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传统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中,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类的意义”。
然而,在人类观照动物的途径中,除了理性途径关注动物对于人类的价值问题外,感性途径关注的是人类对于动物的情感问题,动物同情论便由此而生。动物同情论者认为,人类应尊重动物的生命,以“慈悲心”、“同情心”、“善心”来对待动物,反对虐待、残杀动物。
动物同情论的影响至今仍重大。尽管这种同情心还只是杀戮心之上的同情,但它的存在对于动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谈及动物同情论,我们必须要说一下休谟的“移情”理论。休谟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同情动物,是因为我们能够将自己置身于动物的处境中,从而理解它们的感受和需求。这种能力被休谟称为“移情”。他认为,移情是一种心理过程,通过它,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感受转移到他人身上,包括动物。
然而,休谟也指出了移情存在的局限性。他认为,移情主要基于我们对他人的情感表达的观察,而动物并不像人类那样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我们对动物的移情可能相对有限。我们很难完全理解动物的内心世界和感受,因为它们无法以我们所理解的方式来与我们沟通。
尽管如此,休谟的移情理论仍然为我们理解动物同情提供了重要的思考角度。休谟同时认为,同情心是人类道德的基础,人们“有义务按人道法则文雅地使用这些动物”。
打破次元壁!一键定制你的专属AI国漫女神真人写真,点击立即生成,限时免费→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城市流浪动物问题伦理剖析.doc
浅析宠物动物的福利及其保护
郭鹏 | 动物伦理与立法:几种误读(上)
钱永祥 | 人性的镜子:动物伦理14讲
人性的镜子 动物伦理14讲
论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
动物伦理:我们的立场
杨立新 朱呈义:论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
郭鹏 | 动物伦理与立法:几种误读(下)
程新宇:动物基因编辑的若干伦理问题及其治理
网址: 西方动物伦理浅析动物同情论及其影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30112.html
上一篇: 伦理学视域下的城乡宠物饲养弊病及 |
下一篇: 哲学和狗狗能扯上什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