我们最后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刚才那个视频例子里面,小朋友他是有把自己写的故事打下来,然后最后他是要去读和分享他的故事给他的家长听的。我们也要要求家长去聆听小朋友在讲的故事,然后去给一点回应和给一点支持,去表扬小朋友,表扬他们有直面创伤的勇气。当然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提前去教育一下这些家长,去让他们有所准备,能够给出这种支持性的回答。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还是想把我们后面的讲座部分都快一点讲完,我们接下来还有一个视频,我就不在现场给大家播放了,希望我们的工作人员也能够把后续的关于联合家长治疗的视频也发放给我们的听众们,让他们在线下的时候去看一下这个视频,我们再翻到下一页的PPT。
那也先跟大家预告一下,就是我会尽快的把讲座剩下的内容给大家介绍完,然后我希望最后能够留大概15分钟的时间来接受一下现场观众的提问,我们这一个阶段叫做强化安全感,我们会制定一个适合情况和安全计划。对于Victor而言,它现在所处的环境已经是一个安全的环境,所以在这个部分我们就无需再给它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取而代之的是我们跟Victor一起做了很多去哀悼他母亲的一些项目。接下来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下Victor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所画的一些画。
那么在Victor进行创伤叙事的这个阶段,他会在编写故事的时候,给这些故事都配上自己画的小插图。一开始我们是要求他去回忆自己在西海岸家庭生活的那种欢乐的回忆。我们刚才也提到过,一开始在跟他做这个创伤是提到他的家庭的时候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一开始没有刻意要去提起他的家庭,反而是跟他做了一些中性事件的回忆。
比如说这一次回忆起他在他家乡去参观水族馆的一个记忆。所以Victor就给我讲了一下,他在参观水族馆的时候,是跟他的家庭就是他西海岸的原生家庭一起去的,然后见识到了很多不同的动物。那么我刚才有提到过要跟他做渐进式的暴露,所以我慢慢的引导他去回忆他的家庭,我的引导方式就去问他的宠物,因为我也提到过他是非常喜欢小动物的,而宠物正好是他家庭的一部分。
那么这一页他给我们画了他的宠物,然后一页是要求他画了一下他家里的房子。
首先他给我画的是他这个房子的外观外景,所以我就要求他去进一步的暴露,
要求他把房子的内景,里面的景象也给我画出来。但是我们在看到他画的房子外观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房子外面有一条小路是离房子是有一定距离的,然后这个房子的门和窗都非常的小。这其实也是代表了要让Victor回忆起他的家庭,回忆起他的过去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他有多么的不愿意让人进入他的这种家庭回忆。但是我们还是在一直的努力,希望让Victor画出来房子的内部景象。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房子的内部的景象是缺少了很多的细节,却只用了一种颜色,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示了,要让Victor回忆起他的家庭是非常的困难的。
那么Victor第一次提起他母亲的记忆是他跟他母亲在做小饼干的一个景象,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图画里面,他对小饼干的细节描绘会比对他妈妈的细节描绘要多。母亲的形象甚至都没有脸,或者是身体都没有具象化表现。因为对Victor来说,要回忆起他的母亲是非常困难的。那么最后他就用蜡笔画出了他现在的感受,他说这幅画就是我现在的感受,我感到非常的难过。
那么接下来他又掏出了红色的蜡笔画了这一幅画,他说这是我想要感受到的情况,就是我想要感受到幸福和快乐。那么每一次我们在做创伤叙事,他写下了新的章节的时候,我们都会拿出刚才的那一副蓝色的画。 然后他每一次都会画一道红色的杠。那么我们通过渐进式的治疗,他就一步一步的可以去回忆起过往的家庭,可以去谈起他母亲的死亡,谈起他参加母亲的葬礼。
到了最后我要求他画一幅母亲的画像,现在这幅图片就是大家可以看到他母亲的画像。那么他最终,他是可以勇敢的去回忆起那些恐怖的记忆,同时也能够找回到这些开心幸福的画面,最后他就得到了很好的治愈。
问答环节
好的,那么以上就是我的一个演讲,刚才可能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非常的抱歉,接下来我想问一下现场的听众有没有什么问题想向我提问呢?
提问1:刚刚老师说的那本书教什么名字?
老师1:我刚才给大家展示的绘本名字叫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a terrible thing happen是一个英文绘本。
提问2:有接触到一个6-7岁的小朋友,绘画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手涂上各种黑色的图案,是不是又自残倾向?
老师2:有一个六七岁的学生会打小朋友,对于这样的案例,我可能会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够向您解释他为什么会生气会打人,但是我觉得我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信息的调查。
提问3:创伤是怎么样引发案例中小朋友Victor的消极思维方式的?
老师3:我刚才也提到这种创伤或者是创伤性事件,会激活小朋友体内的这种生物警报。那也正是因为如此,小朋友会以一种非常恐惧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他们就要去准备好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因为他们已经了解到这些危险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了。Victor在他本应该获得爱和很好的教养的阶段,并没有获得到这些来自家长的爱与教养,因为它本身的原生家庭一直都是处在一个非常不稳定和危险的环境之下。当小朋友他没有受到这种关怀爱心和对自己的积极的想法的时候,他们自己本身也很难去以积极的方式看待他们自己。所以Victor他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是一个足够好的小孩,因为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他是一个好小孩,我希望能回答您的问题。
提问4:经历过童年创伤的成年人已经有形成了偏差的认知行为模式,又应该怎么样进行创伤应对?
老师4:因为对于成年人的治疗来说,是有一种非常好的应对治疗方式。那么有一种治疗方式就叫做认知治疗。另外一种适合成疗成人治疗的一个治疗方法,叫做延长暴露。这一些方法其实跟我们提到的TF-CBT是非常相似的方法,只不过刚才提到的这些方法更适合于成人治疗。
提问5:接下来的问题是画画是一次咨询完成的吗?还是每一次咨询都要画一遍?
老师6:我们每一次至每一次咨询都需要画一次画,而且每一次画画的时候,我们都需要让他写一个章节的创伤叙事。但是我不建议大家在没有接受过正式训练的时候,使用我刚才讲到的TF-CBT的治疗方法,因为 TF-CBT的治疗方法是需要你经历过非常正式的训练之后才能够去实施的,而我今天的这堂课只是非常简单,入门性的给大家囊括性的介绍一下治疗方法。那么我也强烈建议大家最后去阅读一下,我会在PPT最后放出来的参考阅读的链接。有一些参考书它是已经有中文的译本,还有一个线上的教育课程,这个课程可能还没有翻译成中文。
那么这里列出来的第一个条目就是我提到的一个参考书,这个参考书是有中文的翻译版本,这里列出来的第二个链接,我刚刚提到的线上课程链接,但是这个链接就只有英文的课程。那么现在请主持人帮我们翻到第一页,我在第一页有放了一下我的邮件地址。如果大家希望跟我取得联系的话,可以通过这个邮件地址来联系我。那么我也非常感谢IPCF今天能够邀请我来给大家做这样的讲座,同时我也想感谢一下我们在幕后付出的工作人员,他们今天可能没有出镜,但是他们都做了很大的努力,让我们今天的这场活动能够成功举办,我要谢谢echo和Percy,还有其他的幕后人员。好的,我们现在就接受最后一个提问,如果还有提问没有被回答到的观众也可以联系我们老师的电子邮件来问他。
提问7:最后一个提问就是说孩子绘画能力差,拒绝画画怎么办?
老师7:如果小朋友他是不喜欢画画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让小朋友完成讲故事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可以让小朋友以文字的方式去讲故事,或者说通过摆小木偶摆小人的方式,或者是通过做一个视频,写一首歌,写一首诗,我们用小朋友自己喜欢的媒介来帮助小朋友完成创伤叙事的过程。
相关知识
创伤聚焦认知行为疗法——David Hong PsyD LP 博士亲授
让来访者成为自己的咨询师 | 创始人亲授CBT认知行为疗法
梅肯鲍姆:认知行为疗法 (CBT)的三大常见核心概念
“打破思维的枷锁,解救压抑的情绪” | CBT治疗入门与核心技术应用
探访中国认知症多感官刺激疗法养老社区:从照护哲学/环境设计,到临床诊疗/非药物疗法全揭秘
私藏!自我疗愈使用手册: 认知行为疗法
盛永生简介
认知行为疗法自我治疗
认知刺激疗法怎么做
什么是认知症?非药物疗法是什么?
网址: 创伤聚焦认知行为疗法——David Hong PsyD LP 博士亲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90457.html
上一篇: 私藏!自我疗愈使用手册: 认知行 |
下一篇: 世界CBT日——世界上最科学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