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斗牛》:艺术化商业化的成功结合

《斗牛》:艺术化商业化的成功结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科阶段最后一次考试,当堂影评。
事先看过很多论文、资料,所以一些思想并非原创。
纰漏和缺陷还有很多,欢迎指正。

2009年公映的《斗牛》,是管虎阔别大银幕5年的回归之作。这部影片继承了管虎一贯的人文主义关怀,即从1992年第一部影片《头发乱了》开始的对大时代、大环境下的小人物及其命运的关注。同时,这部影片也受到了管虎改拍电视剧的影响,题材和叙事能力贴近普通大众,电影更具有观赏性。可谓是艺术化与商业化的成功结合。

《斗牛》讲述的是抗旨战争时期,八路军将一头荷兰奶牛交给堡垒村保管,胆小怕事的牛二抽签抽到了这个任务,在村里承诺将寡妇九儿许配给他的前提下,他才不情不愿地接受了照顾奶牛的任务。但很快,全村遭到日军的灭口,仅这一人一牛得以逃脱。牛二便与奶牛相依为命,共同应对日军、流民、土匪、国民党,最后躲到山上相伴到老的故事。

乍看之下,《斗牛》仿佛与第五代导演姜文的《鬼子来了》类似,都是以抗战为主题,审视战争和人性的黑色幽默片。但管虎拍的并不是艺术片,恰恰相反,他拍的是一个中小成本的喜剧题材的主旋律商业片。他尽力回避了关于战争、历史、民族的宏大主题,而将注意力转到对小人物命运的描摹、复杂人性的刻画和传奇故事的叙述上。这是他作为第六代导演,开始将个人化书写向大众化、商业化转变所做的努力。

管虎的这部“喜剧”片,虽然启用了黄渤、闫妮这样喜剧风格明显的演员,还在电影中使用大量的方言对白、夸张的表演、荒诞的情节、跳跃的叙事,但却不是一部简单轻松欢快的商业片。观众在大笑中感到沉重,看到《斗牛》喜剧外壳下的悲剧内容。

《斗牛》所要呈现的主题也是复杂的,既有残酷战争下复杂人性的刻画,也有对城市纯朴、坚韧奉献的美德的赞扬,还有对封建传统思想、男女权利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这些是第六代导演坚持在影片中反映的个人的反思。

在接连拍了几部优秀电视剧作品之后,管虎对类型化叙事、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能力被锻炼得炉火纯青。《斗牛》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又矛盾的角色,如邋遢懒惰、不求上进、胆小怕事但又信守承诺、淳朴老实的牛二,如沉默坚忍、默默奉献、具有母性的博爱和女性的温柔的奶牛,如特立独行、张扬泼辣、敢于反抗权威却又顺从男权的九儿,如教条独裁却又听从八路军只会的封建大家长十三叔、老祖爷,如拖家带口四处流亡但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最后还要杀奶牛解饥的流民,如凶残的日军中不会杀人的懦弱的学生兵,如暴力凶狠但又愚昧的要将黄牛同奶牛配种的土匪,等等。这些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构成了电影文本的复杂语境,丰富了电影的思想内涵,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无尽的回味空间。

电影采用时空交错、双线叙事的结构,从中间高潮(日军屠村后只剩一人一牛)切入,一条线索讲述牛二如何信守承诺照顾奶牛,与日军、流民、土匪、国民党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另一条线索不断按牛二的所见所感闪回,介绍牛二照顾奶牛的前因。这种交叉剪辑、跳跃叙事在中小成本商业片《疯狂的石头》中同样得到了运用,二者都成功地吸引观众注意,引起悬念,加快故事节奏,将股市变得曲折好看,这符合商业片的要求。但是在影片后半段,节奏略微失控,琐碎的情节和跳跃的剧情中缺乏逻辑连贯性,增加了观众的理解难度。不过据管虎自己介绍,他是在试验观众是否适应这种手法。相信如果导演能熟练运用该手法,形成稳定的个人风格,就会培养出一批批喜欢此类型的观众,这对商业电影市场的开拓、观众电影素养的提来来说,都是好事。

电影按顺序时空和倒叙时空分别采用一冷一暖的色调。即在顺序时空中采用灰黑为主的冷色调,在过去时空里采用偏暖的色调,从而丰富画面变化和电影节奏。影片唯一一次在顺序时空中出现亮色调,是在影片结尾处:绿油油的青菜为略显悲凉的结局增添了一些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可见管虎的电影风格已不似早年前的张狂和边缘化,而愈发的沉稳和主流化。

镜头方面,《斗牛》大多跟拍镜头或运动镜头,使电影节奏明快;采用许多两极镜头,如影片一开头显示对牛二的乱发、黄牙等面部的大特写,随机接上一个大全景,极具冲击力的展现了牛二只身处在空无一人的村庄里的孤独感;影片两次出现了将摄影机绑在演员黄渤身上完成的自拍镜头,同样有冲击力地表现了牛二的恐惧、孤独或者说是悲愤的情绪;此外,影片还大量使用主观镜头,如用牛的视角观察喝奶的村民,用牛二的视角观察默默在前领着受伤的牛二前进的奶牛等。这些别出心裁的镜头变化,都增强了影片的画面表现力,丰富了影片节奏,增加了影片与观众的互动。

影片大量采用方言对白,强调人声,尤其是突出人的呼吸声、喘息声;极少使用音乐渲染情绪,煽情的音乐仅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牛二被日军打中后出现,一次是牛二和奶牛在国民党战争后倒地后出现。我认为这两段悲壮音乐的使用,旨在暗示故事的虚构化与传奇性,因为这两场后牛二和奶牛依然奇迹般的活着,不能说这不是导演的美好幻想。此外,影片经常出现牛二或是九儿哼唱的一首民谣,其内容表达了牛二和九儿对男耕女织、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残酷的战争时代,此歌表达出一种忧伤,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希望。

综上,管虎从电视剧回归电影的这部商业片《斗牛》,既不像第六代导演以往追求的先锋和个性化,也不像大多数商业片流于表面形式而忽略文化内涵。它很好地将导演的个性表达、艺术理想同市场接受、现实需要结合在一起,因而赢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提名、金马奖,同时也在不错的口碑下基本收回成本。《斗牛》真正做到了既有人文关怀也有观赏性,是一部高质量的中小成本商业电影,这对当代导演应当有现实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关知识

斗牛獒犬怎么训练 斗牛獒犬训练方法
“克隆宠物”正在兴起,但要商业化仍有待思考
MMO商业化设计
宠物克隆商业化 别以爱宠物之名滥用克隆技术
沙皮犬VS法国斗牛(详细对比)
网易要做云音乐课堂?全面解析商业化变现方式
25万克隆一只猫!宠物克隆开启商业化步伐,监管跟上了吗?
SIFEC宠物服装设计课程开始招生!
加码“狗脸识别”背后,旷视的AI商业化焦虑
视觉冲击力!让你的广告成功“吸睛”

网址: 《斗牛》:艺术化商业化的成功结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1858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科技直播赋能,哈啰街猫开创宠物行
下一篇: “艺术+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