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收养的相关法律规定

收养的相关法律规定

小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的得到一个新生命,于是就会去寻找一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面对这种社会现象,我国出台了收养法,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不仅使一个家庭更加完整,也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

收养的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要了解哪些人可以收养小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六条的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无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年满30周岁。

其次,是收养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

第四条 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一)丧失父母的孤儿;

(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第五条 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人:

(一)孤儿的监护人;

(二)社会福利机构;

(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再者,在收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合法有效的取得孩子的监护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的规定:

第十五条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订立收养协议的,可以订立收养协议。

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第十六条 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最后,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养儿为防老”,很多人就担心孩子稍微长大一点会不会就直接回到生父母,对此我国收养法也作出相关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

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四条 养子女可以随养父或者养母的姓。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

第二十五条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和本法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法律效力。

收养行为被人民法院确认无效的,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知识

收养的法律规定
收养法律规定的收养条件是什么?
收养有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收养孩子法律规定有哪些
收养有什么法律规定
我国收养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2023年有关宠物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收养的条件有哪些
收养程序具体的流程是怎样的
收养小孩需要哪些流程

网址: 收养的相关法律规定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3053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领养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下一篇: 民间签订的宠物领养协议有法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