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损伤的概念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
2、运动损伤的分类
(1)按受伤组织结构分皮肤损伤、肌肉、肌腱损伤、关节软骨损伤、滑囊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内脏器官损伤等。
(2)按伤后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分类
●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
●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受伤组织无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等。
(3)按伤后的轻重程度分类
●轻度伤:受伤后仍能进行体育活动或训练
●中度伤:受伤后仍需要进行门诊治疗,短时间内不能按体育教学要求从事体育活动或需停止患部练习或减少患部活动
●重度伤:受伤后需住院治疗,完全不能从事体育活动或训练
(4)按损伤的病程分类
●急性损伤:直接或间接力量一次作用而致伤,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
●慢性损伤:按病因又可分为陈旧伤和过劳损伤两类。陈旧伤是急性损伤后因处理不当而致反复发作的损伤。过劳损伤是由于局部运动负荷量安排不当,长期负担过重,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较长。
3、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4、运动损伤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
平时应注意加强防伤观念的教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要充分,按质按量完成,准备活动不仅要包括一般准备活动,还要包括专项准备活动。
(3)合理参加体育项目
运动中,要参加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避免盲目跟从,减少由于运动技能掌握不熟练、或不适合自己体质的运动项目带来的损伤发生几率。
(4)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
加强对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练习,提高其机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措施。
(5)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监督
医务监督是预防损伤的有效措施,通过定期的医务监督可以了解学生的状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知己者莫过于己,建立正确的自我监督体系,更是对自己负责。
5、运动损伤的处理
(1)擦伤
小面积擦伤,可以用红药水涂抹上口即可。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再涂抹红药水,再用消毒布覆盖,最后用纱布包扎。面部擦伤最好不用龙胆紫等染色剂涂抹。
关节处皮肤擦伤,先要洗净,然后用消炎油膏涂抹,盖上无菌纱布,粘膏固定,必要时缠上绷带。
(2)撕裂伤
以头面部皮肤撕裂伤最为多见,如篮球运动中,眉弓被对方肘碰撞 而引起眉际皮肤撕裂等。若撕裂的创口较小,经消毒处理后,用创可贴粘合即可。撕裂创口较大,则须止血,缝合创口。若伤情和污染较重或较深时,应注意破伤风抗毒血清,并给以抗生素治疗。
(3)挫伤
24小时内冷敷或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或外涂中药,24小时以后,可按摩或理疗。进入恢复期可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如怀疑内脏损伤,则临时处理后,送医院检查和治疗。
(4)肌肉拉伤
轻者可即可冷敷,局部加压包扎,抬高患肢。24小时后可施行按摩或理疗。如果肌肉已大部分或完全断裂者,在加压包扎急救后,固定患肢,立即送医院手术缝合。
6、运动损伤的急救
(1)出血的急救
出血的分类:血液从损伤的血管外流称为出血。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外出血指血液从皮肤创口处向体外流出,是运动损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外出血按受伤血管不同,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三类。
止血的方法:冷敷法(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
抬高伤肢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屈肘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2)紧急包扎的方法
包扎注意事项:
●动作轻巧,不要碰创伤口,以免增加出血量和疼痛
●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以免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
●包扎要快且牢固,松紧度要适宜,打结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
●绷带包扎应从伤处的远心端到近心端,尽可能使四肢指端外露,一边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的情况,包扎结束时,绷带末端用黏膏固定。
绷带包扎法:环形包扎、螺旋形包扎、转折形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
三角巾包扎法:手部包扎法、头部包扎法、足部包扎法、大悬臂带、小悬臂带
(3)骨折的急救
骨折急救的原则:防治休克、就地固定、先止血再包扎伤口
骨折急救的注意事项:
●夹板的长短、宽窄要适宜,使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
●固定时不要试图整复,开放性骨折断端外露时,一般不宜还纳,以免引起深部污染。
●固定要牢靠,松紧度适中,过松则失去固定的作用,过紧又会压迫神经和血管。
(4)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以人工呼吸代替病员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挤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体育运动中的一些严重意外事故,如溺水、外伤性休克等可能会出现呼吸或心跳骤停的情况,如未能在现场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病员将全身严重缺氧而很快死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脏复苏初期最主要的急救措施。
●口对口吹气法
使病员仰卧,松开领口、裤袋和胸腹部衣服,清除口腔内的异物,把患者口腔打开,盖上一块纱布。急救者一手掌尺侧置于病人前额,使其头部后仰,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以免气体外溢。另一只手拖住患者下颌,掌根部轻压环状软骨,使其间接压迫食管,以防吹入的空气进入胃内。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嘴,用双唇包绕封住病人的嘴外缘,并紧贴住向里吹气,吹完气后立即放开鼻孔。但患者呼气时,并吸入新鲜空气,准备下一次吹气,如此反复进行。吹气要深而快,每次吹气量约800—1200ml或每次吹气时观察病人胸部上抬即可。开始应连续两次吹气,以后每隔5秒吹1次气,相当于12—16次/分频率进行,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为止。
●胸外心脏按压
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急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交叉重叠于其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充分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垂直按压胸骨,使之下陷3—4cm。每次按压后随即迅速抬手,使胸部复位,以利于心脏舒张。速率为60—80次/分,儿童稍快。
END
▌文章转载于体育健康知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新书推荐——《运动损伤学:预防、治疗与康复》(第4版)
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
急性运动损伤的“价格”处理原则
自行车运动损伤的预防
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常见的处理方法
篮球中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
宝宝医院游戏中,怎样处理宝宝的运动损伤?
运动性损伤的病因
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幻灯片1.ppt
网址: 健康知识 |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32584.html
上一篇: 【运动医学】最佳的踝关节康复训练 |
下一篇: 羽毛球健身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 |